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强接受媒体采访。
身为一名厅局级干部,范强平日里给人的印象是“低调谨言”。这位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会坐在主席台上,一本正经地作郑州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说明的报告。几年前担任郑州市交通委主任时,他中规中矩地对媒体说出“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观点。
当他以“郑州范强”的身份出现在网络上,似乎变了个模样。一方面,他会习惯性地关注联合国在新浪开设的微博,但另一方面,他又是“搞笑大百科”的忠实粉丝。他会发文祈愿中共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得顺利圆满,也会用小婴儿打哈欠的萌照跟“盆友们”道晚安。
这个54岁的男人,有时候还会像那些年轻气盛的网友一样,敲下这样一行字:“TM你欠我一个sorry!”
他很享受在虚拟空间做回自我。10月5日,坐在郑州一家茶馆里,范强拿起手中的三星手机,有些得意地说:“我开微博3年多,很少有人骂我,也很少跟人吵架。”
这位工作了38年的人随即总结说:“因为我不装。”
范强深谙网络江湖生存之道。他有时会自我调侃,比如上一条微博显示陪河南省人大代表视察郑州高新区空气自动监测点,没过多久就把雾霾天气下的感冒发烧戏称为“PM2.5感染”。
主政郑州市交通部门期间,范强常常向5万多粉丝“哭诉”,自己被堵在了路上。有一次,他自爆“丑事”:深圳大学城市与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鲁民来郑州参加学术活动,晚上两人相约见面,王教授在寒风凛冽中站了30多分钟打不到车。最终,他建议对方搭乘快速公交车,才得以“脱身”。
偶尔,范强还会吐露隐私。他说自己曾经嘴边挂着一句河南人专有的叹词,被3岁的女儿听到后询问。当时正值女儿牙牙学语,“俺脸红了,再三追问之下只好撒谎,爸爸说的是英语I study!”从此这位父亲再未说过这个词。
一改黑夹克、白衬衣打扮的官方形象,范强选择了一张颇有文化范儿的照片作为微博头像:戴着鸭舌帽,背后的书架上摆满了工艺品和五颜六色的书。
在他长长的履历表上,有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建办公室副主任的经历,也做过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他当过郑州市旅游局局长,还当过市政府副秘书长……但在互联网世界里,老范只能算个“新人”。2010年年底,他在女儿的帮助下开通了微博。
尽管范强再三强调,网络世界对他来说不是工作平台,而是私人交流平台,但他的加V身份还是经常被人求助。2011年10月,一位网友给他的微博留言:“明天周末,想去市里放风,但是亚历山大的出行!郑东新区的十余所大学、好几万学生只享用了有限又有限的公交资源……”
22分钟后,范强就对此进行了回复。当天晚上,郑州市交通委贴出了对此事的书面回复,并表示将在周末和节假日不断地加密班次、新开线路、更新车辆,来改善人们的出行环境。
8个小时问题就得到解决,让这位网络新人得到了不少点赞。他也发现,不同于正式文件批复等繁琐程序,网络交流简单、明快,更容易解决问题。
一位下属回忆,范强不仅要求交通委多在微博等网络和人交流沟通,也鼓励他们多开微博,对于有关交通的问题主动回答,绝不推诿。
不过,他坦言,平时工作中,和他关于网络交流的人并不多。“有时人会问两句,听说你的微博办得不错,下次见面他还这么问,一听就知道他没有上去看。”他说。
“有些官员害怕网络,也没有自信。”范强说,“我觉得没有必要。只要你在这里别端着,和人平等地交流,尊重别人,你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这位多年参与城市规划的官员,习惯性地用广场来比喻微博这一网络事物,“微博就像一个话语广场,没有身份预设,也不分高贵低贱,谁都可以进来溜达,自由地逗留和穿越”。
在这个虚拟“广场”上,范强经营着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他用140个字记录自己从政多年来,见到的官场百态和市井生活。“他们分处庙堂之高,江湖之远,街巷之深,棚户之微……散布于三教九流,各行各业。对我而言,他们是亲人友人邻人故人路人;对社会而言,他们是闻人达人奇人异人凡人……真的不必为他们杜撰故事,生活本身比文学想象更加丰富多彩。”他也因此将其称为“非虚构微故事”。
这其中包括他的上司领导。他写河南省常务副省长李克主政郑州时的逸闻趣事:李克任市委书记时要求干部讲究着装,以利改变土气形象;郑东新区堪称郑州发展第一窗口,他对东区干部要求更严,一年四季非西装革履不可;见东区某领导以白袜子配黑皮鞋认为有悖搭配规则,当场冷嘲热讽;后来连附近农民都知以衣辨人:穿白衬衣者是东区干部,穿花衬衣者是金水区干部,穿T恤者是乡村干部,屡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