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亚洲梦之后,习近平为何又提出“亚太梦”(2)
时间:2014-11-11
作者:董雄波
来源:荆楚网

  6月28日,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实际上详细阐释了实现亚洲梦的路径。

  习近平倡议,我们应该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要相互补台、好戏连台。要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重申,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国愿意同各国尤其是周边邻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7月4日,习近平在首尔演讲,眼界更为开阔。他认为,可以将国家的梦想融入亚洲梦之中。

  习近平说,以东方智慧,把中韩两国美好梦想融入更为宏伟的亚洲梦,同亚洲各国人民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之路。

  这种“共建、共享、共赢”的思路,是对亚洲梦的又一诠释。

  无论是亚洲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均普遍认为中国应该在崛起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

  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并迈入务实合作环节,到“中国欢迎周边国家搭便车”概念所传递的信号,中国以实际行动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期待。

  而此时提出“亚太梦”,也是主动表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新角色。

  习近平在11月9日的讲话中谈到,中国经济同亚太和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中国将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要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太和世界。中国将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贯彻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愿意同所有邻国和睦相处。

  中国如此想,也会如此做。

  习近平说,随着综合国力上升,中国有能力、有意愿向亚太和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特别是为促进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提出新倡议新设想。中国愿意同各国一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为亚太互联互通、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在这次讲话中提到,“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我们也可以从全球视野来理解中国这时提出的“亚太梦”。

  早在1967年,当时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刚刚处于高速增长之际,世界著名政治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就提出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见解,即“世界重心将转移到太平洋地区”。

  时间过去快30年了,他的预见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国际舆论普遍认为,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

  习近平在讲话中亦提到,今天的亚太占世界人口的40%、经济总量的57%、贸易总量的48%,是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是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引擎。

  因而,在全球视野内,习近平率先提出“亚太梦”的概念,是极富战略眼光的。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