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在全国两会上。资料图片
【彭清华简历】
现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香港扮演的角色如何更丰富?
经过十五年,香港和内地的紧密联系已经渗透到香港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日常交流的语言到内地供港的食品,还有内地来港的学生和游客,香港人持有的人民币债券,以及来港上市的内地企业等。
香港贸发局首席经济师梁万国说,内地对香港如此重要,当全世界都把注意力放在中国的时候,香港如果不优先发展跟内地的经贸关系,“我们也太笨了”。
随着合作的加深,香港也在影响内地,从观念到国际化视野。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国际市场经验,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在启发和帮助内地企业。
香港先进的民生经验,也有着与内地无限合作的可能。
在未来,香港和内地如何更好地互利合作?香港怎样用自己的经验为内地服务,并从合作中寻找自己的发展途径?内地又该如何学习香港,利用香港的优势?
其实,内地和香港应是互为镜像,能从对方的发展经验中找到自己更多的发展潜力。
香港扮演角色更加多样
记者:回归15年来,“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经济保持了巨大活力。前不久,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香港继续蝉联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首位。你如何看待现在香港经济的现状?
彭清华:15年来,香港特区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有几个现象很能说明问题。一个是,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刊登题为《香港之死》的封面文章,预言回归后香港将日渐衰落;回归10年后,还是《财富》杂志,在2007年发表了题为《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承当年的预言完全错误。
二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被国际投机势力列为狙击对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香港却成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资金的避风港,美国《时代》杂志还创立了Nylonkong(纽伦港,即纽约、伦敦、香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这个新名词。
三是,上次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经济连续五六年处于低迷状态,而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香港经济不过一年多就走出低谷,实现强劲复苏,应对经济风险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明显增强。
记者:香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有人把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举措形容为“送大礼”,对此你怎么看?
彭清华:“送大礼”的说法反映了香港人对中央政府“挺港”、“惠港”措施的赞誉之情,但这些政策措施不能简单地看作单方面的“送礼”,它既是香港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副主席在参加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联组讨论时说过,推进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既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国两制”的制度设计所蕴涵的,能够同时造福内地和港澳的一种内在动力和独特优势。
近年来,内地与香港的合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与以前偏重于引进资金和项目相比,现在,内地省市到香港招商,考察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多了,开展人才引进与培训的多了,联合进行海外推介的多了,利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多了。
这说明,在内地的发展中,香港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多了,扮演的角色更加丰富多彩了。
记者:你如何看待两地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发展趋势?
彭清华:两地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地合作的领域和内涵进一步深化拓展,从经贸领域拓展到科技、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格局,合作的重点是以金融等为主的高端服务业。
二是,区域合作更加紧密,香港作为亚洲重要的国际都会,将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分工合作,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三是,两地企业联合“走出去”,通过优势互补,以联合投资、联合投标、联合承揽项目等方式加强合作,提高两地企业的竞争力,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矛盾和摩擦不是主流”
记者:前段时间,在两地往来中出现了个别摩擦现象,比如内地小童在地铁上进食,个别学者发表情绪化言论,“双非”孕妇赴港产子等问题,引起两地民众的广泛关注。对此,你怎么看?
彭清华: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客观原因,不必大惊小怪。两地有着不同的历史境遇、文化氛围、社会制度、法律制度和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发展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本地人和外地人在某些问题上产生一些矛盾,这是很多地方在不同时期都存在的现象。
去年,内地访港旅客已达2810万人次,相当于香港常住人口的4倍。如此大规模的人员往来,有一些摩擦在所难免。这些矛盾和摩擦,决不是两地交往的主流。
记者:解决这些问题,你有怎样的建议?
彭清华: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是要正确看待和尊重彼此差异,相互体谅,相互尊重。
二是,要理性做好疏导工作。对一些偶发事件要客观解读,不要意气用事,火上浇油,甚至因噎废食。
三是,要完善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譬如,因个别香港导游强迫内地游客购物引发争执后,两地旅游主管部门搭建联合规管机制,使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又如,特区政府与广东省就防治内地孕妇“冲关”赴港分娩进行商谈,联合采取了一些措施,这种现象已初步得到遏制。
“两地深化交流是大势所趋”
记者:你对香港和内地的交流有怎样直观的感受?
彭清华:两地深化交流合作是大势所趋。记得回归前,我曾到过香港,那时商场的营业员、出租车司机普遍不懂普通话,内地人到香港,外出观光、购物都很不方便。
现在,大多数营业员、出租车司机会讲普通话,内地也有不少年轻人会听或会讲广东话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回归以来,两地人员往来更加密切,各个方面和交流日益增强。
每当香港经济民生遇到严重困难,中央政府和内地民众都及时相助;内地同胞遇到严重自然灾害时,香港市民都慷慨解囊,奉献爱心。
因此,不能因两地交往中发生一些个别事件去夸大矛盾,否定两地合作交流的巨大成果。
记者:现在,香港同胞正在庆祝回归15周年,作为中联办主任,您对香港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
彭清华: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主席接见港澳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时,殷切希望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这四句话是总要求,是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办好香港的事情、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要义所在。
■ 相关新闻
自由贸易协议带动两地商机
2004年,开始实施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是一项重要的自由贸易协议,为内地、香港和外地投资者带来了新商机。
《安排》向符合原产地标准的香港原产货物实施零关税优惠,多个服务业进入内地市场给予优惠待遇。
2004年至2010年间,《安排》共有7个补充协议。目前,香港共有44个类别的服务提供者可享优惠待遇进入内地市场。
□新京报首席记者 张寒 香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