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立三沙市之后,不要停留在行政划分上,而应该实实在在的干出一番事业来。笔者认为,建设三沙市应给足政策,强力建设。针对三沙市可能会受到外来干扰,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等问题,政府可考虑借鉴新疆建设兵团和汶川灾后重建各省对口支援等模式,全力支持海洋资源开发工程,并实行灵活的移民政策和户籍管理以充实海岛人口。
三沙市是中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海上城市。它的发展要像当年建设深圳特区那样做好规划,打造一个岛礁建设的“三沙模式”。为能够及时应对和阻止菲越等国对三沙市的骚扰,三沙市应该有自己的武装警察部队———海洋警备队。加快整合现有海上管理力量步伐,组建海洋警备队在三沙市执法。海洋警备队能大大提高海洋管理力度,即可用亚战争的手段维护南中国海的主权和安全。像陆地城市市民“有问题找警察打110”那样,在三沙市,居民有问题可找海洋警备队打“海上110”。我们的渔民可以在海洋警卫队的保护下,有尊严地到中沙、西沙和南沙群岛及其海域去捕鱼。
目前最紧迫的是要着力解决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要像四川地震灾后重建那样,举全国之力,建设好三沙市岛礁的基础设施和民用设施。三沙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不惜成本。由国家财政出资开发海岛的电力和淡水资源,重点在海岛的风力发电、海浪发电、潮汐发电,海水淡化等工程的开发,改善海岛军民居住的条件。中央可以向经济发达的省市安排任务,如一省负责建设一个岛礁等。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三沙市的岛礁建设工作,市政府要统筹规划,岛上的小学、医院、邮电局、银行、商店、气象台、海洋站、水产站、仓库、发电站等生产和生活设施,要满足战时与民用二种功能。
早有学者建议,建国初期新疆建设兵团做法可以借鉴,派部队屯垦戍边,实现守边疆和发展工农业生产两种功能。今天南海大开发同样需要一支部队脱下军装投入到海岛开发的第一线,参与到填海造陆、海上囤田等开拓海洋空间的工作中来,为祖国的海疆建设再立新功!
实施南海大开发的路径应是渔业先行、旅游伴随、油气紧跟。政府可以把分散的个体渔船和渔民组织起来,把渔民打渔行为赋予维护国家主权的色彩。岛礁旅游资源的开发可同步进行。在油气开发上要形成政府主导,军民联手共同改变目前在南沙“滴油未采、寸气未得”的被动局面。
最后,要实行灵活的移民政策和户籍管理。申请迁入三沙市户口的条件应当放宽,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即可。户籍的成分可以多样化:常在该海域打渔的渔民、在三沙市施工建设的职工、海防军人,也可面向全国的高校大学生及社会有志的青年志愿者。对那些愿意建设三沙、将户口迁至三沙的国民,市政府均要提供优惠政策和待遇。只要政策到位,可以稳步推进海岛移民的战略。▲(作者是广东海洋大学海洋政治与战略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