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四中全会是第一个专题研究依法治国的会议,这次会议将对中国反腐走向产生哪些影响?中央高压反腐能否长久坚持?反腐败和纠风会不会影响宏观经济稳定?10月19日下午,党建研究专家、反腐理论研究专家、《求是》杂志研究员黄苇町做客正义网“正义论坛”,详细阐述他对上述问题的思考。
纪检职能调整案件移交更及时
黄苇町认为,四中全会在反腐败斗争部署中,将进一步突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他介绍,过去查处腐败的一个主要路径,就是发现干部有贪腐问题,先是纪委实行“双规”,查清基本犯罪事实后,实行“双开”,再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这一传统做法在今后会有所变化。从今年3月开始,中纪委在调整纪检监察机关职能时提出,有些案件在查清这个干部确已触犯刑律,就可以将其及时移交给检察机关。
“现在中纪委、省纪委‘双规’时间较长的案件,往往涉及腐败窝案、串案,需要深挖腐败案件线索。属于孤立个案的,一般会较快移交给检察机关。检察机关是国家查处职务犯罪的专门机关,拥有其他部门所不具备的办案手段,介入过晚,可能造成当事人家属或其他同伙销毁证据、转移财产,从而错失最佳办案时机。”黄苇町说。
黄苇町认为,在违纪阶段,即使仅对干部点名道姓的曝光处理,也能产生很大威慑力。“对于那些一心想收买权力的人来说,看到一名干部因为犯错误被曝光处理,其政治前途也暗淡了,在他们眼里,这个干部从‘潜力股’变成了‘垃圾股’,就不会再花大功夫收买他。这反而能挽救那些有缺陷的干部,使他们不至于酿成惊天大案。”
黄苇町还认为,现阶段对行贿犯罪处理较轻,往往造成权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岗位的领导干部“前腐后继”。“检察机关近几年查处行贿犯罪案件力度明显上升,这体现了现代法治精神。今后仍要本着对法律负责的态度,做到‘有腐必反,有案必查’,对腐败‘零容忍’。这也是依法反腐的要求。”
高压反腐让很多人“不敢腐”
谈到目前反腐所处的阶段和下一步如何重点推进时,黄苇町表示,当前中央高压反腐让很多人“不敢腐”,接下来要加强制度建设解决“不能腐”,通过薪酬制度改革等举措逐步达到“不想腐”目标。他进一步解释,在中央高压反腐形势下,即使有腐败问题的领导干部,现在想的不是怎样再去捞钱,而是担心自己何时“东窗事发”。
对于“不能腐”,黄苇町认为,要加强各方面的制度建设,实现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这方面,要注意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他举例,德国规定涉及人、财、物管理的重要部门,必须施行“四只眼睛”或“六只眼睛”原则,即两个人或三个人共管,管理者三四年后就要轮换。除了权力制约机制,还应注意权责分明。
“现在我们在解决分权制约问题上非常重视,但又陷入事事均是集体决定,不仅降低效率,还无法追究具体人的责任。所以,在反腐败制度建设上,还需下大力气。”黄苇町还提出,对腐败案件暴露出的管理漏洞,要做好“亡羊补牢”工作。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同样是一项重要工作。
如何实现“不想腐”、“不愿腐”,黄苇町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考虑: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选拔任用那些道德底线高、有较强抵制腐蚀能力的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各级干部的宗旨意识;制定一个更合理的薪酬制度。
“让干部们能够靠其合法收入,过上跟其身份基本相称的、较为体面的生活。不能让廉洁从政的人吃亏。”黄苇町说,过去公务员的工资确实偏低,但由于许多单位福利好,将这方面问题掩盖。
在完善制度建设方面,黄苇町提出,一项制度只有长期施行下去,才是有效的制度;如果不具备长期施行的可能性,这项制度最好不要定,以免损害制度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高压反腐将长期推行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重拳反腐、铁腕治贪,在多个行业、领域掀起反腐风暴,反腐成效赢得群众一致赞许。但近期,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声音,担心在经济下行时,反腐败和纠风动作太大,会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对于有人列举的高档酒店、餐饮等行业经营惨淡,富人移民、资金外逃等现象,黄苇町说,从经济生活表层或短的经济周期来看,这些现象不能说是空穴来风。“八项规定”公布后,首先受到重大冲击的是豪华酒店、高档餐饮、旅游业以及高端烟酒和奢侈品销售。
据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全国680家五星级酒店的全行业营业额同比下降25%左右,其中的餐饮、会议收入下降将近20%。黄苇町分析,这些数据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过去这些行业的生意火爆,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畸形的公款消费之上,是对属于全体纳税人的公共财富的虚耗。“通过落实‘八项规定’形成倒逼机制,促使这些行业和企业市场化转型,把过去主要瞄准集团购买力转向社会购买力,努力拉动起中国老百姓的消费。”黄苇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