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县大火备受关注 期待披露更多细节
时间:2012-07-06
作者:董雄波
来源:未知

  6月30日16时许,天津蓟县县城莱德商厦发生火灾。据新华社7月1日消息,截至事发当日23时,初步确认10人死亡,16人受伤。中新社7月4日报道,通过技术手段,10名遇难者的身份已确认,为“9名商厦工作人员,1名为顾客,事故中无人员失踪”。

  到目前为止,公众在互联网上对此次大火,关注与议论不少,但可供了解事故详细情况的权威信息却惜字如金。梳理现有为数不多对这场大火的媒体报道,以及网友上传的部分手机视频,火灾现场情况之严重可见一斑。逝者已去,关于火灾原因尚待官方说法,可以检索到的则是,外地消防部门鉴于蓟县大火的教训,正对辖区内消防安全进行大检查。而7月3日,事发地蓟县也针对全城各商户开展了专项“消防安全大检查”。

  现有报道中提及的火灾原因,包括直接原因“可能是空调室外机超负荷工作,引起燃烧”,以及消防设施不善、救援不力等后续问题。一栋较老旧的建筑,经翻修加盖,因商业经营而寸土寸金,有商户反映,“为最大限度赚取租金,经营者擅自改变商厦结构”。包括逃生楼梯没有明显标示、消防通道不畅等安全隐患,是如何在平日经受得住屡次消防安全检查的,这样的发问虽然后知后觉,却实是锥心之痛。平日的各种漫不经心与缺乏责任感,都会因此付出生命、财产的巨大代价。媒体报道显示,火情发生后,驻地距离事发现场仅1.2公里、“步行只需十分钟”的蓟县消防大队渔阳中队,在大约20分钟后才赶到。并且“由于消火栓水压不够,耽误了一些时间”。此种消防应急能力,显然亦不足以应对如此突发的情况。

  火灾发生后,大厦西南的卷帘门被拉下,仅剩西门可以逃生,据当地商户介绍,警方曾对当地人表示卷帘门是因火灾而“自动落下”,但这一说法却受到民众普遍质疑。因为此次火灾,引发网络关注的另一焦点便在于,有多位目击者称商厦内大量人员被困,与疏散不力、商场封锁大门有关——火灾发生时,商场一楼的卷帘门被拉下,“导致许多跑到一楼的人被困”,而其原因据称是“有经理担心顾客不给钱就跑了,于是拉下了卷帘门”。如果此说最终被查实,大难临头,在财物与顾客生命之间的选择,显然将是一场会令公众观感不适的人性纠结,而涉事人员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内心煎熬,以及责任追究。而围绕此一关键细节,在民间说法与警方表述之间的差异,让人尤其欲急切获知,关于此次火灾更多更详尽的情况。

  事发至今,已逾7日,但公众对于火灾的相关情况却知之甚少。7月1日晚间,人民网官方认证微博刊发消息,“6·30火灾发生已24小时,仍有部分家属未找到亲人”,当人民网记者欲与不知亲人下落的家属接触时却“被跟踪”,“当地群众对火灾事故的伤亡人数存疑”。中新社7月1日也有消息称,“仍有家属尚不知其遭遇火灾的亲人下落”。可以梳理出的信息中,6月30日是个周末,事发莱德商厦系当地最大的商场,而且事发时商厦在做促销活动,商场内购物休闲群众较多。不止一位目击者曾向《新京报》记者反映,当时3层以上的被困者,有很多人选择跳楼逃生,“场面惨不忍睹”(《新京报》7月1日报道)。

  身处互联网极度发达的当下,一场备受各方关注的大火,却面临权威信息匮乏的窘境,当地职能部门显然难辞其咎。6月30日事发至今,惜字如金的简讯式报道,伤亡人数及救治情况,更是存在长达数天的信息空白。面对网络上传播甚广的各种说法,蓟县方面始终没有给出回应,绝非明智的做法。因为越是躲躲闪闪、语焉不详,尤其是涉嫌对媒体采访权设置人为障碍等,对于真相澄清、民心平抚,都将有百害而无一利。谣言止于公开,越是在信息传播与流通不甚顺畅的氛围,各种猜忌才会甚嚣尘上。公众对于起火原因、日常消防管理、商厦是否存在火灾隐患以及警力出动现场救援等情况,拥有合乎情理、法理的知情权利,也必须给予充分尊重。

  逝者何以安息,生者如何求得慰藉,2010年上海“11·15”大火的惨痛,至今无法从公众的记忆中消退。蓟县大火留给人们的模糊印象,需要尽最大的可能予以改观,火灾情况需要更彻底、更坦诚的信息公开,此为涉事地方政府部门面临的一次考验。而对灾难事故的后续调查与责任追究,也亟待司法部门的权威介入,还逝者以说法,给公众以真相。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