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检方公布六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发生在著名民企 包括华为、中兴、比亚迪等
核心提示
近期葛兰素史克案的爆发,成为舆论焦点,除了曝出葛兰素史克公司向医生们大肆行贿的同时,还曝出部分高管大肆收受商业贿赂。那么,深圳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民企,是否也存在公司员工收受商业贿赂的情形?
从昨日深圳市检察机关公布的一组数字看来,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如华为、中兴、比亚迪、创维、茂业等均发生过工作人员收受商业贿赂的案件。民营企业内部的商业贿赂案已成为司法机关打击的新重点。
昨日,记者从深圳市人民检察院获悉,2010年至今,深圳民营企业工作人员有超过120人因收受商业贿赂被审查起诉。发生过同类案件的企业囊括了深圳几乎所有的大型民企,如华为、中兴、比亚迪、创维、茂业等。
数据显示,民营企业的这种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约六成发生在著名的大型民营企业中。而买房成了高级白领收受商业贿赂的重要原因之一。
典型案例:
收受大客户好处费落法网
从案例看来,这些栽在商业贿赂上的民企高管,都是能力出色之辈。
名校毕业并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张某,三十岁出头已成为某高新企业的综合部商务总监,负责公司产品线的材料需求以及向采购部门提出供应商认证申请等工作。2011年年初,该公司在肯尼亚政府援助项目上需采购IBM软件产品,张某利用职权使一家公司成为该项目产品的供应商,先后3次收受其公司大客户经理送给其的好处费共30万元。2012年3月,张某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深圳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考虑到其认罪态度较好,退回全部受贿款并取得了案发企业的谅解,2012年5月,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两年。
80后的姜某鹏,已在某著名的大型民企中担任生产部经理一职,在使用哪些供货商的产品方面有一定的“话语权”。2011年,姜某鹏先后以买房子、投资等为由,向多家供货商索要近150万元,并对相应的供货商提供关照,造成了一些供货存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送货短缺、供货价格虚高等问题。经深圳检察机关提起公诉,2012年8月,姜某鹏被法院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检察官建议:将犯罪记录作为污点列入个人诚信系统
就大型民企工作人员收受商业贿赂的问题,龙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张舒舒告诉记者,这些涉案人员普遍年轻而又具有高学历,非常可惜。
从这类案件的统计情况看来,80后、三十岁左右是比较集中的年龄段,占了总涉案人数的七成以上,他们基本上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有很多还是硕士、海归等,可谓技术型人才,正逐步走上了民企中层管理的岗位。
民营企业人员收受商业贿赂,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发现难。“基本上都依赖于所在公司的报案,群众举报的几乎为零”。
对此,张舒舒检察官建议:“企业、员工,都应提升反商业贿赂的法律意识。有些民营企业员工存有这样一种想法,觉得收点回扣等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被发现或查处了,凭自己的专业技术又可以重新找份工作。我们建议,对于一些有过收受商业贿赂的员工,应将他们的犯罪记录作为污点列入个人诚信系统。只有真正地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对行受贿双方而言才有巨大的震慑力度。”
大型民企商业贿赂案为何高发?
深圳高消费让高级人才沦陷
对于这个问题,张舒舒检察官的答案是,高房价、高消费让一些高级白领冒险。
张舒舒检察官告诉记者,“这些大型民企的管理人员,虽然进入了高级白领的行列,但他们追求一定的生活质量,深圳的高房价、高消费等对他们同样有压力,我们办案中发现,多名涉案人员都是以买房为由而去收受动辄数十万元的商业贿赂。”
制度不规范也是这些高级白领涉嫌的原因。张舒舒说,“一些民营企业,在岗位权限的设置、招投标制度的规范、员工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漏洞,特别是在业务扩张时期,往往又只注重经济效益,造成了一些员工在权力过大的同时又缺少监督与制约,在不良风气的引导下,很容易致使他们随波逐流看见别人收他也收,甚至主动地去暗示、索取。”
对于这个问题,龙岗区人民检察院杜旭东检察官的观点是,因为大企业有力量去清查,所以查出的多,显得相对高发;而小企业却没力量清查,所以发现的少,但受贿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