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笔者以《过年了,孩子们都回家了吗?》和《回家的感觉真好》为题,报道了在家的父母期盼在外打工的孩子过年回家和家人团圆以及在外打工者回家过年的感受。春节已经匆匆而过,这些出门打工者又开始远行了,那么,即将远行的他们又是怎样一种心情呢?今天上午,笔者前往火车站现场采访。
图片1
今年29岁的陈伟和妻子杨秀琴来自三里岗镇何店村,笔者在前往火车站的公交车上和他们攀谈了起来,他们已经在外打工三年了,家里有一个四岁的孩子,“孩子一岁后我们就出去打工了。”杨秀琴说,“我们在东莞一家电子厂打工,每个人每月有将近3000元的收入,一年就春节回来一次。”陈伟告诉记者,他们是农历腊月29回的家,这次回家花了一万多块钱,是他们两个月的工资,这还不包括路费。问及花这个钱值不值得,夫妻俩异口同声地说:值,当然值,能回家和家人团聚,有什么不值得的呢。谈到出门好还是在家好的时候,夫妻的脸上显出淡淡的忧郁:“当然在家里好了。可是,随州工资低、消费高,加上一些企业的保险福利等不到位,让我们很难回到家乡来发展。如果这些条件具备了,我们还是愿意在家乡发展的。在外面打工,一年四季不能和家人见面不说,还担心自己的孩子的生活和身体。没有办法,我们现在只能走这条路了(指出远门打工)。”
照片中的几位大婶儿都是随州草店同乡,她们在武汉洞庭路的同一家餐馆洗盘子,左边第二位的是查大婶,据她介绍了解到,她们是腊月二十八一起返乡回家的,因为是在餐馆打工,所以平时节假日工作更加忙碌,即使武汉离随州不算远,一年到头也只有春节回趟家和家人团聚,查大婶有一儿一女,现在子女都已成家,她的儿子开了个小商店,女儿在家种植香菇,按说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已经当奶奶的查大婶为何还要离家打工呢?说出了我们的不解,查大婶告诉我们:“我外出打工一是为了补贴家用,趁着现在胳膊腿儿还能动就尽量帮衬帮衬家里,另一方面嘛,我们劳动人民是闲不住的,在外面活动活动还新鲜点儿哈哈!”听了查大婶的话,随行的几位大婶都笑了。如果不是替子女们考虑,哪位母亲年迈了还愿意在外飘泊,那淡淡笑容里的不舍情怀真的很伟大。
谈起在外对家的思念,几位大婶脸上掠过一阵不易察觉的黯然:“谁不想家呢?趁现在能动弹,帮孩子们多挣一点,减轻他们的负担,毕竟我们还不是很富裕。”
家住塔儿湾街上的19岁女孩儿周梦迪是湖北第二师范计算机专业大一的一名学生,现在离大学生开学的日子还有一个多星期,那么周梦迪为什么这么匆匆的就要回武汉呢?通过询问,周梦迪说她还要赶去武汉东风非金属公司完成她的工作,原来周梦迪一放寒假就找了一份短期的工作,她说:“这份工作虽然工资不多,但是很锻炼人,我希望能在大学期间过得更充实。”周梦迪还有个弟弟,生活在一个很幸福的四口之家,年前周梦迪一直工作到腊月二十七才回到随州,如果不是感冒了好几天,一过完年她就准备赶回武汉工作的,真是个顽强的小姑娘。为了未来的腾飞,今天的辛勤努力都不会白费,加油周梦迪!
虽然周梦迪还是一名学生,但是对家乡的眷念和对家人的思念还是显而易见的,哪怕她已经“习惯”了在外奔波,但是家的温暖对于一个小女孩子来说还是最温馨的,“我当然希望能够和家人还有父母在一起,可那样不行啊。”
吴炎升家住殷店沿河大道,28岁的他已经是一儿一女的父亲了,女儿三岁,儿子一岁,所以爱人只能留在家里带孩子,一个人离家打工的吴炎升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只能忍着对妻儿的不舍离家打拼,好在他的工作地点在汉口一家物流公司,平时只要得空就会赶回家跟家人团聚,问道会考虑回家发展吗,吴炎升很坚定地说:“肯定啊!在外面多挣点钱就打算回家做点事。今天临走我老婆非要带着孩子来送我,现在是返城打工的高峰期,公交车也是挤满了人,娃子还小,我怕路上不安全就硬是没要她们送。我一上车听到两个娃子哭得我的心都是疼的,但是这也没得办法啊,等攒了点本钱我一定会回家发展,一家团聚的地方才叫家。”肩负着一家的重担,吴炎升无怨无悔,他只希望如今的打拼会换来将来长久的团聚,真汉子的铁骨柔情遭遇离别的无奈也不仅湿了眼眶。
采访手记:回家时难别亦难,这是在外打工者心情的真实写照,倘若随州的工作环境好一点,待遇高一点、按照劳动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提高打工者们的福利待遇(如五险一金等),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士愿意留在家乡工作的,他们选择外出漂泊打工,品尝着外出打工的艰难,忍受着和家人聚少离多的痛苦,目的就是一个,为了生活得更美好一点。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是否应该加大力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