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制定完成 探索高中不分科
时间:2013-12-06
作者:newsman
来源:北京青年报

  19个重点大城市将专门接受义务教育规范入学指导;成为高考重要部分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一门可以考两次,而且计最好成绩;高考将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一段题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视频昨天出现在教育部官网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视频中以公开课的形式,向全国基础教育系统透露了上述内容。

  据刘利民介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已经完成制定了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总体方案的框架下,教育部还将陆续出台小升初、中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考改革、硕士博士招生办法等多个配套实施意见。

  《小升初就近入学实施意见》即将印发

  《决定》: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解读:

  刘利民介绍说,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部已经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即将印发。在合理划定入学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施阳光招生、不断减少特长招生以及大力推进均衡发展、实行学区化办学等方面对各地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还将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

  刘利民坦承,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方面,以前“执行得不好”,这次要提出一个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由于择校问题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相对来讲比较突出,教育部拟专门就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规范入学工作提出指导,“一市一案”,要求各市抓住主城区和热点学校,提出有针对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努力破解择校难题。

  推广九年一贯制学区管理

  《决定》:

  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解读:

  要想破解择校难题,其根本是“公平”二字。据刘利民介绍,教育部正在研究提出推广学区制管理的指导性意见,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按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体均衡的原则,把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实行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制的学区治理结构。县一级教育部门要依托学区内的小学和初中来确定管理方式,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实施有效衔接的中小学管理。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教师、校长合理交流,促进设施设备、体育场地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共享。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近年来一直在倡导和鼓励九年一贯制学校,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地方小学和初中是分开的。“特别是一些完全中学(初中和高中在一起),现在将其机械地切分开也不方便。”刘利民说,如果能形成一个学区,很多问题在学区内就可以得到妥善解决。无论是学校招生入学,还是教育资源的配置,都能形成有利、有效的方式。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门可考两次

  《决定》:

  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解读:

  对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高考中究竟将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刘利民表示,今后这项考试主要要考查学生高中学业完成情况,分“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分别采用合格和等级方式来呈现考试成绩,不再用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学生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自觉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来参加考试,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避免高考“一次考三年”的压力。“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一门课程可以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同时计最好成绩。”他透露说。

  针对民众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真实性有所质疑的问题,刘利民说,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信息公示等诚信机制,确保材料真实可靠。

  高考将减少科目

  《决定》:

  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解读:

  对于全国家长最关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刘利民介绍说,中考也将实行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探索以初中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同时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引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高考方面,国家决意要对统一高考进行改革,而改革的重要基础,就是统筹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自的功能定位。在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将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地设置考试科目。探索外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观察

  从框架到实施

【责任编辑:清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