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
“牛娃娃”,是武威群众对焦三牛和他的同学们——这个“三牛群体”的称呼。
在武威,经常会听到领导干部强调要像对待“国宝”一样对待人才的论述。武威市委、市政府除了在政策上为选才用才开绿灯之外,在生活上也是关爱有加。当地看来,最近的大动作就是为这些“国宝”们建“熊猫公寓”。
建设“熊猫公寓”,还有个小插曲。当时确定建公寓后,周边的群众非常不满,有的说,在我们住的地方养熊猫,到时候肯定臭死了,咋生活嘛!听完工作人员的解释,群众立刻转怒为喜:“那些‘牛娃娃’们可比熊猫还金贵,是得给他们盖房子,赶紧盖好住进来,让咱的娃也沾沾他们的才气儿,没准也能考上清华哩!”
甘肃省武威市地处西北,是典型的内陆型干旱气候,雨水贵如油。而6月23日下午举行《三牛风波》武威首发仪式时,却突然下起雨来。
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说,这是对《三牛风波》发布的最大祝贺,更是对扎根武威、奉献武威的以焦三牛为代表的选调生及其他青年才俊们的感谢和鼓励。
2012年1月,1989年出生、工作仅半年的清华大学选调生焦三牛,被破格选拔为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副县级。网上质疑其是“火箭干部”。这样的年纪,这样的职位,引起社会广泛质疑,毫不奇怪。
如今半年时间过去,随着媒体的不断求证,以及这部展现焦三牛和他的同学们真实状况的报告文学《三牛风波》的出版,使“焦三牛事件”逐渐平息。但是焦三牛和他的同学们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他们在武威干得怎样?当地人怎么看他们?他们如何设计自己的未来?种种疑问,依然让人们难以释怀。
焦三牛和公选提拔的同学,在基层和机关两头跑
刚工作半年多,当上了武威外侨办副主任的焦三牛基层工作经验仍然缺乏,市委让他继续留在乡镇基层挂职锻炼一年半。焦三牛也很乐意留在清水乡工作,经常跑到农田里,了解一下蔬菜长势;到“包村”的农民家里了解情况,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此外,他还组织运营政策信息搜集小组为群众服务。
除了乡里的琐碎工作,他现在也开始接手外侨办的一些日常事务,特别是外资项目的洽谈与落地。“三牛厉害着哩,英语专业八级,和外国人聊天比用汉语还流利。外国人谈完项目都向三牛伸大拇哥。”一位武威的干部佩服地说,咱不懂英语,外国人骂咱,没准咱还笑呢,现在有三牛了,不怕啦!
据这位干部说,今年7月,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经过武威,为了宣传武威,焦三牛熬了一个通宵,愣是把宣传标语及武威风土人情的资料翻译完了。第二天一早,他又赶到乡里上班。
有一位姑娘,同样放弃了北京高薪工作,来到武威,从一名基层检察院干事做起。在外人眼里,她有些任性、有些疯狂。她就是成功公选为武威市安监局副局长的选调生蔡程程,清华大学法学硕士,现挂职于凉州区金羊镇,任党委副书记、副镇长。
她的工作和焦三牛一样,同样是两头跑。作为一个城市来的女孩子,对于基层工作,她十分感慨。她说,乡镇工作对自己来说是实现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让自己开始对基层、对百姓有了理性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从而对群众产生了感情、有了更强的责任感。
压力还是来自工作,更努力才能赢得“大拇哥”
面对社会舆论对其公选为副县级干部的质疑,焦三牛说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压力,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是靠自己的实力获得武威人民认可的,而且赶上了武威“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机遇。
焦三牛觉得大部分压力还是来自工作。一方面对于基层来说,他虽然来自农村,在武威和基层群众沟通就像在家乡与乡亲们打交道一样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但毕竟自己刚出校门,对基层了解还不够深。
在基层工作,不是出几个规划、发几个通知就能把问题解决的,更需要去做一些更具体、更细致的工作。比如架设电线,电线杆埋在哪家地上,就需要提前做群众工作,防止出现纠纷影响工作进度。
另一方面,提拔为副县级职位之后,在领导参与分管的工作上,焦三牛还是感觉有一些经验的不足。做科员的时候,他在乡里干的是具体工作,而现在成为外侨办副主任之后,更要有统揽全局的视野和能力。
现在的焦三牛,身兼数职,武威市外侨办副主任、凉州区清水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这让他感到压力倍增,但他说压力就是动力。只有更加努力,才能赢得武威人民的“大拇哥”。
焦三牛因为公选成功而出名,而比焦三牛早一年来武威的师兄康石, 却因公选落榜而受到关注。康石现在是武威市凉州区清水乡乡长,很珍惜目前的岗位。他说,公选没有当上副县级不遗憾,因为那几天自己一直在乡里处理信访问题,作为乡长,不能因为参加选拔考试而耽误乡亲们的事,那样即便考上了也不会心安。
在基层工作了近两年,康石最大的感受就是工作很具体、很繁琐,但也特别锻炼人。他总结出了“五颗心”基层工作法:要有虚心,向群众、向领导同事请教;要有诚心,真诚对待每一个人;要有热心,认真做好上级领导交代的每一项工作;要有恒心,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怕“坚持”两个字;要有信心,坚信自己能够做好基层工作。
以前愁引不到人才,现在怕别人把人才挖走
“焦三牛事件”被媒体热炒后,武威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把各级干部和青年对“三牛风波”的关注转移到如何学习“三牛精神”、放大“三牛效应”、推动武威跨越发展上来。
在中央肯定了武威“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做法后,今年甘肃省委组织部再次从清华引进定向选调生20多名,比前两年的总和还要多。通过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途径进入甘肃、进入武威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也比之前多了不少。
让火荣贵想不到的是,在他号召大家放大“三牛效应”,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甘肃其他地市却打起了挖武威人才的主意。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博士罗开双就是其中一位。他从本科到博士读了11年,学的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参加选调来武威之前,就已经是拥有3项专利的材料工程专家。火荣贵把罗开双当宝贝,一心一意想把他培养成专家型干部。
同样,酒泉钢铁集团公司也把罗开双当宝贝,尤其是在听说他的研究领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低合金钢方向时,集团公司董事长瞪大眼睛看了罗开双半天,然后对火荣贵说,你把这个小伙子给我吧!火荣贵紧张了,说那怎么成,小罗可是我们武威的宝贝,不是想拿就拿的。为此,俩人差点吵起来,最后,罗开双还是被酒泉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硬是塞进车里带走了。罗开双以为武威不要他了,很是伤心,参观完酒泉钢铁集团,他给火荣贵发短信说,酒钢科技实力很强,但还是想回武威。火荣贵看到短信乐了,第二天就派车把罗开双接了回来。
“以前是愁引不到人才,现在还得防止别人把我们刚引进的人才挖走,很有压力。”火荣贵调侃地说。
“三牛效应”还体现在招商引资上。据武威当地的干部讲,“三牛事件”澄清之后,有不少焦三牛家乡——山西的企业来到武威洽谈投资项目。作为“三牛群体”一员的康石曾协助市里引进了武威第一个过百亿元的大项目,这让武威的领导和当地群众对他更加刮目相看。现在,康石除了具体负责已落地项目的配套建设外,还正在与国内某大型连锁超市洽谈落地武威事宜。
武威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汉武帝为表彰霍去病平定匈奴的功绩,特设“武威”地名一处,并建武威郡。昔日的辉煌让人神往,而现在,武威正在为脱贫致富而努力。“不拘一格用人才,无中生有抓项目”是武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其实,只要有能力甘于奉献,谁想加入到“三牛群体”中,武威都举双手欢迎。
链接
《三牛风波》读者座谈会在武威举行
《三牛风波》读者座谈会日前在甘肃武威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三牛风波》作者何建明出席并讲述该书的创作过程及感受。
何建明说,《三牛风波》是在深入甘肃武威调查求证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报告文学作品。该作品主要展现了一批清华学子和有志于加快西部发展的青年才俊在武威的工作情况以及他们经历的一次公选的过程,讲述了武威市委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大胆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同时也用事实说明了焦三牛的资格条件和录用程序完全符合公选规定。
据了解,武威去年全国公选干部31人,其中包括博士10名、硕士9名,来自北京、山东等外省份及甘肃本省其他市州干部1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