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月桥御笔被泼墨做拓片,并被涂鸦
转播到腾讯微博
出土地砖被晒后崩裂
近日,几位圆明园爱好者称,包括规月桥的乾隆御笔和文源阁冰裂纹地砖等均遭到“蹂躏”,昨日圆明园管理处相关人员表示,园方此后会加强巡视,并做相应的保护措施。专家建议,倘若还未制定好下一步整治计划,还可以考虑将出土的地砖重新回埋。
“毁了,全毁了。”前日,几位圆明园爱好者称,圆明园去年4月出土的文物,包括规月桥的乾隆御笔和文源阁冰裂纹地砖等均遭到“蹂躏”。
一位中国圆明园学会会员表示,此事确有其事。涉及此事的几处文物,均是2012年4月圆明园为了将西部园区开放而挖掘出土的文物。
中国圆明园学会是成立于1980年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起因于宋庆龄、沈雁冰及建筑、园林、文物等各界人士联名发起的保护圆明园遗址倡议。
规月桥
御笔先后遭遇车祸、泼墨和刻字
这名圆明园学会的会员表示,他是北京一所大学的学生,由于爱好,每周末利用课余时间都会去圆明园查看文物。
他说,自从规月桥的构件在去年12月出土后就一直被摆在湖边,带有乾隆御笔的那块构件多次“受伤”。
规月桥原本是廓然大公西边的一个石座木制的廊桥,桥上有多处乾隆御笔。出土后,其中一个桥体构件上刻有乾隆二十年时御制的廓然大公八景诗的一部分,内容为“拖如玉带曲如钩,上置行廊又似舟。仙术何须倩法善,往来常作广寒游。”落款显示,该诗为甲戌年所题,并盖有乾隆宸翰印章。
5月初,他路过规月桥遗址时,刚好碰到一个骑自行车的小孩路过,将这块构件御笔的落款处剐掉了一块石头。他立刻上前跟就在旁边的孩子的妈妈说,希望她能教育自己的孩子保护文物。
5月底,他路过御笔时发现,御笔被人泼了墨汁,他立刻猜到是有人用御笔做了拓片,便赶忙用手抹了一下,发现墨汁还未干。联想到附近的文源阁也有御笔,他赶忙往文源阁跑。
“可给我抓住了!”他说,有两个穿着衬衫的中年男子果然正在文源阁的御笔处做拓片。这两名男子在他的要求下,回到规月桥清洗御笔上的墨汁,但墨汁已经渗进了石头,有几处怎么洗也洗不掉。
6月11日,他再次路过规月桥的御笔,发现这个构件又有了新情况。
在御笔的下方,有游客用石块在上面横着刻上了“到此一游”四个大字。这次,他自己动手将字迹擦掉了。
记者到现场后发现,刻有御笔的构件和其他规月桥出土的桥体构件堆放在新建起的木桥旁,桥下是湖水。目前,在构件的御笔落款处有一道白色凹进去的磕碰痕迹,“到此一游”字样已经不见,墨汁已经被清理,但仍有墨迹留在石块上。从远处看,这块构件跟别的构件相比,显得“乌突突的”。
文源阁
御笔遭墨泼已多年 文物地砖被掀翻
“已经没法看了”,这名圆明园学会会员说,文源阁的御笔在水塘遗址中,多年中一直被书法爱好者做成拓片,带有御笔的构件已经全黑了。
同样于去年4月出土的文源阁正殿月台处的冰裂纹铺地,情况也不好。他说,刚出土时,由于一直在地下保存,这些地砖形态完好。但出土后,现场一直搁置,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未见有人对其做出更多的处理。如今,冰裂纹地砖在暴晒后已经有多处出现崩裂状况,并且接缝处杂草丛生。
他说,现在的情况很“悲剧”,目前西侧的地面基本上都被掀开了,砖被放在月台西南角。
记者来到现场,被告知“正殿月台”就是眼前的一处满是杂草的土坡。走上土坡后,杂草下面的碎石板出现在了眼前。这些碎石板有些已经碎成小块,少部分石板表明能看到青色的类似“冰裂纹”的样子,但多数石板与普通石块无异,均是土灰色的。
“刚出土时,它们下过雨以后看着特别漂亮,上面都带有冰裂纹图案。”这名学会会员说,这些石块刚出土时跟现在的样子完全不同,很多当时一起来看的圆明园爱好者可以为他作证。
他认为,现在这些石块这样的情况是长期风吹日晒后的结果,此外,长期不管导致杂草丛生等情况也是让冰裂纹地砖破败的原因。
记者看到,一些石板的接缝处虽然有杂草,但是它们有规律地拼接在一起,证明着自己曾经是地砖的身份。
一名圆明园爱好者说,7月1日早上9点左右,他看到因为要除草,工人们直接将保持着出土时的原貌的地砖一块块掀开后放在一边,此后也没有再管它们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