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今年安庆推行殡葬改革的原因,一名安庆市民政局官员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安庆殡葬改革“拖后腿”,政府部门“压力很大”。
由于当地坟墓多建在山坡上,常因祭祀引发火情。去年年底,村民祭祀引发山林多处火灾,安庆市为此追究了20多名官员责任,林业局局长引咎辞职。
前述官员称,这次火灾是当地推行殡葬改革的直接原因之一。
今年3月16日,安庆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成立安庆市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领导小组由安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晓明任组长,成员包括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市民政局长等。
3月25日,安庆市就下发了通知,4月1日,启动殡葬改革,城乡居民死亡后火化。5月初,再次下发通知称,6月1日起正式实施殡葬改革。
安庆市民政局同时提出,至今年底将全市平均火化率提高到50%,到2015年力争达到70%,到2016年达到80%。
对此,干了30多年村组长的朱子玉说,他无法想象,在一个土葬风俗浓重的地区,外地很多年才能实现的殡葬改革目标,安庆如何能够在短短两三年之间实现。
厝棺传统
安庆传统不能血葬,要在野外厝放几年(厝棺),然后再葬。这个风俗全国不多见
吴正德老人的棺材放在自己所住的屋子一角,用了12棵杉树做成,油了红漆,盖上塑料布。
而离吴正德家20公里外的大关镇旵冲村,88岁的潘秀英的棺材则摆在床前,一睁眼就能看到。
这些棺材都是十多年前做好的,当年大都花费两三千元。
在84岁的新店村民施学文看来,棺材是人最后的房子,“这里的人一生劳苦,死后想睡一个风雨不透的房子,就是这棺材。”施学文说,“睡棺材”是本地上了岁数的人的统一想望。
安庆当地还有一个特有的风俗,就是厝棺,意思是将棺材安置在某处暂不下葬。
施学文介绍,从他记事起,在整个安庆市,尤其是桐城,就有人去世后厝棺三年甚至更久才下葬的风俗。
新店村距离桐城市约20公里,田野一片油绿。山坡上的树丛下,不时可见灰白色用石棉或石材搭成的小房子,每个里面都放置一具棺木。
“死后立刻下葬,叫做血葬,只有没人管的五保户才会这样。”施学文说,本地人认为,血葬对后辈兴旺不利。
5月5日,安庆市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关于安庆市实施殡葬改革的情况说明》称,殡葬改革实施后,厝棺原则上由各地在今年年内妥善处置。
“这个时代,谁都知道这是迷信,老人们也都知道火葬利国利民。但他们都习惯老传统了。”朱子玉说。
当地村民介绍,殡葬改革的消息传出后,很多厝棺未葬的家属开始响应,“大多数厝棺都下葬了。”
一刀切的政策
对于是否可按年龄划分土葬,桐城市认为此举不利于殡葬改革
殡葬改革在各村的推行都是从登记村民家中棺木开始的。
朱子玉称,吕亭镇政府召集各村干部开会后,村里又召集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开了会,会上要求村民组长要挨家登记村民家中现有棺材,发补贴就按照登记表来,“会上说的不是村民愿意留下棺材就留下,而是,想留下棺材,就给你当场砸碎,不想留,村委会帮忙抬走。”
新店村吴大旺等村民称,年轻人和大部分中年人不会在乎火葬还是土葬,但很多老人的棺材已经准备了二三十年,“能不能有个灵活的政策,或者给老人一个缓冲的时间?”
5月25日,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伍建强为难地说,目前的政策的确是“一刀切”,对于是否可以按年龄划分土葬,“也考虑过,但在讨论中被否决了。如果以年龄划分,有虚岁和实岁之分。另外,年龄容易被人找关系作假。这样不利于殡葬改革。”
对于政策是否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安庆市民政局未接电话,该市外宣部门则未对此作回应。
4月18日是大关镇旵冲村到各家各户登记棺材的日子。当天夜里,81岁的老太太蒋秀华上吊自杀在屋后的樟树园里。
蒋的孙子梅秀发告诉新京报记者,蒋秀华死前曾说,她的棺材都做了10多年了,她要睡棺材。
吕亭镇陡岗村68岁的柳少莲是个媒婆,她生前性格开朗,身体健康。4月25日,柳少莲推开厨房里足有三四十斤的井盖,跳井自杀身亡。
5月2日,新店村85岁的笪爱青喝下一瓶百草枯自杀身亡。
旵冲村潘秀英则是多次趁着家人不备,喝下喷雾桶里的农药水。5月3日,她呕血不止,在家打了四五天吊针才好转。
24日,潘秀英坐在门口,脸色灰白。她告诉新京报记者,从4月20日起,她至少喝过4次农药水。
潘秀英被救活后,其家人去找村干部,村委会同意将棺材暂时保留。
“现在就怕事情蔓延。”朱子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