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广水 > 正文
广水陈巷村民唐银章热爱教书的故事
时间:2012-12-02
作者:毛传荣
来源:随州日报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广水市陈巷镇李岗村六组,在一片绿树环绕中,有一户不起眼的平房,这便是村民唐银章的家。

  进入里屋,讲课的教案、教学资料,还有各地学校的感谢信,叠放得整整齐齐,大部分材料已发黄、变黑。记者边翻看着这些材料,边问起他如何教书的故事,唐银章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含着泪水讲述,一串不寻常的人生历历在目。

  半头红薯 改变人生轨迹

  1963年,16岁的唐银章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次年,他进入本村董岗湾小学,代复式班,教二年级和三年级语文、数学,从此踏上他非常热爱的教书育人之路。

  1968年,校址迁往村中心地段,更名为李岗小学。唐银章带领学生们整修校舍,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成为李岗小学的创始人之一。当时,李岗小学教学质量在陈巷首屈一指,为上级学校输送了不少优质生源,学生都很爱戴他。他的学生李玉屏(现任广水市残联办公室主任)说:“唐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不仅为人和蔼,教学方式也别有风采,是位难得的好老师”;他的学生李以勇(现任广水市水产局局长)说:“唐银章是位优秀的教师”。

  不幸的是,1974年暑假,厄运降临到他的头上。一天,他在集体出工时,社员李远安挖了一个红薯,分了半头给他吃,让生产队长发现了,扣了他的工分,还汇报到表达队书记那里,并要他在群众大会上检讨,他没有检讨,于是秋季开学时,他被取消民师资格。

  1975年,村小学负责人王庆华感到唐银章教书水平不错,便让他到村小担任幼红班临时教师。他二话没说,全心全意教起了一群幼儿,受到该校和陈巷教育组的多次表扬。

  痴迷教学 坚守“第二课堂”

  1976年,村小幼红班撤销,唐银章不得不离开村小教书这个岗位。一下了失去他心爱的教书育人的职业,当时唐银章精神近乎崩溃,茶饭不思,他买来一瓶安眠药吃下,想了此一生,幸亏及时被妻子发现,才得以保住性命。妻子劝他说,不教书就不能活命?生存的方式多得很。命虽然保存下来,但妻子的话他没有完全听进去,他脑海里还是一心想着教书。为了实践教书,从1977年开始他骑着自行车,毅然踏上“第二课堂”之路,由近及远,到农村中小学为学生义务上课,不计任何报酬。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唐银章到附近农村学校讲课,因为手里没有合适的教材,学生起哄,课上不下去。后来,他到广水市教育局开了从教介绍信,订购了一些教学资料,改变了教学方法,课越讲越好,学生听得聚精会神。

  唐银章的足迹印在十里八乡。向东,大悟、麻城各乡镇中小学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向西,随州、荆门各农村中小学留下了他的授课笔记;向南,到达安陆、潜江的一些中小学校;向北,跨省到达河南信阳。每到一地,他先到车站,找到地图,勾画一个简易地图在笔记本上,然后顺着地名找学校,一般1天跑3所学校,每所学校讲1节课,1节课讲1个多小时。有时学校集中几个班的学生上大课,他讲起课来就更带劲,眉飞色舞,神采飞扬。有时,遇到学校考试、开会或举办运动会,上不成课,他就赶往下一个目的地。30年来,他跑遍的学校不计其数,骑垮自行车十几辆。

  寓教于乐 赢得学生爱戴

  唐银章开展的“第二课堂”特别受欢迎,学生听得专心致志,因为他讲的不全是书本上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得很紧密。翻看他的教案,确实有些意思,有一个断标点的句子:“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此句话若不同的断法,意思迥异。小学生写字不够规范,他结合生活实际,举出“买猪舌”这个例子,把“舌”字上下拉长,就成了“千口”,买的东西相差十万八千里。

  在“第二课堂”上,唐银章还会穿插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比如,利用大气压力,做“空杯吸水”的魔术,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学中的10个自然数,他在课堂上演绎得奥妙无穷。他带领学生做速算的数字游戏,巧算年龄、日历、家庭人数、连续数字的和,随便报几个数,他都可一口说出,学生佩服之至,从而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唐银章讲课受到所到学校的高度赞语。荆门市石桥驿乡曾坪门小学评价:“语言幽默,演讲精湛,寓教于乐,开阔视野”;麻城市夫子河镇邹河村小学邹超昶有感:“仅听一堂课,胜读数载书。学以能致用,赛过《百科》书”;河南省新县郭家河乡湾店小学:“演讲的魔术和数学巧法计算,启发学生动脑学习、钻研之兴趣,演讲生动迷人”。

  唐银章满腔热情执着追求“第二课堂”,充分表明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