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书记称城市布局以人为本 专家建议不提中心
时间:2012-06-18
作者:
来源:

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研究专家研讨会

万庆良:城市布局要以人为本

陈建华:打造滨江滨海一体城市

陈建华:打造滨江滨海一体城市

城市功能新布局·专家研讨

众多专家为广州城市功能布局支招,万庆良、陈建华现场听取,有专家提出:广州不应提更多“中心”了

未来广州的功能应该怎样布局?在昨日下午举行的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研究专家研讨会上,众多顶级规划专家为广州“支招”。北京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别提出了三份不同的城市功能布局研究报告。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市长陈建华现场听取了专家建议。

三家单位及众多专家均认为,广州应该走多核心战略和新城战略,同时应该重视广州除了重视与佛山的关系之外,应将长期忽略的同东莞的关系重视起来,构建广佛莞都市圈。

万庆良:城市布局要以人为本

“看一座城市,不能只看它的规模大小、人口多少、历史长短等这些表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看它的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看它对人才、资源、资本等各种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要素的吸引力,”对于“广州究竟是应该是一座什么城市”的问题,市委书记万庆良认为需要认真研究。

万庆良强调,在城市布局中,应把握“三项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原则”。要把人的需求作为城市功能布局研究的核心,根据人的需求、人的期望、人的发展趋势来谋划城市发展,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

二是“错位发展原则”。“一二三”空间布局共六个组团要充分发挥每个区域的独特历史渊源、人文传统和资源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坚持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处在珠三角交会点上,要把广州与周边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来谋划广州的城市功能布局。

三是“吸纳原则”,充分吸纳周边、全国甚至世界的先进技术、资源、人才等,不断提升广州的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

陈建华:打造滨江滨海一体城市

市长陈建华说,广州作为五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布局。现在,广州要进行新一轮的城市功能布局规划,不能脱离国家对广州的定位,要紧紧围绕“广州要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将广州建成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设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开展功能布局。

他要求,新一轮的规划充分挖掘、发挥广州山、水、江、海一体的自然优势和自古滨海的历史文化优势,明确广州的重点发展方向,把广州打造成真正的滨江、滨海一体城市;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经验和以往规划的教训,通过规划将城市配套功能向各功能区扩散;与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尤其是广佛肇经济圈建设相适应,引领珠三角,服务珠三角,打造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报告挑刺

广州城市形象不清晰

社科院的研究成果则指出,广州城市功能布局问题凸显,中心城区人口与设施过于集中,功能疏解压力巨大;外围地区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组团之间联系弱,未形成系统的空间体系;同时,中心城区功能分区不清晰,功能混杂,交通设施整合力度弱,随着交通机动化,带来的交通压力逐渐增大。而功能的拓展又侵蚀了生态环境。白云山、珠江生态廊道逐渐被蚕食,降低了城市宜居性;同时城市培育新兴职能所需的空间捉襟见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极低。

另外,广州文化特色挖掘不足,城市形象不清晰。成果指出,虽然广州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领域创新不足,未发挥出对城市凝聚力培育的引领作用。

广州“中调”未到位

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指出,广州的“中调”未到位,而“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的十字方针并没有解决广州核心区和外围区的关系,使得“中调”无法实现,难以支撑广州整体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则指出,广州老城区密度持续提高,城市空间拓展缺乏坚定性,多级主体竞相发展削弱城市对空间资源的有效控制,缺乏控制和预留,重点地区未能实现规划意图,空港周边地区既有城市产业园区,也有镇产业园区、村产业园区。

报告支招

都会区范围缩小为六区

针对广州的劣势,社科院指出广州应进行区域发展战略、多核心战略、新城战略和区域空间协调、管治战略。其研究成果提出了“123”的有机整体框架,即:一个都会区,二个新城(东部新城、南沙新城),三个副中心(花都副中心、从化副中心、增城副中心)。

社科院提出,广州应缩小都会区范围,范围限于荔湾、越秀、海珠、天河区,绕城高速以南的白云区,沙湾水道以北的番禺区。向西增强与佛山市联系。扩大南沙新城范围为沙湾水道以南地区。扩大东部山水新城范围,将囊括黄埔区、萝岗、新塘、增城开发区、朱村和中新镇纳入东部新城。

三甲医院和重点中学外迁

在医疗和教育资源方面,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建议将广州的海运技工类学校搬迁至南沙滨海新城;科技智慧类学校搬迁至东部山水新城;劳动密集类学校搬迁至花都副中心。三甲医院、重点高中则向外围迁移:在新城和副中心设立分院分校。南沙滨海新城承接都会区的大型商业中心和特色商贸市场的转移,承接都会区造船基地的转移。

构建广佛莞都市圈

在整体格局方面,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强调保护城市发展的基本生态底线,维护和强化“山、水、城、田、海”的生态景观特色,由城市“云山珠水”向区域“背山面海、山水交融”延续的山水生态格局。同时,建立三大城市智慧控制中心:都会核心、智慧硅谷、湾区中枢。

社科院建议,从区域视角出发,构建广佛莞都市圈,与港澳珠深形成大珠三角城市群南北两极,促进城市网络化发展,发挥广州在中国南部城市网络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广州老城区建设要与佛山城区建设相结合,新城区建设要考虑与东莞、大广州都市圈及穗港澳大都市发展相结合。

专家建言

王一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广州建什么中心要想清楚

“广州不应提更多的中心了。”王一鸣说:提十个,五十个又有什么意义?上海原来是四个,现在只保留了两个。因此,广州建什么中心,下一步必须研究清楚。

另外,王一鸣指出,广州必须弄清楚,其发展的战略方向在哪里?是向东还是向南?“我觉得应该向南。”是改造老中心地区还是暂时搁置旧城改造,再建一个新中心?是整个中心南移还是像天津滨海新区那样再造一个新城?这些都是下一步要研究的。

陈晓丽:建设部原总规划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

广州要把金融做起来

陈晓丽指出,广州在定位时起点要高,眼光要高。“能否提南方的中心?”她建议,广州把金融做起来,服务整个南方地区。

“我认为广州应该做内功,不能说一个开发区搞了就算了,要加强软件的建设,人才引进,进行升级换代,弥补不足。”她建议,应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分专题再往下做一做。不用落在很具体的城市设计上,先要明白大的方向。

王如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

应由拓展型向优化型发展

王如松指出,要进行城市功能布局的研究,首先要对其生态基础进行研究。“能够支持未来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能够承受多少经济发展能力?有多少资源?有多少市场?”他表示,目前,城市的发展已由工业文化向生态文明过渡,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和智慧经济过渡。而广州之前所提的“东进西联南拓北优”都是拓展型的发展,目前应由拓展型向优化型发展。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