首页 > 新闻 > 高新区 > 正文
农民企业家徐道明山上种绿三万亩
时间:2014-04-23
作者:newsman
来源:随州日报

  从小木匠到董事长,从乡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山区,我市成功企业家徐道明没有固步自封。2010年2月,徐道明毅然带公司上山,开始了上山开荒布绿的创业史。如今,他用自己的智慧、资本和汗水,在随州经济开发区淅河镇独山、大小铁山、府君山等荒山秃岭种绿三万亩,即万亩核桃基地、万亩油茶基地、万亩中药材基地。

  从小木匠起家致富进城

  1959年3月,徐道明出生在淅河镇孙家畈村四组一户农家,在家排行老三。

  徐道明刚一出生就赶上了生活困难年代,家里一贫如洗,兄弟5个和一个大姐,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罪都遭过。

  初中毕业后,因家庭困难,徐道明辍学。生性好学的他,遵照“百艺好养家”的家训,拜师学艺当上了木匠学徒。

  学艺期间,徐道明心灵手巧,制作的家具结实耐用,成了远近有名的小木匠。

  1983年,徐道明开始招募工人,带着弟弟一起进城注册了兄弟家具厂,成为随州第一家私营企业。一年后,兄弟家具厂成了随州第一个万元户。

  1985年,徐道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6年,他在水西门办起了家具超市,兼营室内外装璜等,又是随州的笫一家。

  开业那天,原随州市四大家领导莅临剪彩,由于质量过硬,管理科学,薄利多销,兄弟家具厂很快成了随州知名综合品牌企业。

  紧接着,徐道明办采石场、成立装璜公司,至今资产过亿,安置就业数百人。

  上山创办公司种绿播富

  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财富不断积累,身价飙升,但徐道明并没因此固步自封。

  2008年,徐道明因事到独山村,当看到这个新四军第五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大山无树,山间无路,大部分村民仍未脱贫,心中很不是滋味。

  徐道明来到独山村一组村民张仲亮家,一家3口蜗居草棚,雨天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外面不下雨,屋里还在滴答。窗户被几根木棍撑着,厨房也是支起的人字形草屋。

  徐道明看着心酸,心想自己有今天是因党的好政策,党是靠老区人民的支持从胜利走向胜利,没有老区人民就没他的今天,帮老区脱贫致富自己也有一份责任。他毅然做出让人始料不及的决定:到山上开公司,把资金投上山,把产业兴在山上,用产业帮扶老区人民致富,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放弃城市的优越生活条件,偏偏要到行车无路、喝无净水、鬼不生蛆的穷山沟兴产业,和他一起摸爬滚打、创业兴业的伙伴想不通,担心投资山场鸡飞蛋打,人财两空。

  有好心人劝徐道明,几千万存在银行光利息几代人都吃不完用不尽;更有人说他吃饱了撑的。可徐道明说,为了老区人民,投资山林也值得。同时,我砍了几十年的树,如今进山栽树,也算是对砍树的一种补偿吧!

  流转低丘岗地三万亩

  很快,湖北丰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徐道明开始了新的创业。在大山沟里投资兴业谈何容易,出行无公路,安身无住房,照明无电灯,煮饭无净水,通讯无信号,看电视、上网更是天方夜谭,怎么办?干!徐道明一边招募大量民工参与开挖梯田,一边着手基本设施建设。

  经过几年奋斗,如今通往公司的6公里泥路已经硬化,盘山而建直达山顶的60公里山路硬化了一部分,供电专线、光纤电缆已安装完毕,可蓄水30万立方米的大堰塘修建了两座,16万米长自动、智能喷灌的地下供水管网安装到位。

  在市国土局、林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徐道明以“改造低丘岗地、发展农林经济”为宗旨,在淅河镇的长岭、大堰坡、独山、府君山、赵家咀等村,流转林地3万亩。按照“公司+科技+基地+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湖北丰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逐步形成了新型生态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实现万亩核桃种植示范基地、万亩油茶种植示范基地、万亩林药套种示范基地和500亩的优质核桃苗圃、1000亩花卉苗木基地。

  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王祝雄调研湖北丰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后,盛赞徐道明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融为一体,效果突出。农业部农业规划研究院项目咨询专家、高级工程师姚文初说,大量资本注入山场开发,互利双赢,成效显著。

  副省长赵斌调研后也连声称赞,引入市场机制,注入民间资本,大搞山场开发,兴办农林产业大有可为。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孙亚在实地了解该企业充分发挥低丘岗地作用,高标准高起点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情况后,赞叹该企业发展理念好、规划超前。

  让山区人民过上新生活

  从农村到城市,再回到深山,徐道明这位普通农民企业家,成功之后想到的是老区人民致富。如何长效带动一方老百姓致富,如何实现资源与科技有效结合,才是发展之计。在湖北丰年公司董事长徐道明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发展蓝图:首先,湖北丰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科院攀亲联姻,作为知名院校的科研基地,互利合作共谋科学发展;二是投资600万元,建成科研大楼、专家宿舍,筑巢引凤,现已从四川农业大学引进3名本科生参与科研和管理;三是把目标锁定在建成国家级木本油料示范基地上,建成国家级木本油料示范基地30000亩、初级产品5000万元、深加工产品过亿元的绿色产业,计划安排老区农民近千人就业。在此基础上兴建产值过亿元的木本油料精炼生产线,在山沟沟里建起绿色环保宜居的新城镇,让老区人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新生活。

【责任编辑:清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