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颁奖。万众瞩目下,89岁的核物理学家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这般抛头露面,于敏也就两次。上次是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这也是于敏第一次在公众前露面,距离被解密已有11年。
32个月的奋战
其实,于敏也没想到这辈子会与氢弹结缘,没想到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绑得这么紧。一次与钱三强的秘密谈话,让他的人生改变了轨道。
1961年1月的一天,于敏应邀,冒雪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言不讳地对他说:“经所里研究,请报上面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
从钱三强极其严肃的神情里,于敏立即明白,祖国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理论也要尽快进行。
接着,钱三强拍拍于敏肩膀郑重地对他说:“咱们一定要赶在法国之前把氢弹研制出来,我这样调兵遣将,请你不要有什么顾虑,相信你一定能干好!”
片刻思考之后,于敏紧紧握着钱三强的手,点点头,欣然接受了这一重要任务。从此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一藏就是30年。
氢弹理论的探究是一个全新领域,当时的核大国对氢弹的研究是绝对保密的。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和同事们知难而进,废寝忘食,昼夜奋战。然而,氢弹毕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始终找不到氢弹原理的突破口。
转折发生在1965年。
那年9月,一场创造历史的上海“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在这次持续3个多月的艰难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事后,邓稼先在嘉定的一个小饭馆里自掏腰包摆下庆功宴,以螃蟹来犒劳这些勇于初尝氢弹原理第一只螃蟹的人们。那一年,于敏39岁。
5个多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苏联6年3个月,英国4年7个月,法国8年6个月,而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于敏说,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料事如神”的本领
于敏在科研中有一项特殊的本领,被简称为“粗估”。与他共事多年的何祚庥院士称:“于敏的这种粗估方法是理论研究的灵魂。”
一次,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在北京作学术报告。当时于敏只有32岁。这位专家刚把实验的准备、装置及过程介绍完,于敏便对坐在他旁边的何祚庥说出了这个过程的分支比大约是多少,边说边在左手心上写着这个数字。
“这是一个较为稀有的核反应过程,你怎么知道的?”何祚庥反问。
“先听下去。”于敏摆手制止他追问。
最后,法国专家公布了他的实验结果,果然不出于敏所料。
物理学家的水平高低常表现在对一些基本理论、方法、技巧的掌握上。这正是于敏造诣之所在。这种“粗估”的方法被同事们争相效仿、借鉴,成为解决某些工作领域关键问题屡试不爽的“神器”。
这种先见之明不仅表现在理论上,更多地体现在工作实践中。
有一次大家看到国外报道了一个重要元素的新的截面数据,这个数据高得有一点儿令人吃惊,如果实验数据是对的,将对热核反应大有好处。可如若是错的,则会把大家引入歧途。然而,鉴别数据真伪的办法,一般只有重复做这个实验。但是这不仅要花掉大量的人民币,而且还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这值得吗?一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于敏决心搞清楚它的对错。两天之后,他在全所作了一个报告,从核反应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各种物理因素,进行了详尽的推导,最后充满自信的宣布,外国报道的数据是错误的,完全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去重复那个实验。
于敏一锤定音,再无人相信这个数据。后来,国外实验证明了原来报道的那个数据是错的。
答问的“三不”主义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未曾留过学的人。有人称他是“土专家一号”。对此,于敏有自己的见解:“‘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应该交流,互相启发。”
在单位,大家都知道,向于敏请教有三不:一是不论时间、场合,随时随地可以提问题;二是不论范围,物理、力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都可以问;三是不论问题大小难易,尽管问,一样耐心解答。
许多同事都有这样的感觉,于敏总是将自己的知识、方法、诀窍乃至最重要的想法和盘托出,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
常年埋头工作,于敏能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也有不少遗憾和愧疚。
在儿子于辛的记忆中,爸爸几乎没时间辅导他和姐姐的功课。“只有一次,我做物理作业遇到难题,爸爸刚好有空,就过来给我讲解,还教会我一个解题的小窍门,让我在同学间很是得意了段时间。”
每月把工资拿出一部分补贴老家的习惯,于敏一直坚持了很多年。妻子孙玉芹也格外理解和支持他。有时于敏出差不在家,都是孙玉芹把钱给寄去。
退居二线后,于敏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同行的人总能看到老夫妻相濡以沫、相互关照的温馨场景…
(人民日报 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