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从武汉市安监局获悉,本月起,职工可领取高温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2元,发放时间为6月至9月。
去年9月,省人社厅、财政厅、安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沿用6年的全省高温津贴标准由8元/天上调为12元/天,涨幅达50%。发放时间新增6月,调整为6、7、8、9四个月。今年,包括武汉市在内全省将实施这一新的高温补贴标准。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或者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作业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人社部门提醒,用人单位未支付高温津贴的,劳动者有权向人力资源部门举报或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另据长江日报报道 “我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撮孜然。我和扇贝之间,只差一头蒜。”不少形容酷夏的段子流行网上,某保险公司顺势在国内推出首款高温险。昨日记者发现,截至8日停售,该险种在全国只卖出5.3万份。“尽管每份只花10元,但想赚得‘降温费’却实在不容易。”一些本地市民抱怨。
高温险覆盖全国30座城市。根据条款,投保后,被保险人于6月21日-8月23日期间,在所在城市出现37℃以上高温天数超过免赔天数后,可以获得“降温费”。每一个高温日可获每份每天5元的赔偿金,每份保单获赔累计不超过100元。
全国高温险免赔天数最多的三个城市为重庆、杭州和福州,分别为28天、25天和23天;武汉免赔天数为15天。
“武汉只有出现第16个37℃的高温天时,投保人才能获赔。”业内人士说,“想赚这个降温费可不容易,至少得熬15个高温天不说,一天也就赔5元,只够买一两瓶水。”
记者查阅中央气象台公布的武汉历史气温发现,去年我市超过37℃的高温天为12天,2012年仅1天,2011年是0天。
“其他城市的免赔期也很长,中部城市的免赔期都是十几天。”市民艾先生本打算买份高温险赚个“冰棍钱”,但查阅多个城市的历史气温后放弃了,“买的没有卖的精。”
昨日,保险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解释,“我们的数据模型是结合每个城市的特点,根据以前二三十年的数据分析出来的,投保人不能仅看近年的数据。”
随后,记者又查阅武汉1981年至2010年历史气温,武汉的年高温日数平均值为4.07天,即武汉30多年来,每年超过37℃的高温天还不到5天。
“对险企来说,这是笔稳赚不赔的生意。”本地某险企彭姓保险专家评价,“高温险和去年的赏月险性质一样,类似对天气的赌博。险企赚保费虽不多,但不赔本还博眼球。对消费者而言,每天即使获赔5元的降温费意义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