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人士称中国经济放缓 但仍在健康增长轨道上
时间:2012-07-21
作者:董雄波
来源:未知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6%,为3年来首次季度增幅“破八”,引发外界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新华社记者就此走访多位海外人士。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仍在健康的轨道上,而中国政府继续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力图为可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放缓与韧性

中国经济仍可实现软着陆

关注中国经济的国际财经界人士注意到中国经济自身一大“特点”:即在全球经济复苏不振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总能展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并将此称为“韧性”。在外部需求减弱和内部宏观调控大背景下,2011年中国经济仍增长9.2%。

这一“韧性”来源于中国经济较好的基本面和较为宽裕的宏观政策调整空间。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胡光宙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很强,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城市化进程可以支持中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速至少一二十年。

汇丰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席屈宏斌表示,决策者稳增长的决心明确,通胀回落也为进一步政策刺激提供了充裕空间。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反弹至8.5%左右。

评级机构惠誉在最新的报告中维持中国今年8%的经济增长预期不变,下半年预计经济增长8.1%。报告说,虽然第二季度增长迟缓,但中国经济仍可以实现“软着陆”。

降温与转型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可期

转型中的中国经济经历“阵痛”不可避免。

分析人士称,在这一时刻不应为“稳增长”放松转型之力。巴克莱财富亚洲投资策略师黄敬庭说,市场对中国推进经济调整的步伐感到放心,中国仍保持推进结构调整的动力,如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对资本账户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胡光宙表示,目前经济放缓态势与2008年中国面临的挑战有所不同。当时中国为避免经济快速下滑和保就业推出巨额刺激措施,而如今中国政府更加审慎,仍在坚持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应坚定从重速度、重规模向重结构、重质量、重效益、重民生方向转变。

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特谢拉说,中国通过出口和投资创造了经济奇迹,但这一模式不可持续,须转成国内消费拉动增长模式。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和自身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很正常。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