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千阳建设全国最大矮砧苹果基地
时间:2013-03-28
作者:魏巍 王秀芳
来源:网络

  让苹果成致富金果

  ——千阳县实施中央财政支持苹果产业项目纪实

  千阳的土地是有感情、有记忆的。上世纪80年代在这片丰腴的土地上曾孕育过香甜可口的“秦冠”苹果,高峰时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名振大江南北。有红火时也就有失意时,到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经不住市场洗礼,千阳苹果一度全军覆没,只有个别村子还坚守着“苹果梦”。

  不给土地应有的给养,就长不出好果、更生不了黄金。2011年,千阳县破除低产低效发展农业的魔咒,转变观念,以苹果产业为主导产业,扬起果业高产高效发展的风帆。这一年,千阳多方争取到了两批中央财政支持苹果产业项目的资金共1200万元。有了这笔资金的撬动,千阳的土地再次因“苹果梦”而熠熠生辉:土地集约化利用、现代关键技术推广、果园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引领……各种适合果品市场化推广的资源要素在这里充分融合,让千阳农业发展迎来蝶变,千阳人“务全国最好的苹果”的愿景指日可待。

  资金涌向农民最盼处

  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基础薄弱,农民很难从中获得丰盈的生活,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达到6万多人。为了让农业发展创出一片新天地,2011年,千阳县确立了苹果产业的主导地位,举全县之力,支持果业做大做强。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多重要素的推动下,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回归农田,静心务农,培育果树。

  “这是我包的400亩土地!”3月25日,张家塬镇尚家堡村村民张春生骄傲地告诉记者,他想靠这片苹果园,变成一个富裕的农场主。看着肥沃的土地和茁壮的果苗,张春生对生活充满信心。

  张春生原来靠贩木材为生,现在转行务果。这位42岁的农民有自己的主意:“我种的这矮化优质苗是国家无偿提供,竹竿、地膜、水泥柱、钢丝也不用自己掏钱。有这样的支持力度,我相信这片园子5年以后就能有效益!”

  很多农民和张春生一样,刚开始虽然知道务矮砧苹果可以让他们走上发展现代果业的快车道,但因缺少发展资金,“敢想不敢动”。如何让农民去掉心头的顾虑?千阳县领导认为,发展主导产业就要做实发展之基。于是他们利用现代果业项目资金,购买优质苗木、竹竿、地膜、喷药机等基础物资;整合小水利重点县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产业发展资金3500多万元,打机井修果园道路、埋设暗管、安装滴灌管网等,让农民“轻装上阵”,没有负担地在田间挥汗耕耘。

  观明村、双庙村、辉川村位于苹果产业项目规划区内,过去这三个村子的农民务田基本是“靠天吃饭”。2011年8月,一块中央财政现代农业项目的公示牌立在村头,半年时间不到,果园道路全部硬化,田间沟渠修葺一新。在今年冬春连旱的时节,给果园浇水,一个水泵就解了农民之忧。

  “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先行,这也是农民最所盼、最所需,更是财政支农资金投之所向!”千阳县委书记郝晋升说。

  多头补给促企业成长

  发展现代果业最重要的是有龙头企业引领,千阳县在2011年与全球最大的浓缩果汁生产企业陕西海升果业集团结缘,海升落户这里,中央财政支持现代果业项目的福荫就照在这个龙头企业身上。

  千阳县整合果园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关键技术推广、扶贫产业发展项目投资后,海升获得了1100万的农业投入,用于3000多亩果园建设。

  虽然这点钱对于要建万亩国际新技术示范园的海升而言,是杯水车薪,但海升人从中体会到和“说实在话,办实在事”的政府打交道有多幸福。公司总经理王军会告诉记者,千阳县把财政支持项目的钱,用到优质果园的建设上,如同敲鼓敲到鼓心、磨刀磨在刀刃上一样,让他们有动力、有信心在千阳打造苹果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的补贴资金要向主产区、优势产区集中,向企业和专业大户等新兴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千阳县引进海升集团,有突破传统果业发展模式的宏愿;而海升集团在千阳引进的是国外最优质的“矮化自根砧苗木”,务果的是全国最具实力的专家团队,在这里积累了矮砧苹果种植的“中国化经验”。将多头资金补给这样的企业,对千阳而言,起到的是强力推动、示范带动的效果。

  这种强力推动、示范带动的效果在近两年时间内持续“发酵”。海升公司起初只在南寨镇流转了3000亩土地,到目前全县已流转了2万亩土地,建起了矮砧苹果示范园。问农民怕不怕将来苹果卖不出去?农民们并有表现出过分担忧:“有海升公司呢,他们把苹果都卖到全球了,难道我们还愁销吗?”

  科技护航产业更发达

  发展现代果业,有农业基础性投入还不够,让农民真正掌握技术,“务好果,会务果”才是果业产业化的出路。

  多年来,农业技术推广看似一直在搞,但真正让农民领会,并非易事。千阳县一位农技干部告诉记者,他们经常下基层搞技术推广,但很多农民的观念非常传统,总认为自己懂农活,并不爱过多钻研,农田管理方式一直很粗放,不适应现代果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