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年内解决入园难 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
时间:2012-07-22
作者:董雄波
来源:未知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教育部下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注:指2011年至2015年),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农村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0%左右,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

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规划称,“十二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克服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使教育更加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望,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六大指标基本解决“入园难”

根据教育部21日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我国设立六项主要指标,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这些指标分别是:

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农村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0%左右,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

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率达到50%以上,基本实现远程教育班班通,实现县(市)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义务教育阶段新增教师具备高一级学历的比例达到85%以上。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职业学校专业实训基地达标率达到8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毕业生就业率进一步提高,一批学科进入世界前列。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左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以上。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参与率达到40%左右。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85%以上。

难点突破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县(市、区)域内城乡教师、校长交流制度,研究制定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国务院日前公布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凸显了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亮点,也进一步揭示了未来必须突破的难点。

突破一:

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工资待遇同一标准

规划提出,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县(市、区)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校长交流制度,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殷飞认为,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基本解决“有学上”的问题,目前的难题是“上好学”。推进教师、校长轮岗交流,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能够有效打破校际藩篱。

突破二:

异地高考要坚持“小步快走”

规划提出,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研究制定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吴亦明教授认为,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0%,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制定异地高考方案是顺势而为、大势所趋。但在当前各地区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一旦过快放开,很可能引发新一轮“高考移民”,因此异地高考要渐进式改革,坚持“小步快走”。

吴亦明认为,异地高考方案可率先在外来人口较少的地区试点,同时因地制宜出台限制条件。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异地高考可先开放高职教育,使更多“农民工二代”获得在城市发展的一技之长。当然,国家应努力缩小教育资源的地区差距,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大规模“高考移民”。

热点回顾

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根据教育部21日公布的信息,“十一五”以来,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高,有力保障了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实现。

2008年开始,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约1.6亿名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减轻了亿万家庭经济负担。

让所有孩子有学上。

2011年,我国31个省(区、市)全部完成“两基”国家验收。目前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79%,初中毛入学率100.1%,实现了让所有孩子有学上。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为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创造了条件。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

通过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以及对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使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提高。

努力破解“入园难”。

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等8个国家项目以及以县为单位实施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正在快速扩大学前教育资源。2011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2.3%,比2005年提高了20.9个百分点。

完善国家助学体系。

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较为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资助范围不断扩大,标准不断提高。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保障弱势群体平等受教育机会。

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2011年,79.42%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共安排47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1182所。

(稿件均综合新华社、中新网报道) (来源: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