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唐家岭。(2011年8月4日摄)图/CFP
过去的唐家岭。(2009年11月17日摄)图/本报记者周民
□开栏语
五年,放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倏忽即逝的短短一部分;而五年,对于我们却经历了太多太多。城市改变了模样,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载入了史册,PM2.5进入了政府治理范畴,植绿也成为北京大刀阔斧的举措……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过去的五年日新月异,而她的未来,注定更加美好。
6月的天,雷阵雨时不时来袭。曾经害怕一下大雨道路便水流成河的唐家岭村村民,如今却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蚁穴”已成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
这里曾是北京西北五环外的一个小村庄,随着北京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这座与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关村软件园几乎一路之隔的村庄,聚集了5万以上的外来人口,而本地人口仅3000人。
人来了,消费被激活了,唐家岭的村民们曾为此欢喜,家家搭起更多的房屋出租,光靠租房生活来源就够了。在村里卖个早餐,客源完全不用担心,村里人收入增加了。
然而,楼与楼越离越近,道路越来越窄,垃圾越来越多,水电供应能力越来越不足,如果发生火灾,消防车都不能进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逐步暴露,村民们不无担忧:发生火灾怎么办?村里的老支书屈富回忆说,供水管道和供电系统都是超负荷运转,随时可能崩溃。
他回忆时,还忍不住摇头:村里犹如混乱的集镇,十多条公交线路穿村而过,无数小门脸充斥在窄路左右,违章建筑“肩并肩手握手”;道路、下水管线严重老化,地面污水横流,垃圾随处可见;村中租住的人口鱼龙混杂,盗抢等刑事案件有时候一天要发生好几十起。
2010年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的出版,让“蚁族”和“唐家岭”频繁进入公众视野。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走进唐家岭,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多次踏足唐家岭,最终将唐家岭确定为城乡接合部重点村,列入改造名单。
将百姓利益放在首位,拆迁工作终于赢得了百姓支持。2010年5月9日,唐家岭村宅基地搬迁腾退工作正式启动。2010年12月18日,唐家岭地区1153个旧村宅基地院落全部完成腾退。
这个月起,唐家岭村回迁安置房的村民们,将陆续领取钥匙住进新楼房。屈富说,村里实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民将拥有薪金、股金、保障金和租金“四金”。村民的安置房除自住外,还能空出一些房屋出租;村里安置部分人就业,村民能拿工资;村集体产业用地收入,将按照股份分红;此外,村民还能领取社会保障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