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罕见的狂风暴雨和冰雹袭击山西省运城市市区、稷山县等地,造成运城城区多个路段交通瘫痪,狂风还刮倒多棵大树,致使许多轿车毁坏严重。7月以来,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造成湖南、贵州、重庆等地出现干旱。仅湖南省耕地受旱面积就达591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数达45万……近年来,因气象灾害令中小城镇致灾的报道不绝于耳,它们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令人印象深刻。
在日前由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多位专家表示,目前中小城镇已成为防范气象灾害的薄弱地区。他们呼吁,在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应建立中小城镇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将气象评估纳入到城市规划发展和管理的政策框架内。
中小城镇成为气象灾害重灾区
近期,一份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象中心原主任李泽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副主任谌芸等多位专家联合提交给中国科协的调研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份名为《中小城镇气象致灾问题亟待关注》的调研报告中,专家们表示,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中小城镇数量的迅速增加,由于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差、预警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中国的中小城镇已成为防范气象灾害的弱势地区。
专家指出,由于城镇化改变了地面的自然状态,产生的局地大气环流对自净能力不利,加大了极端气象条件产生。气象灾害(包括其次生、衍生灾害)不仅直接给中小城镇居民的财产安全带来损失,而且存在连锁性反应,危及生命线工程,如果灾害处置不当,还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姜彤透露,根据数据统计,从1990年到2012年,中小城镇气象灾害损失在不断增加。2012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3358亿元,其中城市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1766.3亿元。
以2012年湖南省常宁市遭遇的近50年未遇的长期冰冻灾害为例,在持续20多天的冰冻雨雪天气中,50万人受灾、2984人受伤,仅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82亿元;2012年6月发生在四川凉山州宁南县的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死亡失踪41人;2012年2月发生在西藏日喀则聂拉木县的暴雪导致当地房屋、棚圈倒塌、部分牲畜死亡、交通阻断、通信通电中断等,都给当地造成诸多困难。
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端义宏表示,由于中国特殊的季风气候,极端天气事件本身不可避免,在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之际,应该思考采取何种措施既保证城市的发展,又保证受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小。
预警防御机制不健全导致灾害严重
气象灾害本身并不是中国独有。但据姜彤介绍,根据最近一段时间总结出的中国气象灾害新特征,中国气象灾害特征表现为一是频繁发生;二是区域干旱在加剧。“暴雨的日数在增加,中小河流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强度都在增加。由于中小河流和中小城镇紧密联系在一起,暴雨导致的滑坡、泥石流都在增加。同时强台风的个数、强度以及高温日数、雾霾日数也处于上升态势。”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的气象灾害在很大程度上有“人祸”因素。各种预警防御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中小城镇成为气象灾害重灾区。
专家指出,部分中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未经过充分论证,特别是在气象、地质环境等条件不适宜城镇化的地区进行城市建设,这给城市安全埋下重大隐患。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由于气象监测能力不足,在新城镇的人口聚集和气象致灾易发地区,气象雷达、地面和高空观测站观测范围无法覆盖,使得气象部门发布预报和预警难度增大。同时,中小城镇基础、防御设施建造简陋、质量不过关,缺乏防御气象致灾的质量检测和评估,难以经受灾害冲击。
姜彤以一组数据表明中国防灾面临的严峻形势:“目前全国仍有340座城市(占总数53%)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特别是在非农业人口150万人以上的34座特大城市中,仅有7座(占总数21%)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此外,一些新兴的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都严重滞后。”
关口前移科技预防
在李泽椿院士看来,光是灾后民政等部门的应急救灾是不够的,现在应认识到自然灾害在快速城镇化今天的必然性、长期性、频发性、严重性,树立起一个共识的指导思想,帮助中小城镇应对自然灾害。他指出,“应该关口前移,以科技预防为主。”
李泽椿建议,一方面应加强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加强水利防洪设施建设,制定新的工程施工标准;加强城市排水系统改造、整治河道;扩大城市绿化面积,促进土壤对雨水的吸收等。另一方面,应该把气象评估与规划业务纳入到城市规划发展和管理的政策框架之中。“在进行城镇规划过程中,应充分参考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评估意见,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极端天气事件对城市的冲击和影响,避免在不宜城镇化的区域进行城镇建设,并根据气象评估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基础设施防范气象灾害能力的考核和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