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魂”,“汾酒”当之无愧
时间:2012-06-11
作者:甘闫君
来源:中国网

      

——访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

        步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白酒——这个传承千载的中华传统产业瑰宝,正向我们展现出绚丽的曙光:

产业在整合中开始走向“集中”,“中国白酒”整体品牌意识日渐觉醒,一个以“振兴国酒”为宗旨、以“诚信与创新、变革与开放、责任与担当、激情与梦想”为核心内涵的“中国酒魂时代”,正悄然被开启……

“没有酒魂,就没有中国的诗魂、画魂、书魂乃至军魂。”一位国学大师曾经这样讲。纵观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史,自古就与酒结下不解之缘。

但是,什么是中国的“酒魂”?“中国酒魂”究竟在哪里?如何铸就“中国酒魂”?一直是一个缺乏深度思考甚至被忽略的话题。

“酒魂”的缺失,导致白酒业多少年来“肤浅文化”、“浮躁文化”、“伪文化”盛行,中国的“酒文化”被随心所欲的概念炒作所绑架,各种“文化乱象”、“文化乱局”层出不穷。

今天,白酒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中国白酒”已开始叩响国际酒类市场竞争的大门。寻找和铸就“中国酒魂”、开创“中国酒魂时代”,成为当今和未来发展的“时代呼唤”。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拥有“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巨大先天资源优势的“清香汾酒”,凭借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勇气和责任,在回归“王者大位”的迅猛崛起中,率先肩负起铸就“中国酒魂”、开创“中国酒魂时代”的神圣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她为“振兴国酒”而豪迈展现的“诚信与创新、变革与开放、责任与担当、激情与梦想”,不仅难能可贵,而且极富行业战略启示意义!

铸就“中国酒魂” 汾酒“价值归来”

汾酒的诞生地——山西汾阳杏花村,是我国蒸馏白酒的发源地。汾酒的酿造历史,堪称一部脉络清晰的中华民族酿酒史。

“汾酒”,在其发展历史上,曾经创造过白酒10个“行业第一”。

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汾酒”产销量占据全国名酒一半以上,曾经连续五年荣膺全国食品饮料行业利税第一名,被业界誉为“汾老大”。

1998年,受山西文水县“毒液案”无辜牵连,加之此后自降身价走“低端路线”、定位“老百姓喝得起的名酒”等诸多内外部因素影响,“汾酒”的行业地位逐年下降。到2009年,汾酒集团尽管雄风犹在,但全国排名已降至行业第六。

就在这一年的年底,“汾酒”新一届领导集体正式接掌“航舵”,以前所未有的拼搏进取、奋勇开拓精神、以一系列极富前瞻意识的战略性引领,带领汾酒集团成功实现了2010年品牌形象与企业绩效的旗鼓重振、逆势腾飞。

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汾酒”对自身的“品牌、文化和产业价值”首次进行了最为客观、全面和准确的评价与定位,汾酒独特而宝贵的崇高身价由此在人们心中走向“回归”:

古老而悠久的酿酒传承史

据考古发现,杏花村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距今6000年左右,并且从未间断过;1500年前,汾酒因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推崇而一举成名,载入《二十四史》,堪称我国所有正史当中关于酒类产品的最早记载;

晚唐大诗人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千古绝唱,更让杏花村汾酒再度扬名。据考证,唐朝时期,杏花村当地的酿酒作坊已多达70余家;

明清时期,掌握了白酒核心技术的杏花村酒工,随着晋商的足迹,将汾酒酿造技术和工艺传遍全国20多个省区,包括今天的名酒之乡陕西、四川、贵州、江苏等地,并因地制宜地把汾酒生产一般性规律跟当地的水土、环境相结合,创造出不同工艺特色的各种白酒,奠定了当今白酒产业的基本格局;

1915年,汾酒远涉重洋,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荣获中国白酒品牌唯一甲等大奖章,使汾酒名震海外;

民国时期,“汾酒”开行业之先河,率先实施生产资源的全面整合,建立起全国化的销售网络,进行了生产工艺的科学总结和创新,引领白酒行业不断成长;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举办的五届全国评酒会上,汾酒五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并荣获金牌,竹叶青酒三次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五次获得国际金奖。

在“汾酒”的发展史上,有着许多闪光的荣耀: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仪式上盟誓所用的白酒,就是汾酒;

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宴会用的就是汾酒;

从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用酒到七十年代初,几乎所有的国宴用酒基本上都以汾酒为主;

“汾酒”还曾创造过中国白酒企业的诸多“第一”:

第一个成立股份制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第一个注册商标、成为酒类商标的鼻祖;第一个形成品牌体系和全国市场网络;第一个树立企业核心理念——“振兴国酒”;第一个聘用职业经理人;第一个打造企业酒文化博物馆;第一家实现白酒公司上市;第一个酒类“申遗”的倡议者;第一款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酒品;第一个设立烟酒行业公益基金会……

无人堪比的丰厚酒文化资产

在汾酒集团酒文化博物馆里,收藏有各类酒器、酒具多达1000余件,都是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从杏花村周边几十公里范围内收集而来,从周代到民国,每个时期都有丰富的藏品,这是杏花村汾酒酿酒文化史最有力的见证;

一个酒的品牌史,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这在世界酒文化史上堪称一大奇迹。汾酒自北齐时期成名载入《二十四史》,后又载入《唐诗三百首》、《四库全书》,唐宋元明清直到今天,堪称历代典籍都有其美名传颂。

古往今来,杏花村里高朋不断,李白来此饮过酒,杜牧在此吟过诗,傅山在此挥毫泼墨,施耐庵在《水浒传》里面有描述。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驰名中外的诗人、作家、画家、书法家都到过杏花村,他们在此吟诗作赋、挥毫泼墨、抒发情怀,留下了大量传世佳作。据统计,历代文人学士给杏花村汾酒留下了诗词文赋3000多篇,名家书画作品3000多幅。在他们的诗歌、书法、绘画和文学作品中,无不体现着汾酒文化的博大精深、洋溢着千年汾酒的浓郁芳香,更浓缩着中华酒文化的精华。

卓尔不群的“清香”品质风格

作为我国清香型白酒的鼻祖,汾酒是国家清香型白酒标准制定的范本,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而著称,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汾酒酿造工艺采用固态地缸分离发酵,清蒸二次清,一清到底,品质清香纯正,最干净、最卫生。我国著名酿酒专家、酒界泰斗秦含章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曾对邓颖超介绍:“总理如果需要喝酒,就喝汾酒。因为汾酒最纯净,最干净”,朴素诠释了汾酒的清香、绿色、健康品质。

……

基于上述对千年汾酒历史传承的深度思考、对汾酒发展规律的系统总结,汾酒“新掌门人”李秋喜董事长上任之后,站在中国酒业和世界酒业的高度,对汾酒的品牌、文化和产业价值给予了全新规划和定位:

汾酒的价值是独特的,因为她无法取代。

什么是“汾酒”品牌的独特价值?那就是——

汾酒,是中国白酒产业的奠基者,是传承中华白酒文化的火炬手,是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教科书,是见证中国白酒发展历史的活化石。

概括起来讲:汾酒是“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

总结成一句话:汾酒就是“中国酒魂”。

“汾酒集团拥有其他任何一家名酒厂无可比拟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汾酒品牌和文化的历史定位及其价值认定是建立在史料依据和现实科学评价基础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酒魂’,将成为汾酒未来跨越发展的一个全新起跑点。”李秋喜董事长豪情满怀地说。

铸就“中国酒魂” 汾酒“品质归来”

“清香汾酒、文化汾酒、绿色汾酒、安全汾酒”,这是“汾酒新政”以来进一步完善和确立的基本经营理念。

尤其是“绿色”和“安全”概念的导入与强化,让我们看到“汾酒”对于“品质”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事关“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

汾酒的品质,可以用“纯”和“净”两个字来概括。这是由汾酒独特工艺所决定的。所谓“纯”,是指汾酒生产的水纯、原料纯、工艺纯,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纯。不浓不艳,清香纯正;所谓“净”,是因为汾酒采用“清蒸二次清、一清到底”的地缸发酵工艺。

2010年全国白酒产量达到890万吨,增长率达28%以上,超越历史最好水平;销售收入从2009年的1708亿到2010年的2600亿,增幅达50%以上,销售收入和利润增幅均创近十年来新高。白酒产业的高增长,不仅让人看到宏观经济发展对消费升级的促进,更让人们领略了消费观念变革对酒业发展的深刻影响。人们选购酒品时,已不再单纯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饮用功能,而是更讲究品牌、质量和服务,更倾向于消费过程的精神享受,“健康饮酒,饮健康酒”正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诉求。

而汾酒在这方面,恰恰具有得天独厚的巨大先天优势——

品质优势:汾酒质量指标是清香型白酒标准制订的范本,其酒体中有害物质成分含量是各白酒中最低的,被誉为“最纯净、最安全、最适于人体饮用”的白酒;

品牌优势:汾酒拥有“杏花村”、“竹叶青”两大中国驰名商标,拥有汾酒、“竹叶青”、“杏花村”三大享誉中外的知名品牌;

国际化优势:伴随经济全球一体化、特别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不断攀升,喝中国白酒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汾酒系列产品的出口量与日俱增;

时尚优势:在中国白酒当中,汾酒是最接近国际口感、最便于与国际接轨的白酒。无论其纯净口感还是可与各种饮料自由勾调的特性,都决定了“汾酒”十分适宜并且能够引领时尚化的饮用方式,因而也最容易赢得年轻消费人群的广泛青睐。

李秋喜董事长曾经不止一次强调:汾酒能够经受历史考验走到今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靠的就是它独一无二的品质。继承和发扬汾酒的卓越品质,是企业最根本的义务,也是对消费者认真负责的基本责任。我们要继续保持汾酒“最纯净、最安全、最适宜人体饮用”的品质,不仅让纯净品质久远常青,更要让广大消费者喝到品质卓越的汾酒!

2010年以来,汾酒科技质量创新工作紧紧围绕酿酒、包装、防伪、分析检测技术,尤其是压排酒、调味酒、酒体设计、标准制定等方面深入展开,先后圆满完成了“国藏汾酒”系列产品的设计,研发出了适用于“至尊国藏汾酒”的调味酒并应用于生产。他们还采用新技术手段,对竹叶青酒的高端产品进行了科技和质量提升……

今年以来,汾酒进一步加大品质重塑与提升的力度,尤其突出和强化对酒体设计的研究。他们大力推进白酒老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完成了竹叶青酒泡制药材有效成分的数字化萃取技术研究;完善了“国酿”竹叶青酒、“精酿”竹叶青酒、“特酿”竹叶青酒三个重点产品的酒体标准设计;完成了“国藏”汾酒、“青花”汾酒、老白汾酒三个重点调味酒的研制工作,并设计出三个重点产品的酒体标准。

同时,修订及完善制曲、酿造、勾调、配制工艺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通过修订、完善和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强化工艺纪律的执行力度,极大完善和提升了传统酿造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

强化基础管理,以优化创新提升品质内涵,是今年汾酒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

在科技研发方面,他们陆续开展了不同淀粉质原料的多粮调味酒实验、高温堆积调味酒实验、汾酒系列产品特征成分实验,建立起汾酒指纹图谱方法;开展了竹叶青酒主体功能成分剖析、竹叶青酒药材渗漉工艺中试等系列科研项目研究,为品质提升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在质量管理方面,汾酒“新产酒计算机白酒分级品评系统”即将投入使用,它将极大推动新产汾酒感官检验规程及标准的全面完善。此外,他们还采用机评和感官品评相结合的品评方法,为准确评价新产酒的等级及优劣提供保障;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送检或索证,有效控制产品源头,确保汾酒产品安全。

打造“绿色汾酒、安全汾酒”,这是“汾酒”对自身品质提升提出的更高要求。

注重全产业链的绿色环保,通过全程无污染绿色品质保证体系的建立,让汾酒品质获得更加有效的保障。

所谓“绿色汾酒”,就是要从原材料到消费者饮用整个过程,实现全方位低碳、环保严格管控。也就是把汾酒打造成全产业链全生态企业,通过有机原料基地、地缸发酵生产、陶坛储存老熟、推行环保包装、自控渠道销售五个价值环节的助推,让“清香、绿色”汾酒畅通无阻地走上消费者餐桌。

为此,他们积极开发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在符合公司质量技术指标、保证供应量的前提下,选择具备土质肥沃、日照充足、无污染等生态优势的大麦、豌豆生产地,通过经纪公司采取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加强与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确保农户切身利益,建立稳固的大麦、豌豆原料生产基地,完善高粱基地建设。

目前在原辅材料战略采购方面,高粱基地建设已基本成型,大麦、豌豆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实现了高粱100%基地供应和大麦、豌豆70%以上基地供应。包装材料的战略化采购也实现了同步推进,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打下坚实基础。

铸就“中国酒魂” 汾酒“市场归来”

2009年末,经过全球“金融风暴”洗礼,白酒行业呈现出新一轮高速成长的良好势头。“前有强敌,侧有群雄,后有追兵”,面对“千帆共竞,慢进则亡”的竞争大环境,以李秋喜董事长为首的汾酒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伊始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提出了一整套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前瞻性的“汾酒”发展战略新思维,将汾酒集团迅速引上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根据“汾酒”的发展现状、行业困境以及复兴崛起的历史机遇,“汾酒”以“七个明确”理清了发展思路,以“七大支撑”确立了实现目标的动力措施,设计了一条以“文化领先、渠道领先、品牌领先”、实现“追赶、超越、领先”和“文化崛起,儒雅归来;品牌崛起,诚信归来;市场崛起,价值归来;和谐崛起,责任归来”、以及最终实现“清香天下,王者归来”的“汾酒”崛起之道。

在企业发展思路方面:旗帜鲜明地提出和确立了“到2015年百年大奖之际,实现百亿汾酒”的中期目标、“到2020年实现200亿”的长期目标;确立了“创建和谐、凝聚力量、奋起直追、再铸辉煌”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的战略定位;确立了“清香汾酒、文化汾酒、绿色汾酒”的经营理念;确立了“追赶、超越、领先”三步走的赶超战略;确立了“夯实基础、创新管理、深度营销、加速发展”的2010年度经营方针。其核心内涵为:“实现百亿目标、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秩序、带好‘汾酒’ 这支队伍”三大历史性任务。

在企业发展措施方面:重点打造“体制机制支撑、人才支撑、科技质量支撑、文化支撑、市场营销支撑、财务资金支撑、项目支撑”这“七大支撑”能力,以确保“三大历史性任务”的实现,其“核心”便是基础管理和队伍建设。

李秋喜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要有清晰的战略定位和全面的战略规划。这样才能集中资源实现特定的目标、形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最终获得持续发展。

2010年底,站在全国乃至世界酒行业制高点上,以战略的、世界的眼光和视野,经过扩展、完善、论证、提升,“汾酒”进一步历史性地制定完成了集团公司的“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同时制定完成的还有提升企业形象与品牌价值的《文化发展战略》、布局市场、攻城掠地、做大销售的《营销战略规划》等一系列子规划。

在这些历史性战略规划当中,“汾酒”紧紧围绕企业战略定位和战略描述,展开了一系列用心梳理和全新思考:

以“传承国宝,清香久远”为“企业使命”,以“用心酿造,诚信天下”为“核心价值观”,以“打造世界酒文化第一品牌”为“愿景”,以“清香汾酒、文化汾酒、绿色汾酒”为“经营理念”,“汾酒”确立了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以“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为“形象表述”,以“打造全产业链‘绿色’酿酒企业,用清香、文化、绿色汾酒酿造纯净生活”为“实质内涵”,“汾酒”确立了自己的“核心战略定位”;

以“产品和生产导向”向“市场和客户导向”、以“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和文化”为“转变方向”,“汾酒”确立了自己的“基本发展观”;

以“把汾酒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核心竞争力、最具文化力的‘山西名片’、打造成‘世界酒文化第一品牌’、加快产业发展与资本运作有机结合”为“目标追求”,“汾酒”确立了自己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本”、“两源”、“三大”,这是“汾酒”未来战略的形象描述:

“一本”:酒业为本。以做好酒企业为基础,依据产业集群理论,逐步推动清香酒和保健酒的产业化快速发展;

“两源”:全产业链+产业与金融互动。打造全产业链企业,通过有机原料基地、白酒生产、销售、零售酒庄四个价值环节的助推,让“清香、绿色、文化汾酒”畅通无阻地走上消费者餐桌;同时,借助上市公司平台及与金融企业的合作经验,组建并运用好食品产业投资基金,实现白酒产业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做好“汾酒”发展的“乘法”;

“三大”:探索“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运营模式,实现“汾酒”超规模、跨越式发展。

一系列全新战略定位,为“汾酒”发展指明了方向,2010年“汾酒”快速驶上正轨,企业面貌和发展势头日新月异。

在战略新思维寻求“高屋建瓴”的同时,“汾酒”也更加强调它的落地实施。

紧紧围绕“三大历史性任务”的落实和“十二五”规划的起步,新一届领导班子2011年进一步提出了“强化责任、加强技改、深度营销、提升品牌”的年度经营方针和“九个重点九个新”工作部署:

一是以战略管理为重点,确立以品质、文化、耐力为竞争力的差异化战略竞争新思维;

二是以规模发展为重点,“两区”建设力求尽快取得新进展;

三是以财务管理为重点,全面预算管理力求获得新突破;

四是以文化建设为重点,再塑汾酒新形象,着力提升汾酒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五是以价格管理为重点,市场营销再创新佳绩;

六是以强化责任为重点,干部职工队伍整体能力建设实现新提高;

七是以资源整合为重点,品牌建设开创新局面;

八是以计量管理和流程再造为重点,基础管理步上新台阶;

九是以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为重点,创造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环境。

“九个重点九个新”,堪称是对“汾酒”发展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重要行动纲领。其中汾酒“两区”规模发展项目的规划与建设特别值得关注,它展现了“汾酒”未来发展的宏大气魄。按照山西省吕梁市规划,目前“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年产10万吨白酒项目方案”已经确定完成。人员培训、工程建设、公司治理结构、市场规划、品牌架构、营销模式设计都在同步进行,部分产能近期已可投入运行;“汾酒集团保健酒园区”建设也已完成“三通一平”,文物勘探、围墙、供水管线移位、地基处理等项目的招标、商务谈判全部到位,设计论证和初步设计方案也已通过,目前正进行酒库及酒处理车间的建筑结构设计。白酒灌装设备和高架立体库的设备方案和选型也已按项目进度计划积极推进……

“汾酒”的战略新思维,经过不断实践、完善,从框架到系统,从宏观到微观,从思路到措施,从路径到保障机制,逐步走向完整、系统、全面升华。

身肩汾酒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双重重任的李秋喜,是这样诠释“汾酒”未来总体发展目标的:

到2015年,我们要把汾酒集团打造成为一个管理体制、人才结构、动力机制与资本市场和国际标准接轨,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和专业化运作能力,主业突出,效益良好,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的现代化大型国有集团公司。

届时,汾酒集团将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利税40亿、原酒产能8万吨的既定目标;

2020年,“汾酒”将进一步打造成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制度合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规范有效,企业透明度、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突出,国内一流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实现年营业收入200亿元,并力争这一目标提前实现。

确立战略新思维、实践战略新思维、丰富战略新思维,并由此收获丰硕果实,堪称是“汾酒新政”以来企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大逆转……

铸就“中国酒魂” 汾酒“文化归来”

李秋喜董事长曾经感言:“实事求是讲,我们汾酒是中国白酒最具文化底蕴的企业。但长期以来,我们有文化而不擅讲文化,不擅将丰厚的文化资源有效地加以战略整合传播,将它转换成巨大的市场感召力。”

李秋喜认为,汾酒是中华酒文化最典型的代表,“6000年的酿酒史、1500年的名酒史、800年的白酒史”,让她成为中国酿造酒的代表、中国白酒的宗师、中国白酒现代企业的祖庭、中华酒文明的象征。

在国际酒业当中,确实没有任何一款酒可与汾酒“悠远而持久”的历史文化相提并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都曾经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但是,继承古埃及、古巴比伦酒文化的是欧洲,而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自身却中断了。冯友兰先生曾经有过一句“名言”:世界文明有的是“有今无古”,有的是“有古无今”,只有中华文明是“亘古亘新”。汾酒同样如此。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酒品牌,6000多年没有中断、名酒史1500年未泯。

自2010年开始,“汾酒新班子”上任后,大刀阔斧、厚积薄发,将以往尘封于汾酒文化博物馆里的巨大文化潜能释放出来,在汾酒文化传播运作上实施了一系列大动作,令汾酒文化异彩纷呈、文化营销魅力四射,充分彰显出汾酒文化强大的竞争软实力。

“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这三大概念既是对汾酒准确的战略定位,也是对汾酒文化境界的崇高定位。

“国酒之源”,说明“汾酒”是中国的白酒之源;“清香之祖”,说明在“国酒之源“基础上对清香特质的强调;“文化之根”,则说明汾酒文化是中国酒文化之根。

这种极具行业战略高度的准确定位,为汾酒文化的未来战略拓展开辟了广阔视野和全新境界。

2010年6月18日,“汾酒”初试锋芒,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汾酒唯一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白酒品牌甲等大奖章95周年”纪念活动,向全社会明确宣告:当年真正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最高大奖——甲等大奖章的中国白酒是山西汾酒,而且是唯一的。消息一经公布,当即在媒体和公众当中引发一场关于企业诚信经营和诚信宣传的热议。这个活动,让社会公众开始关注汾酒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巨大价值。汾酒集团多年来诚信经营、诚信宣传的良好品质得到彰显,汾酒文化战略初战告捷。

当年9月5日,“汾酒”又在北京举办了巴拿马大奖95周年纪念版“国藏汾酒”拍卖会,20瓶纪念版“国藏汾酒”拍卖均价153.8万元,单瓶最高拍出209万元,总共拍得3076万元。汾酒承诺:其全部所得将用于成立“山西省汾酒集团公益基金会”。同时还宣布:今后至少五年内,每销售一瓶高端“国藏汾酒”都将提取200元注入基金会,使之长期从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诚信企业做诚信宣传,诚信经营促社会和谐”经营理念、资助教育等社会公益活动。这项举措标志着汾酒文化战略的大幕正式拉开,汾酒文化战略从此“好戏连台”。

2011年1月,集萃汾酒文化精华的《杏花村诗书画文选》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功首发,其中囊括了古今名人有关“汾酒”的诗词125首、书画作品180多幅、散文17篇精选作品。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汾酒”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可读性与欣赏性极高,堪称我国白酒行业第一部展现千年白酒文化传承、荟萃众多名家墨宝、集我国酒文化之大成的文化经典书籍。该书的出版,不仅成为“汾酒”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酒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大盛举,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予以高度评价,业界更给予广泛关注。有学者指出,文化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汾酒集团的文化战略,符合21世纪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规律。悠久的汾酒文化无疑是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这部汾酒文化典籍,在慰问央企、部队以及造访汾酒集团来宾的赠阅中,广泛传播了汾酒文化的独特魅力,极大提升了汾酒品牌的巨大影响力。

2011年2月,汾酒集团公益基金会成立大会暨世界酒文化博览会启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两件大事引起人们关注:一件是《2010年汾酒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提出了“诚信中国、理想中国”、“责任汾酒、领航未来”等理念,塑造了绿色汾酒、文化汾酒、诚信汾酒、责任汾酒的儒雅形象,提升了品牌的美誉度;另一件大事是李秋喜董事长代表汾酒集团郑重对外宣布:2015年山西高粱汾酒荣获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中国白酒品牌最高大奖100周年之际,汾酒将在山西太原和杏花村隆重举办“2015年世界酒文化博览会”,所有筹备工作从即日起正式启动。李董事长诚挚发出邀请:届时欢迎国内外蒸馏酒、酿造酒及啤酒、果酒、黄酒等各类含酒精饮料的生产、经营企业组团参会。我们将张开山西人民好客的臂膀,热烈欢迎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的广大公众前来做客酒都山西杏花村,参加这一史无前例的酒文化盛会。

酒类产品是一种文化底蕴深厚的产品,酒文化折射的是人类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之光。这届盛会,将为全中国和全世界酒类产品提供一个展示品牌及历史文化的平台,将为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广大公众和消费者提供一个丰富酒文化知识、陶冶情操、抒发情怀的场所。

2011年3月,由汾酒公益基金会主办、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目标的“2011全球华人华裔文言文大赛”,在北京正式启动。这项大赛的创意策划,源于极富前瞻性的思考:前人很多智慧、才艺和累积的经验,都以文言文形式书写在古书上,不懂文言文或者让文言文消失,中国传统文化将遭受重大损失。只有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光大、广泛传播,中华文化才能在世界上灿烂夺目。

这是有史以来,白酒企业为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而开展大规模公益活动的“滥觞”之举。它反映了汾酒品牌“反哺中华传统文化”自觉与神圣的强烈使命感。正如李秋喜董事长所言:

中国白酒行业,是一个“国粹性行业”,我们从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了太多养分。没有中华传统文化,就没有博大精深的中国白酒文化。但是白酒不能只汲取营养而不做奉献。所有的中国白酒企业,都有责任和义务在继承、吸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上面下大功夫,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目标诉求,以不同的形式反哺中华传统文化。只有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中国的白酒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只有极大丰富中国酒文化宝库,中国白酒产业的文化境界才能获得根本性提升。

目前,“2011全球华人华裔文言文大赛”已在新浪网上公布了大赛结果,极大激发了全球华人积极参与的热情;“适量饮酒,健康饮酒,拒绝酒驾,珍爱生命”公益广告正在北京卫视播出;“汾酒公益2011山西省中小学二百名模范教师表彰大会”隆重召开;“汾酒公益自强之星”资助活动即将开始……汾酒公益正在通过一系列公益活动,体现着汾酒集团承担社会责任的国企使命,展现着汾酒集团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爱国情怀。

2011年7月,汾酒集团与《东方酒业》杂志联袂隆重推出“杏花村汾酒文化学”金牌专栏,首次将汾酒文化作为一门“学问”展开全面、深入和系统化的战略性研究。这也是全世界各酒品当中,有史以来唯一一个将其文化上升到学术高度去加以研究和阐释的经典传播案例。

李秋喜董事长认为,不用说中国名酒,即便是放眼世界酒文化,杏花村汾酒文化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无论威士忌名牌“尊尼获加”、“芝华士”,白兰地名牌“马爹利”、“人头马”、“轩尼诗”,伏特加名牌“斯米诺夫”,波尔多的酒庄,德国的啤酒,以及中国所有的名酒,其品牌文化影响力或者仅仅局限于本品牌,或者局限于某个品类。而杏花村汾酒文化,却是与中华5000年文明并行,是中华酒文化唯一的完整标本,她曾经改变了中国酒业的走向,并参与缔造了中国白酒业今天的基本格局。可以说,要研究中华酒文化,首先要研究杏花村汾酒文化。

“杏花村汾酒文化学”的研究学者光明先生指出,杏花村汾酒丰富的历史文化、酿造文化、酒器文化、品牌文化、汾酒文学、汾酒书法、汾酒绘画,以及古汾州地区的农业文明和酒文化,构成了“杏花村汾酒文化学”丰富的研究内容。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个酒品牌的文化可以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那一定是汾酒。

一部《红楼梦》,产生了“红学”;十四部武侠小说,产生了“金庸学”;对学者钱钟书的研究,形成了“钱学”。杏花村汾酒文化,是否可以称得上“杏花村汾酒文化学”,可能还有待广泛认同。但是,中国酒业当中,如果有一种名酒文化可以称为“学问”的话,那一定是汾酒文化。2010年光明先生撰稿的5万字长文《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被公认为是“杏花村汾酒文化学”的开篇之作。汾酒集团正在资助更多、更好的“杏花村汾酒文化学”著作问世。当这种研究慢慢形成规模,自然也就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学问”了。

2011年8月,在“第五届中国品牌节”上,李秋喜董事长《开启中国酒魂时代》的精彩主题演讲,让所有与会嘉宾和整个白酒行业为之震撼。他指出:

汾酒文化的复兴,不是为了市场营销而做文化,不是被市场营销绑架的复兴,汾酒文化是作为一种主导力量领导了汾酒的复兴。这样的文化复兴,必将带来中国酒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回归与重建,并由此开启中国酒业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酒魂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内涵,便是以“振兴国酒”为核心的诚信与创新、变革与开放、责任与担当、激情与梦想。因此,汾酒当之无愧成为了中国的“酒魂”。

在李秋喜看来,汾酒文化的复兴之路,绝不同于以往任何白酒企业关于文化的定义。一般企业做文化有这么几种:一种是无知的文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办个报刊杂志,办个电视台、广播电台,多写几篇稿件,多上几次广告,再编上几个故事,就是企业文化。其实连文化的边也没有摸着;还有一种是作秀的文化。把文化作为一种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作秀,其动机就不是实实在在做文化,而是把文化作为一种促进产品销售的工具,是被市场营销绑架的文化。而“汾酒”的文化,准确地讲,应当是战略层面的文化,或者叫文化战略。因为汾酒文化的崛起,不是某一个活动,也不是具体的什么媒体宣传、多写几篇文章、多做几个广告,这些都是战术层面的。汾酒文化的崛起,是把文化作为一种思想,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一种灵魂,文化已成为主导和引领企业发展的内在巨大推动力量……

汾酒“文化归来”的独特价值及其重要意义,其实正在于此。 铸就“中国酒魂” 汾酒“责任归来”

古人云,“大商谋道,小商求利。谋道者,道与利兼得。求利者,道与利俱失。”

用今天的话讲,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同时兼顾“利益”与“责任”的并重,二者不可偏废。

纵观当今全球500强企业,无不将社会责任的履行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之一。可以预见,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不仅是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的企业,同时也是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是能够将社会、环境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成功融入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商业经营过程的企业。

李秋喜指出,改革发展30年来,中国白酒企业成功实现了市场转型,并且获得丰厚利润。但随着竞争格局变化和社会意识普遍增强,汾酒集团如何更多地担当起社会责任,如何用实际行动向公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

为此,他多次强调:责任引领未来!没有社会责任,就没有消费者的信任;没有社会责任,就没有企业的未来。为了实现“汾酒百亿目标”,也为了成就“汾酒”未来宏伟蓝图,“汾酒”应当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汾酒新政”后的第一次震撼亮相,是2010年6月18日在北京人大会堂隆重举行的“汾酒唯一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白酒品牌甲等大奖章95周年”纪念活动。

这一在全社会产生巨大反响的事件,其初衷绝不仅仅是为了告知人们一个历史真相那么简单,而是出于更加深远的战略性思考:让白酒文化传播“诚信归来”、让中国白酒行业更具“公信力”。

李秋喜在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语重心长:

“什么样的品牌和产业值得尊敬?一定是诚信的品牌,一定是具有公信力的产业。”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十年来,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酒文化广泛传播,其中不乏某些企业捏造的‘伪文化’。这些‘伪文化’无中生有,欺骗广大消费者,极大削弱了中国酒文化的公信力。这样的功利主义我很不认同。”

“白酒企业实施品牌、文化战略,首先应当考虑‘文化诚信’问题。‘巴拿马唯一白酒甲等大奖章’这件事,其实我们掌握很多权威可靠的史料,但我们一直没有讲。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白酒文化发展史上的真相,我们大多也没有讲,即便有些讲了声音也不够大。目前白酒行业出现这些‘文化乱象’,我们负有间接的责任。”

“今天我们站出来,打破白酒行业‘潜规则’,光明正大地还原历史真相,就是为了践履我们倡导的‘诚信企业做诚信宣传,诚信经营促社会和谐’的公信理念,促使中国酒业文化诚信的回归,努力在全行业营造一个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发挥诚信巨大的道德力量。”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2011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上,“汾酒”以一位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者的身份投入了这场公益行动。汾酒集团不仅与央视合作拍摄了主题为“开启新生活,护航新消费”的公益广告,同时在该公益广告中还首次提出了自己的“3.15理念”,即“绿色汾酒,责任护航”。“汾酒”用这八个字,彰显企业的庄严承诺。

打造“绿色、安全汾酒”,借助全产业链全生态企业运作、通过全程无污染绿色品质保证体系的建立,“汾酒”为消费者安全、健康、放心饮酒肩负起了神圣的职责。

但这还不够,“汾酒”认为,对消费者安全负责,不仅要确保产品本身“绿色、安全”,更要对消费者的饮酒行为进行安全教育。近年来发生了很多因为“酒驾”导致的事故,发人深思。企业不能只做一个追逐利益的主体,还应成为一个对消费者的生命和安全充满人性关爱的组织。本着“但愿天下人无病,宁可架上药蒙尘”的大爱情怀,汾酒集团制作了以“适量饮酒,健康饮酒,拒绝酒驾,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宣传片,2011年在北京卫视新闻频道累计播出800次;他们还联合中石化在其200多家加油站网点上开展了“驾车不饮酒,饮酒不驾车”的公益广告宣传活动。“汾酒”希望通过这一公益行动,为驾车人提供温馨提示和真情关怀,唤起他们对生命的关爱。

李秋喜说,呼吁高度重视“白酒安全”问题、打造“中国白酒”的产业公信力、确保广大消费者喝到优质、安全、有益健康的白酒,不是为了保护某一企业、某一品牌、某一产品,而是为了中国白酒、为了民族产业的整体利益。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

在今年隆重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白酒“东方论坛”上,“打造‘中国白酒’整体品牌核心价值”,成为与会名酒和骨干企业家们共同的战略思考和觉醒意识。

中国白酒应是一个整体、也必须是一个整体,只有这样才能面对未来国际竞争。而一个整体的“中国白酒”,离不开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标准”,“中国白酒”必须找到统一的“形象识别”。

如果说,这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和责任,那么这项使命和责任最终被“汾酒”率先完成了。

就在“2011年第五届中国品牌节”上,李秋喜董事长“开启中国酒魂时代”的精彩演讲,为“中国白酒”整体品牌的打造找到了正确的前行方向。

“中国酒魂”的铸就、“中国酒魂时代”的开启、“中国酒魂时代核心内涵”的确立、“以‘振兴国酒’为核心的诚信与创新、变革与开放、责任与担当、激情与梦想”这一产业信仰与价值观的弘扬,必将带来整个中国酒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回归与重建。

有了这种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中国酒业、特别是中国名酒的力量就可以“核聚”在一起,组成一支“中国酒业国家队”,成为未来驰骋国际酒类市场的“王牌劲旅”!

从这个意义上讲,汾酒的“责任归来”,为整个中国酒业的复兴、甚至为中国酒业未来走向国际带来了巨大生机与曙光。

李秋喜曾经这样诠释它的“责任理念”:“当年,晋商用‘汇通天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今天,‘汾酒人’要用‘德行天下’的人文理念和作为,来实现未来‘清香天下’的美好愿景。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这是我们在重铸汾酒辉煌过程中,义不容辞的神圣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结束语

从“清香汾酒、文化汾酒、绿色汾酒”到“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再到“中国酒魂”,“汾酒”发展不断飞跃;从2009年30个亿到2010年50个亿,再到今年目标70个亿,“汾酒”绩效两年翻了一番。“汾酒”“王者回归”的战略大崛起,有目共睹。

着眼未来,“汾酒”确立了到20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一百周年之际,实现“百亿汾酒”的发展战略目标;到2020年再翻一番,突破200亿规模。对“汾酒”而言,“两个百亿”战略是一个能够通过数字直观比较的目标。在“两个百亿”战略的背后,则是“汾酒”发展境界、管理水平、市场掌控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系统化提升。

用李秋喜的话讲,“汾酒”不仅要研究如何实现“两个百亿”战略目标,更要研究如何将现代企业制度导入“汾酒”,建立“汾酒”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也就是说,作为“白酒祖庭”,“汾酒”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当中,必须彻底改变传统增长模式,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以更高的产业价值观和名酒更加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开创企业发展的新纪元。

纵观近年来白酒行业发展,从企业运营层面看,世纪之初人们关注的是质量和包装、营销和盈利、销售业绩和企业规模;而今名酒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宏观环境、战略定位、资本运营和产业并购,是产业价值观和企业的公民责任;世纪之初白酒销售的主流观点,是基于核心客户公关的终端盘中盘和直分销理论,很多人强调白酒营销的特殊性;而今白酒领军企业,更多的是在致力于产业资源整合方法及其路径的研究,强调对营销价值链和产业价值链的掌控与整合,白酒企业家们则更多的是将白酒纳入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框架中去思考。

白酒,已在谋求中国大产业的战略高度。

从这个角度审视“汾酒”的战略回归,我们发现:无论其“世界第一文化名酒”的打造,还是“中国酒魂时代”的开创;无论其价值、战略、文化还是品质、市场、责任跨越式回归;无论其“振兴国酒”的“诚信与创新、变革与开放”还是“责任与担当、激情与梦想”,能够用恒久卓绝品质、悠久历史传承、深厚文化底蕴、崇高品牌信仰、先进的产业核心价值观打造“中国酒魂”的,无疑,非“汾酒”莫属。

铸就“中国酒魂”,“汾酒”当之无愧!(中国信息网甘闫君)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