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能否做控烟表率?
时间:2013-08-17
作者:newsman
来源:人民网
  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是控烟行动的一个示范区,领导干部理应成为控烟行动的带头人。然而,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时发现,控烟行动在某些单位及个别人身上“失去作用”,以至于一些办公室“烟雾弥漫”,全面控烟更是举步维艰。   ■■一“烟”难尽:独立办公室成为控烟“盲区”   连日来,记者走访时发现,大部分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都贴有禁烟标识,大部分办公区域也能做到不吸烟,但这些并不能掩盖来自办公大楼各个角落的“烟草味道”。   在武汉市某区政府办公大楼,记者从最高层7楼往下走,几乎每层楼垃圾箱里都有烟头。在6楼两间办公室大门上贴着醒目的“禁止吸烟”标识,而几步路的走道上就有人在吞云吐雾;走到一间大会议室门口,记者就闻到烟草味,通过虚掩的门能看到里面烟雾缭绕;在5楼贴有“禁止吸烟”的门口,两名吸着烟的男士迎面走来。   14日,记者前往上海市政府和市政大厦,大楼门厅、电梯间、会议室等处皆无人吸烟,食堂的柱子上也贴着禁烟标识。然而,在市政府的办公楼的一些楼层,封闭的环境中飘散着隐隐的烟雾。仔细巡查,发现它来自办公楼走廊两端的吸烟点。   在广东省烟草局、广州市烟草局办公楼内,记者看到多个楼道贴有“禁止吸烟,违者罚款50元”的宣传,但在一些办公室,桌上摆着烟灰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独立办公室,还是有人抽烟,而且多为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别人也不好说。”   在北京一部委下属的研究中心,记者推开一位部门领导的独立办公室,一股呛人的烟味扑面而来,桌上一个大的玻璃烟灰缸里满是烟灰和烟头,红色的烟盒就躺在手边的资料上。   ■■一“罚”难求:公务单位控烟遭遇“软执行”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都在创建无烟机关;广州市也向机关单位发出了倡议书,呼吁领导干部带头不在办公环境里吸烟……   然而,根据今年7月的自查,上海区县机关中能做到室内全面禁烟、内部有控烟奖惩制度等各项要求的仅占10%。   “上海市控烟条例实施3年多来,还没有对机关及事业单位开出过一张罚单。”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受访人士分析认为,一些单位控烟遭遇“软执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领导干部自律不够。一些单位领导干部烟瘾较重,其他人也很难监督。机关控烟的最好办法是领导干部带头。领导如果不遵守,又无人监管,其结果可想而知。   二是外部监督无力。一些机关单位设有门禁,控烟志愿者难以进入办公大楼监督。有些机关虽然内部安排了控烟督导员,但多为保安、保洁人员兼职,监督力度有限。   三是行政监管难开展。控烟工作需要政府方面的支持,行政监管不到位,就谈不上外部监督。   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区都难以禁烟,全面的控烟行动更有难度。   ■■一“倡”三叹:控烟是个系统工程   2007年12月,“中国控烟履约高层研讨会”一致通过并签署了“政府以身作则,共创无烟环境”的倡议书,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及百余位专家呼吁,国家机关各部委带头控烟;   2010年3月1日,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同年9月1日,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施行;   2012年5月,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生效;   ……   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庄严承诺“控烟履约”后,个别地方相继立法控烟,开展“无烟”行动。   “控烟是一个系统工程。”武汉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李俊林指出,单靠个别地方“一阵子热情”只能取得局部效果。要想真正做到控烟和文明吸烟,还需要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法律。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院长岳经纶认为,这种情况很大程度受制于利益,在控烟系统中,国家政府部门、烟草公司、控烟机构、地方政府都被烟草行业的巨额利税所“绑架”,导致控烟行动止于利税。“目前,对国家和地方政府而言,我国的控烟行动整体上是一场不情愿的行动。”   业内人士建议,首先,从国民健康考虑,政府应该下定决心摆脱烟草税收依赖。事实表明,与烟草相关的慢性病负担与日俱增,正在抵消或吞噬烟草业带来的经济利润。   其次,要加大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力度,包括对香烟包装、售卖点管制等加以规范和限制,监管机构对此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责任编辑:琦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