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损失粮食高达700亿斤 隐性浪费不容低估
时间:2014-07-26
作者:newsman
来源:网络

  谈到粮食浪费,人们的目光往往集中在餐桌上的“显性浪费”,却很少关注粮食生产后各环节的损失。统计显示,我国加工、储存等环节每年损失的粮食高达700亿斤,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粮食收储成农民心病

  

  夏收结束后,粮食收储成了不少农民的心病。“烘干设备买不起,晒粮食像是打游击。有的村民收了麦子却找不到合适的晒场,随后阴雨不断,80多万斤麦子全部霉变,一下子损失了30万元,真是丰产不丰收啊。”安徽种粮大户王民主说。

  

  目前,我国粮食总量50%左右由农户自己保存,由于储存条件落后、缺乏技术指导,加上虫霉、鼠变等影响,损失较重。农业部统计显示,因产后处置不当,农户每年损失粮食的比例为7%~11%。

  

  除了储藏,运输、加工环节造成的粮食浪费也不容忽视。

  

  据国家粮食局原副局长郄建伟介绍,目前我国粮食运输方式中,散粮运输比例约占15%,大部分还是通过包装运输。运输中首先要装袋,有的还要开包散装入库,运往加工厂又要打包,造成了抛撒、遗留。据测算,多次打包损失率在5%左右。

  

  造成加工环节浪费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粮食加工企业对成品粮过度追求精、细、白,尽管这既损失营养,又明显降低出品率。专家指出,在稻谷加工环节,每增加一道抛光,出米率就降低1%,每年损失粮食70亿斤以上。

  

  “我国每年在餐桌浪费的粮食约500亿斤,而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量则超过700亿斤。但是我们平时提及粮食浪费,更多地强调终端消费过程中的浪费,忽视了粮食生产、储存、流通等环节的隐性浪费。”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粮食开源、节流须并举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然而,尽管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有保证,但长远来看仍面临着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减少、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等多重挑战,这导致我国粮食供求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

  

  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每年进口粮食超过1000亿斤,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我国已是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

  

  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更凸显了粮食损失的严重性。关于粮食损失率,专家介绍,发达国家一般在3%以下,发展中国家一般在5%左右,我国则高于5%,其中农民家庭储粮损失达8%。

  

  “我们每年都提要增加粮食产量,为此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可对产后处理不当造成的损失却长期忽视。增加粮食产量,不仅要开源,还要节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节粮减损势在必行。”国家粮科院储藏室主任曹阳说。

  

  最近,农业部下发《关于加强粮食加工减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树立“减损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减损就是增供、减损就是增效”的理念。

  

  粮食减损是个系统工程

  

  在河北大名、江苏太仓、安徽凤台等地,与以往急着卖粮不同,不少农民现在选择把粮食存到“粮食银行”赚利息。但实现这样的“换算”并不容易。皖北地区不少粮食部门工作人员反映,当地仓型杂乱且点多面广,许多粮库没有防潮、降温等设施,极易导致粮食损失。

  

  “从各地实践可以看出,我国粮食产后损失严重存在多重原因,客观条件、政策措施、物质投入、体制制度和管理粗放等都是我国再造‘无形粮田’的难点所在。”李国祥说。

  

  “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农户储粮条件改善,研发适合农户储粮的技术,加速粮食流通体系建设,降低运输损耗。”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明生说。

  

  “减少粮食损失离不开科技和投入,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根本解决之策是转变储粮观念,改变粗放管理的现状,推进粮食储备管理向现代化、绿色储粮和智能化管理加快升级。”中储粮总公司董事长赵双连说。

  

  李国祥表示,国人要进一步提高爱粮节粮意识,“从更宏观的视角看,粮食减损从本质上是个社会管理问题,也要经过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这离不开一系列制度和法规的完善,离不开更多的科技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更离不开人们观念和意识的转变”。

【责任编辑:清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