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降雨仅314毫米;全县60%的大中型水库水位在死水位以下;30余万亩中稻已赤泥或干裂。”7月12日,京山县农办相关负责人对荆楚网记者表示,“桥米之乡”湖北省京山县正在遭受该县有气象记录以来干旱最为严重的一年。
数十万亩农田“喊渴”
“今年上半年降雨仅314毫米,全县11座大中型骨干水库中,除了惠亭、高关、吴岭、石龙水库外,其余7座水库均在死水位以下,小型水库基本干涸。孙桥、杨集等10个乡镇、215个行政村旱情严重。”京山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京山县农业局局长李明佳介绍,全县中稻现已赤泥21万亩、干裂9.8万亩、干死0.8万亩、无水改种1.98万亩;旱作物受旱面积12万亩、花卉苗木受旱3.8万亩、油茶受旱2.1万亩。全县人畜饮水困难人口达3.1万,大牲畜7499头,涉及100多个村。
桥米核心产区农田无水插秧
孙桥镇是京山的桥米之乡,今年,属于桥米核心产区的孙桥镇蒋家大堰村旱情尤为严重,全村中稻田4500亩出现干裂、赤泥现象。
村民许国平有11亩中稻田,栽了8亩,还有3亩因为无水,栽了晚稻。许国平说:“这晚稻秧苗都下了好些天了,可现在还是无水。”
村民尹作义正在水改旱的田里种芝麻。尹作义的16亩中稻田,由于无水改种了4.5亩芝麻。“请悬耕机花了300元,买芝麻种子花了42元,不能看着这些田就这样荒废啊!”尹作义说,面对干旱,村民都在想办法改种补种。
同样在田里劳动的68岁村民郝志祥有5亩中稻田,一亩也没有栽下去,全改种了芝麻。他一边在地里播撒芝麻,一边对记者说:“这是天灾啊,也怪不了谁,希望来年政府能支持村里多修几口堰塘。”
与孙桥镇相邻杨集镇也是旱情较为严重的乡镇,自2010年以来,该镇三年连旱,全镇蓄水量几乎成为历史最低点,出现了堰塘干涸、泉眼枯竭等情况。该镇花石岩村全村500亩水田,只栽了17亩水稻,其它全部无奈改种了玉米。
全县积极抗旱自救
旱情发生后,该县积极组织抗旱自救,一边采取水田改旱田,减少农业损失。一边采取打机井、用车送水的方式,确保人畜饮水。
截至7月上旬,该县已组织9万多个抗旱劳力、投入6635万抗旱资金用于解决人畜饮水、建水窖、打水井和新建、维修抗旱设施等。对饮水特别困难的地方,按人平50元给予补贴。每打一口水窖,给予1000元补贴。对于打井取水的,按3000至6000元标准进行补贴,并直补到户,目前全县已打水井1598口。
京山县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旱情还在继续,但全县抗旱夺取胜利的信心在增加,京山县各地干群正在开展打赢一场战胜“旱魔”的攻坚战、持久战。(记者郭瑶、通迅员黄小明、曾佩文)(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