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18时许,当全国各地许多人在下班途中、或吃着晚饭的时候,一份重要文件悄然公布。当人们吃完饭打开微博、微信,突然发现大家都在转发:“三分钟速读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一张图读懂决定”……
第一时间,网民对四中全会决定的态度是“事不关己”、“不明觉厉”或者“喜大普奔”(后两者为网络用语,分别为“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感觉好厉害”、“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写。——记者注)?
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10月28日18时至21时的2000条舆情统计,“点赞”同时“期待落实”之声是第一时间的舆论主流,占到总量的63.5%。
“宪法日”和“宣誓制”获赞最多
这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长达1.6万多字,“习大大”又作了近1万字的说明。其中亮点颇多,被评价“高能”频现。
网民第一时间最关注哪个新举措?
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显示,前述监测时间段内被转发、评论最高的是《决定》中的这段话:
“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它占抽样总数的25.1%。
网民提到它时,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依次是:“点赞”、“鼓掌”、“好”、“欢迎”、“支持”(包含“点赞”、“鼓掌”的表情图片——记者注)。网民“聊斋之遇”说这是他期待已久的:“权力来自法律并忠于法律的治理架构,必须有一个宣誓程序。”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决定的说明中指出:“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在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有97个。”
从每年12月4日的宪法日,到宪法宣誓制度,网民“段洪祥律师”认为这“构成了宪法在社会上的牢固形式。让国家宪法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体制肌理”。
也有部分网民提出,“宪法日”和“向宪法宣誓”对反腐的作用还有待观察。网民“周明华”认为:“宣誓只是敬畏宪法的第一步,保证誓言兑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3.5%网民“点赞”同时“期待落实”
网民期待兑现的,不仅是公职人员对宪法的宣誓。
在新闻跟帖里,来自河南省周口市、广东省惠州市的两名网民先后发帖:“依法治国关健是落实!”
“老崔说事”的观点在网民中具有相对代表性:“中国不缺乏法律,缺乏的是严格执行的人。”“魏崇文”也呼吁:“中央的决定是好的,就怕基层的歪嘴和尚。中央应该制定严格的惩戒机制,对歪解政策者严惩不贷。”
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显示,20.4%网民认为要把依法反腐“进行到底”,破除各种潜规则。
他们的表态也许是被《决定》中这段话激发的:“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衙门作风、霸道作风,坚决反对和惩治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行为。对司法领域的腐败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丁咚”觉得这段话是“抓点促面之举”:“潜规则虽小,但却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山水桂林-gl”希望不再有强拆、城管打死小贩的悲剧,“水上漂”认为法律就应该是老百姓的“保护伞”。
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显示,17.1%网民认为《决定》和自己相关。
“F-MX4”注意到,对年轻人有影响的是两点:“一是初任法官、检察官一律到基层法院、检察院任职,之后再遴选。二是建立直接从政法专业院校招录人才的制度,不必参加公务员考试挤独木桥了。”
“安康律师”则赞《决定》中和自己相关的:“四中全会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现在有的法院立案庭简直就变成了审判庭,立案难应该得到纠正。”
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显示,15.9%网民关注“完善决策问责”。
网民“数据分析工作者”举例,今年落马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江西省原副省长姚木根都与光电、能源产业相关。“决策多强调问责,少强调GDP与政绩,尽快完善政府产业投资决策、风险管控机制,贪官就难钻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