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信息表明,季建业的落马涉及多名当地富商,或与权钱交易有关。从风光无限的一市之长到身败名裂的阶下囚,如果能近距离观察季建业的官场生涯,这位曾自诩在深夜批阅群众来信,并从不要秘书代笔的季市长,其在任的政绩解决了不少群众的实际问题,也获得了部分人的好评,但长期不受监督的一把手地位无疑为他的个人行事风格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独断专行”、“容不下反对意见”这些习性像恶性肿瘤般在季建业的身上不断扩散蔓延,最终使他滑向权钱死结,导致这位副省级高官的政治生命在56岁时戛然而止。
搞基建 为民生还是为赚钱?
季建业最后一次在北京亮相是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当时他曾向媒体披露:“工作不论多忙,每天深夜都花一个多小时看群众来信,经常到半夜一点多钟。”季还称他规定“市长信箱”5天内必须向来信人回复反馈,不能让“市长信箱”成为糊弄人的花架子。季建业当时自诩,“每一封写给我的群众来信,都是亲自批阅,从不要秘书代笔。”
跟随季多年的资深媒体人邱宁(化名)近日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季的这些言论并非全是在“卖弄”,“在扬州时,季建业喜欢深夜在自己下榻的宾馆里拆阅市民来信,他亲自拆封阅读,甚至不让秘书碰,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到了南京。”
据邱宁回忆,在市民向市长反映的声音里,季最关心住房保障问题。“曾经一封信来自一名家庭贫困的小学生,季建业看到后很快在南京摄山新城解决了孩子的廉租房”,日后这件事被他身边人广为宣扬,也成为不少人当面赞美季的一件美谈。
不过邱宁也发现,季建业似乎并不是对所有的民生问题都能像这样关心——“准确地说,对于‘建设’以外的问题就不太关注”。据他透露,在南京市拆除城西干道并修隧道时,通往江北的江东路也在施工,再加上长江二桥、三桥、四桥和长江隧道都要收费,所以南京长江大桥成了市民们进出市区的主要通道,一时间车满为患,天天堵塞。鉴于二桥、三桥、四桥都不属于政府工程,有人建议市政府在这段特殊时期给长江隧道临时免费(通行15元/次),缓解大桥的拥堵。当时,分管城建和交通的副市长陆冰批准了这个建议,但到了由市长最终拍板决策的时候,季建业把这个方案否了。
后来又有人建议:既然免费不可行,那么请市政府调运公交车,每天上下班时间往返江北和市区,作为临时公车,减少私家车的出行。“结果,陆冰副市长再次批准,而季建业再次否决”。“只花财政的钱而不赚钱,这种事情季建业不干的。”邱宁说。结果去年,南京长江大桥每日爆堵,成为当地市民不忍睹视的一景。
在季建业落马后,他留给南京的两项“遗产”中,雨污分流工程业已停工,而岱山、上坊、花岗、丁家庄四大保障房项目则可能是直接导致季落马的原因。据媒体报道,季建业时期共建有338栋保障房住宅,解决了17000多户家庭的住房问题,不过,季与其妻很可能与保障房开发商存在利益往来。
反腐败 清风气还是拔钉子?
与后来在南京时不同,季建业在扬州任上大搞建设,曾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27岁的扬州人小琳说,她的外公外婆很赞赏季建业,认为没有季建业就没有现在的扬州。在扬州执政期间,季建业大力开展市容改造、开发区建设,扬州成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不过北青报记者在扬州采访时发现,这些漂亮的工程背后仍有可能涉及贪腐问题。已经有媒体报道,上市公司、国内装饰业第一股苏州金螳螂的发迹与季建业在扬州的大兴土木相关联,目前,公司实际控制人、江苏首富朱兴良已经被警方控制4个多月。
此外, 2006年年末,扬州市高调查处了一起违法开发案件,牵出了原规划局局长张杰、原房管局副局长杜葆华等20多人,张、杜后来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2年、6年,此案也受到了当事一方的质疑。北青报记者在扬州接触到了一位当年被查处的处级官员,在该官员眼中,当年季领导下的这场“反腐败”根本就是一次“拔(眼中)钉子”。
据介绍,张杰和杜葆华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从事扬州市的市政规划工作,资历很老。当扬州市在2001年由季建业主政后,两个人开始感到“日子难过了”。
一位扬州官场人士评价张杰“个性鲜明,工作作风泼辣,敢于和领导硬碰硬”。正因如此,张曾多次因规划思路不同,在公开场合当众顶撞季建业。张杰在落马前多个场合也表达过对季建业的嘲讽——“小季不懂(市政规划)”,“而杜葆华曾在‘创建卫生城’活动中质疑过市领导选择的工程方,和当时分管城建工作的一位副市长有过矛盾”。
杜葆华的家人告诉北青报记者,2004年,扬州市开始了文昌苑小区的拆迁安置房建设。杜对一些施工细节提出质疑:“在建造成本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为什么选择用涂料粉饰楼体外墙,而不用质量更好的瓷砖?”但主管此事的副市长与季的关系非常铁,最终文昌苑还是用了涂料。有外贸局知情人向记者透露,该副市长其实是和一名朱姓涂料供应商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