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产业“泡沫化”初显 存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隐患
时间:2014-11-28
作者:清清
来源:中新网

  建造中的海洋工程船只

  自我国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以下简称“海工”)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其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些地方和企业也出现了过度投资海工的势头。半月谈记者近期在苏、浙、陕、闽、鄂等地采访发现,目前一哄而上的海工产业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核心技术缺乏等隐患,要警惕其重蹈造船、光伏等产业产能过剩的覆辙。

  “泡沫化”倾向初显

  当下,国家鼓励发展海洋经济,海工产业成为其有力支撑。伴随着地方政府和企业高涨的发展热情,大批资金流向海工,行业规模急速膨胀,“泡沫化”倾向初显。

  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先后在青岛、大连等地投资兴建大型海工装备项目;传统造船企业加速向海工领域转型,中船集团、中船重工、中远船务、熔盛重工等大企业均已发力,甚至苏浙地区一些中小船企也以联合生产方式进军海工;三一重工、中国北车等其他行业巨头也开始涉足海工领域……

  记者采访了解到,现下的海工热与当年造船投资冲动如出一辙。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进全认为,船市不好,船企在造船领域想取得突破和摆脱困境难度很大,往海工转型成为发展之需。“但这种转型更像是被市场大潮‘吸’进去的,都认为前景好;那些造船之外的‘入侵者’,看重的也是这一新兴产业的巨大‘钱途’。”

  项目、资金急涌快入,带来的是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南通中远船务办公室主任王勇清称,全球海工报价正不断下降,行业利润“缩水”。“2013年中远销售收入48亿元,95%以上是海工,虽然数据稳定,但利润率持续下滑。”

  中交集团上海振华重工市场销售部经理蒋军海也对“拼价格”现状感到忧虑,他说:“以前一个项目只有两家企业竞标,现在有七八家,价格低到几乎无利可图;过去付款方式是30%预付、65%发货前付、还有5%质保金,现在恶性竞争催生‘零首付’,接一份5亿美金订单,由此增加的财务成本就高达六七千万,企业资金风险加大。”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表示,海工市场容量有限,现在全球产能已经出现过剩苗头。由于海工产品建造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如遭遇市场波动、弃单等不测,一个订单就足以置企业于万劫不复,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技术依赖症”难愈

  与产能膨胀相伴随的,是装备研发能力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的状况没有得到实质改善,不断攀升的海工经济数据实为一种“虚胖”。虽然中远船务不久前交付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圆筒型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成功跨入海工装备总包商行列,武昌船舶近年来也自主开发了一些浅海支撑平台,但行业整体技术实力仍亟待提升。

  “我国海工行业整体水平不强,从总体格局上看,依然是欧、美、韩、新占主导。”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志钢说,武昌船舶浅海支撑平台设计的关键技术、理念和一些大型设备还是离不开国外。这几年国内在海工市场上做得比较好的企业有几家,但相比国外对手,他们还只处于二三流水平。

  久治不愈的技术依赖顽疾,令我国海工企业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受制于人。江苏东方重工有限公司在建一批海上平台供应船,每艘订单价值600万英镑,其中八成以上关键设备需要进口。苏浙的一些企业还反映,他们的海工装备基础设计从国外引进,由于详细设计力量薄弱,建造过程中时常出现严重的返工现象。

  福建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赵金杰说,目前设计领域仍是欧美公司的天下,尤其是总体设计以及关键核心配套技术,如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等等。王勇清说,我国多数海工企业还停留在做壳子、搞组装的低端层面,船上设备至少60%来自国外。以海工配套为例,由于我国缺乏装备配套的核心技术,承接的许多任务还停留在钢结构阶段。

  王进全说,核心设备掌握在欧美手上,上游被控制了,卖给我国的产品价格高昂,利润的大头都被国外公司赚去了。“市场看起来很大,但不高的竞争水平,让我国海工刚一上马就沦为‘夕阳产业’”。

  本来,行业发展初期技术力量薄弱在所难免,但低水平重复建设则致使投资低效,难以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王勇清说,海洋经济涵盖的业务领域很广,如果把资金过多投入到低端海工产能,将是一种浪费,同时也耽误了海洋产业其他领域的发展。

  遏冲动 扶高端 建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千军万马奔海工”是不切实际的,一些地方政府以此要求国家批准新建大型船坞等设施亦带有盲目性。海工行业若要健康有序发展,宜从三方面加以引导。

  一是坚决遏制地方政府“大干快上刷数据”冲动。工信部发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显示,到2015年,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0%,2020年达35%;国内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2015年达30%以上,2020年要超过50%。某海工企业负责人说,制定这样的目标对我国海工产业发展是一种鼓励和指引,但同时也要防止地方政府片面理解,将其作为GDP冲动的借口。

  二是重点扶持高端技术型企业,练好“内功”。王勇清认为,国家宜提高扶持门槛,出台融资、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培育高端技术型企业发展,帮助高端配套企业通过与国外合作和自主研发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实现本土产业化。同时,国家可出台相关政策,对能拿到总承包权的国内海工装备制造企业采用本土化配套予以一定政策倾斜,培育我国自己的高端配套供应能力。

  王进全认为,虽然国产设备在效率上短期内不如进口设备,但拥有价格优势和自主产权,国家可以帮助推动产品“落地”,比如考虑设立海上试验区,联合国内海工装备企业和石油公司共同尝试使用国产设备,对首台首套设备的使用实行“免责制”等。

  三是搭建研发平台,将海工产业“做精做专做特”。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深水装备还是特种救援装备,核心都是技术,且其中很多技术难度不亚于太空技术。“我国在海工产业的许多领域还存在科研空白,需要政府牵头立项,整合研究院、大学、企业、社会资本等力量,对深海技术和海上应急救援装备等重大技术难题联手攻关,以尽快取得突破。”蒋军海说。

  赵金杰认为,政府还要引导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寻找“热门中的冷门”。福建船舶工业集团公司2011年转型海洋工程领域,针对企业规模不大的特点,只做小装备,目前在海洋工程辅助船方面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赵金杰说:“要做精做专做特,不拿短处拼别人的长处。”

【责任编辑:清清】
    上一篇: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是产业要协同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