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村民联名举报村干部在镇政府遭群殴
时间:2012-09-26
作者:
来源:

2011年12月13日,这本该是一个让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镇槐树下村村民激动的日子。

村民们翘首以盼的一天终于到来:武都区检察院反贪局派人来就他们实名举报村干部的经济问题,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并邀请他们一同协助核查账目。几位村民代表步履轻松地迈入安化镇镇政府大门。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噩梦”。

12月16日下午,正当村民代表热情饱满地协助检察院办案人员查账时,一群不速之客突然“闯”进安化镇镇政府办公大楼,对几名村民代表拳脚相向。陷入惊恐的村民代表拨打110求助。但令人惊愕的是,民警赶到现场后,只是简单摄像便随之离去,检察院工作人员“见势不妙”也悄然撤离,被留在现场的只有无助的村民。于是,接二连三的殴打上演了……

不可思议的一幕,真实发生在这个地处祖国大西北的小镇上。

倾尽心力协助查案 不料惹来一场祸端

武都,甘肃省东南边陲,地处秦巴山地。由于四面环山,这里相对封闭,没有火车,更没有飞机。从兰州驱车,经过9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法制文萃报》记者来到了这桩离奇案件的事发地。

打人事件的起因得从2010年说起。

“村干部欺压百姓的历史由来已久”,安化镇槐树下村村民谢全民的开场白很沉重,“十多年来村干部凭借家族黑恶势力,经常对不满的群众进行殴打”。

不仅如此,村里的财务状况更让村民忧心忡忡,包括老谢在内的多位村民都反映,“村干部利用手中职权买卖集体土地、侵占集体财产和国家下拨的惠农资金……”

在这个经济并不富裕的村落里,村民与村干部的矛盾,看似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村民们多次向武都区政府、武都区检察院、武都区政法委等单位举报村干部。但和许多基层举报遭遇的尴尬相同,槐树下村村民的举报材料,也没能逃出石沉大海的命运。

在长时间得不到答复的情况下,村民们无奈地走上了艰难的上访路。

2010年2月15日,一些村民到武都区区委集体上访,区委责成纪检监督部门调查处理此事,村民们仿佛看到了希望。但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经过一番“刨根问底”后,调查人员给出的结论却对村民反映强烈的村里资金、账务问题只字未提。这个结论让很多村民感觉“荒唐可笑”,有村民甚至认为,这是在“隐瞒事实、欺骗群众”。

2011年5月,安化镇槐树下村村民推选杨仲田、马刘甲、谢全民、寇平均等八人为村民代表,继续向上反映问题。几名执著的老汉,来到武都区检察院进行实名举报,并请求检察院立案侦查。

由于村民举报材料里反映“村干部贪污数额巨大”,并且涉及面很广,武都区检察院迟迟未有实质性动作,村民度日如年地等待着……在经过多次询问后,武都区检察院反贪局终于表态,将派人到安化镇政府对槐树下村的账务进行核查。

听到检察院的决定时,谢全民等村民代表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传回了村里。

2011年12月13日如期而至,武都区检察院反贪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安化镇镇政府大院,同时出现在镇政府大院的,还有谢全民、张建华、张荣社、寇平均、李夫明等人,他们是受检察院的邀请前来配合调查工作的。在几个农民看来,这项任务光荣而又神圣。

账务核查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着,几位农民倾尽心力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协助检察人员寻找蛛丝马迹。但谁也没有预料到,一场“劫难”正悄悄逼近他们。

面对暴力行为 执法人员竟袖手旁观

2011年12月16日,即账务核查工作进行到第四天。下午1点半左右,一伙人“闯”进了安化镇政府大院,并熟门熟路地直奔办公楼二楼,将几位村民代表“捉了现行”。

井井有条的核查工作,被突然到访的不速之客喊停了。正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这伙人从进门之时便气焰嚣张,对屋内人员大肆辱骂。当几位村民代表还没缓过神来,为首的张少鹏一声令下“往死里打”,冲上楼的20余人(其余十几人在楼下)的拳头已经砸在了他们身上。

在第一轮殴打中,寇平均和李富民成了首轮被攻击的目标,由于身处位置离门较近,这两位村民代表遭受了更多的拳脚。据谢全民回忆,当时屋内有3名武都区检察院工作人员,但面对近在咫尺的暴行,无一人出面制止。村民没能等来检察院工作人员正义的发声,万般无助之下,村民代表张扬社躲到角落里拨打了110报警。

几分钟后,安化镇派出所3位民警赶到了事发现场,但也许是被眼前的“动作大片”所吸引,民警竟然“忘却”了制止暴力行为的职责。其中一名民警拿着手中的摄像机,对着这出“全武行”拍个不停,而另外两位民警则在不远处与检察院工作员侃起了大山。

不知经过多长时间,针对寇平均和李富民的群殴停止了,在经受了一记记重拳和飞脚后,两位身体瘦弱的老农瘫倒在地。看到事态暂时平息,安化镇派出所民警收起摄像机乘车离去。与此同时,检察院工作人员也撤离了现场。不久后,针对村民代表张荣社和张志文的新一轮殴打开始了……

执法人员的无动于衷助长了不法分子的气焰,在接连殴打了四名村民代表后,这伙穷凶极恶的恶势力仍不肯罢手,他们将目光投向了谢全民。于是,老谢被从办公楼二楼拽了下来,在镇政府大院门口遭受了“私刑”……直到妻子赶到后声嘶力竭地大呼“救命”,这伙人才善罢甘休扬长离去。据目击证人称,当时发生在镇政府大门口的殴打,吸引了几百名群众围观,“连交通都堵了”!

一场肆无忌惮的围殴,在武都区安化镇镇政府院内公然上演,令人错愕的是,不管是民警、检察院工作人员,还是镇政府公职人员,都没有制止眼前血腥的一幕。

施暴者究竟何人?他们为何非要将几名手无寸铁的村民代表“置于死地”?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记者走访了安化镇槐树下村部分村民。从村民反映的情况看,这起暴力事件并非“师出无名”。记者查明,施暴者与村民举报的几名村干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裙带关系”——放出狠话的张少鹏系已故村支书张保全的儿子,张少坚是张保全的侄子,而“积极分子”张海军、张海湖和张文忠则都是村主任张和平的侄子。

据此,事情的来龙去脉呈现出来,也许正是几位村民代表屡屡举报村干部,才导致惹祸上身。

“走过场”式处理令村民欲哭无泪

在这场“劫难”中,几名村民代表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伤势最重的是谢全民。事发后,他被送到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由于全身多处软组织严重损伤,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

记者在住院费用结算单上看到,谢全民住院期间共花费14286.33元,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这笔花销也许是家里一两年的收入。从2011年12月16日入院,到2012年3月12日出院,老谢在病房中躺了整整87天,并度过了一个让他终生难忘的春节。虽然现在他已经康复出院,但腰板儿却不再像原来那样挺拔,走路也慢了几拍……这场劫难成了老谢挥之不去的“梦魇”,每次谈及此事,他都会有些情绪失常,因为在他看来,武都区公安局对施暴者的处罚过于“轻描淡写”。

记者发现,虽然针对此次打人事件,武都区公安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认定了“辱骂”、“撕扯”、“殴打”的情节,但处罚决定书中仍疑点重重。

打人事件发生在2011年12月16日,但武都区公安局一直“拖”到2012年2月21日才作出处罚。如此“细致”的侦办,按理说应该“天衣无缝”,但结果却纰漏百出。

据现场目击证人讲述,当时参与群殴的暴徒至少有30人,但武都区公安局的行政处罚书上却只显示有“十几人”。据此,武都区公安局象征性地对张少坚、张海湖、张海军和张文忠四人,给予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其他参与者并未受到处罚,这其中就包括事件的始作俑者张少鹏。而据多位村民反映,张少坚和张海湖在拘留5天后便被释放,而张海军和张文忠则压根儿就没有被收监。

武都区公安局这种“选择性处罚”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处罚决定是为了匡扶正义,还是为了“走过场”,一个大大的问号摆在人们面前。

疑似“走过场”的还有武都区人民检察院。虽然“声势浩大”的账务核查工作,只开展到第四天就因为暴力事件戛然而止,但这似乎并未影响到检察院得出结论。暴力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即2011年12月19日,武都区检察院迅速作出了不立案通知书。

这份名为“武检局不立[2011]01号”的文件载明,对于控告张保全、张晓鸿、张和平涉嫌有关经济问题一案,“经本院审查中共武都区纪律监察委员会案件材料,未发现张保全、张和平、张晓鸿涉嫌有关犯罪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6条的规定,决定不予立案。”

记者前文已述,武都区纪律监察委员会的这份调查结论,曾引起了槐树下村村民的强烈不满,有村民甚至认为,这份材料是“调查人员伙同镇领导及村干部弄虚作假、编造假账”的证据。但令记者不解的是,这份被村民指摘的调查结论,竟然成了武都区检察院不立案的依据。

在收到武都区检察院不立案通知书后,槐树下村村民曾到陇南市检察院申诉科申诉,但被告知,由于村干部职务太低,不属于市检察院的管辖范围。武都区检察院一纸不立案决定将村民的申诉之路“封死”。

“十三条举报”是祸根儿

一次次的举报,最终催生了一场触目惊心的暴力事件,究竟是哪些“敏感问题”招惹祸端?带着疑惑,记者翻开了槐树下村村民的举报材料——

1、1985年,村集体规划占用原二队农场修建停车场、地毯厂及20多间房屋,时任村支书张保全私自占用了一部分,将剩余房屋和地毯厂对外出租,从1985年至今的20多年间,私自收取停车费及房屋租金共约50万元。

2、2000年修建江武公路时,项目部租用了村民一部分土地作为料场,支付了土地恢复补偿款24万元;修公路占用停车场一部分土地,支付土地补偿款5万元;工程采挖了村里大量沙子,支付了20余万元沙子款。共计50万元左右的款项不知去向。

3、2002年甘肃省慈善总会拨给村里50万元慈善款,帮助住房困难户修建落民新村,部分款项不知去向。

4、2005年修建安化法庭占用我村两亩土地,20余万元土地补偿款不知去向。

5、2000年至今,村干部以多报土地面积,多立农户名额等手段骗取国家退耕还林补偿款……

以上是记者摘录的几条举报信息,从总共13条举报信息来看,槐树下村村民认为,大量村集体土地和村集体资金被少数村干部瓜分殆尽,村民蒙受了重大损失。

记者从一份2111年4月9日下发的《中共陇南市武都区纪委文件关于安化镇槐树下村有关问题的调查结论》中看到,经过调查,武都区纪委认定:镇政府滞留该村(槐树下村)2009年以来退耕还林补助款26.80225万元未发到农户;镇政府将该村2009年至2010两个年度审批的低保104户,369人补助资金18.066万元因村上征地问题,至今未监督发放到户;该村在2005年实施退耕还林规划设计220亩中,村委以村干部家属及个别农户名义虚报38.6亩,四年领取补助款3.5512万元用于村务开支……遗憾的是,这份调查结论只对举报材料反映的部分问题进行了答复,而对群众强烈关心的问题,例如停车场收费和房屋租金、修公路时土地恢复补偿款和沙子款、灾后重建的补偿款和各项生活补助等款项的去向,并未给出答案。

根据武都区纪委这份调查结论的有关要求,2011年5月5日,安化镇政府作出了书面答复,承诺对相应问题予以落实,并按照上级要求,对村主任张和平、村副主任兼文书张晓鸿分别予以免职处理;原村支书张保全已故,不再追究责任。

但据谢全民等村民代表反映,时至今日,村主任张和平和村副主任张晓鸿仍未卸任。不仅如此,武都区纪委调查结论中涉及的几个问题,安化镇政府也未完全落实。这样的结局让槐树下村村民难以接受。

围绕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镇槐树下村的疑雾仍未散去,本报将继续关注。

【责任编辑:newsma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