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垦区粮食供给可保全国1/10人口一年口粮
时间:2012-06-05
作者:
来源:

“中华大粮仓”管家隋凤富

供应着1.3亿老百姓一年的口粮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马玉忠黑龙江报道

“全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在2004年3月6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第二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黑龙江代表团听取审议时“诚恳相托”。

当时上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副局长不到一年的隋凤富掂量出了总理嘱托的分量:“我下决心一定要把垦区粮食产量搞上去,让党和国家放心、让百姓安心。”

在2003年“非典”时期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灾期间,为稳定全国粮食市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农垦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隋凤富升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在他的带领下,黑龙江垦区2011年粮食产量突破400亿斤,连续8年实现历史性突破,按13亿中国人计算,粮食供给能力足以确保全国1/10人口一年的口粮。

2012年5月12日,黑龙江垦区发展战略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来自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的领导和专家为垦区创新绿色发展、维护食品安全、建设国家级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言献策。隋凤富透露,从今年开始,每三年为一个时间节点,实施三轮攻坚战,力争到2020年,垦区工业化率超过40%,进入工业化中期,实现最先进、最安全、最高效的安全食品生产战略布局。

人大代表的嘴是老百姓的“扬声器”

在隋凤富办公室的书柜里,记者看到了5本《政府工作报告》,每一本的字里行间都是勾勾画画、圈圈点点。

“我是一名农业职工代表,是来自北大荒的普通一员。” 2008年3月5日,隋凤富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出席第一次会议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1977年,21岁的隋凤富成为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29连的统计;31年后的2008年2月,52岁的隋凤富成为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

因为“北大荒”,因为“大粮仓”,因为自己30余年的努力,隋凤富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站在了全国人民面前。

“代表到北京开会,可不是来‘打酱油’、‘看热闹’的。”隋凤富一直把人大代表的身份看得很神圣。每一年参加两会,他都会精心梳理准备。

2008年,他作题为《加快建设“四个基地” 努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发言,给全国人民吃了一颗“粮食安全”的定心丸;2009年,他作题为《增产30亿斤,提供300亿斤,在国家战略和全省大局中再作新贡献》的发言,“300亿斤”的豪言震撼全场;2010年,他作题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发言,展开了“现代化大农业”的蓝图;2011年,他作题为《增产30亿斤,冲刺400亿斤,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再作新贡献》的发言,“冲刺400亿斤”的承诺当年便以实际行动兑现。

2012年,隋凤富提出创新绿色发展、维护食品安全、建设国家级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的战略构想,旨在推动北大荒产业战略转型升级。

5年间,隋凤富提出的建议近50条,“人大代表就是上传下达的‘扬声器’,要替老百姓说真话、办实事。”他的建议内容大都是围绕着“三农”问题展开,“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是大事。作为人大代表,就有责任、有义务把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儿提出来,反映上去,真正让国家政策的阳光雨露洒满每个角落。”

“我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从基层来,从群众中来,就是要把老百姓的心思带到会上,再把会上精神传递到百姓心中。这是信任,更是重托。”隋凤富说。

隋凤富表示,今后即使不能再当选代表,也会一如既往地关注民生民计。“这5年全国人大代表的经历将是我生命里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前进力量。”

保障全国1/10人口一年的口粮

百里无人断午烟,荒原一望杳无边。这里是中国最北部地区,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寒冷、荒芜。

1947年,松江省建设厅的李在人、刘岑被任命为中国第一座“粮食工厂”松江省国营第一农场场长和副场长。两人拉动破旧的火犁,翻开土垄,开启了农垦事业和机械化建设的篇章。

60多年来,三代北大荒人筚路蓝缕,一改苍凉的北大荒为辉煌的北大仓,在5.62万平方公里黑土地上书写传奇,创造了现代人类垦殖史上的“北大荒奇迹”、“北大荒速度”和“中国农业奇迹”。

如今,北大荒已累计为国家生产粮食5275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4065亿斤,粮食供给能力足以确保全国1/10人口一年的口粮;垦区粮食总产量跨上100亿斤台阶用了48年,跨上200亿斤台阶用了10年,跨上300亿斤台阶用了4年,突破400亿斤大关只用了3年。

1977年开始,隋凤富亲眼见证并亲手创造了黑龙江农垦的“奇迹”。1985—1990年,任连队队长的隋凤富将连队打造成为全垦区第一个盈利超百万的最富生产队;1993—1999年,隋凤富任八五七农场场长,实现农场扭亏为盈,连年盈利超千万,第一个跨入垦区“小康场”行列,离任审计潜盈3300多万元;1999—2003年,任黑龙江省农垦九三分局局长的隋凤富,使分局由亏损1.7亿元变为盈余1.7亿元,九三油脂和北大荒丰缘麦业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九三种业集团成为全国行业百强之一……

如今,黑龙江农垦已形成年提供商品粮200亿公斤的综合生产能力,占全国省际间可调配总量的1/3,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

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超千亿斤,黑龙江农垦的贡献超过400亿斤,比上年增产43.8亿斤,连续8年实现历史性突破。垦区农业劳动力年平均生产粮食42.9吨,创造全国农业最高生产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6466元,同比增长17.3%。“北大荒”品牌价值达到276.88亿元,居2011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第42位,营业收入突破1200亿元。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现代化大农业一直都是脑子里的印象,概念性的,只有置身各个农场,亲眼目睹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田、农业科技园的时候,才能切实感受到现代化大农业的壮观。

不停步的北大荒

“逊克农场的职工花26万就住进了200多平方米的别墅,过着‘吃着蓝莓,开着小车去种地’的滋润日子;‘八五0农场’有专门运送职工下地干活的通勤大客车。耕种在广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现代化城镇里。”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在农场视察时对职工生活前景的描绘,如今都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目前黑龙江垦区《建设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专项规划》讨论稿已形成,近期将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隋凤富透露,从今年开始,每三年为一个时间节点,实施三轮攻坚战,力争到2020年,垦区工业化率超过40%,进入工业化中期,实现最先进、最安全、最高效的安全食品生产战略布局,每年生产优质商品粮、绿色畜产品、安全农副产品等1000亿斤以上,基本建成国家级安全食品生产基地,进一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

“未来企业间的竞争是产品品牌和企业文化的竞争,北大荒发展木桶效应的‘短板’亟待用文化力开发,要构筑这一后发优势。”谈及垦区未来发展路径,隋凤富表示,要着力打造北大荒文化软实力,拓展垦区未来发展空间。

在农垦系统,所有干部职工的办公电话、手机铃声都是同样的旋律《中华大粮仓》。

“隋书记十分重视品牌建设,他时常从小事上对干部职工进行渗透、强化这种意识。”农垦总局一位工作人员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北大荒集团的标志以“黑土地托起初升的太阳”为图形,寓意着“环境为源,产业协调,现代农业,前程远大”。为了加强视觉识别的规范化应用,隋凤富在环境识别、办公用品、宣传牌匾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标准、严格的推广和监管。“有一段时间,他每天都要例行检查、纠正、督促,执行的严格、严厉程度到了有些不尽人情的地步,现在大家对视觉识别的规范化使用被强化成了一种习惯,就像穿衣吃饭一样,自觉自愿地遵守、执行。”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是黑龙江垦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几代北大荒人用青春、汗水乃至鲜血、生命培育和锤炼的。“北大荒人是创造北大荒历史的真正动力。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的根基和魂魄,是要靠一辈一辈人的薪火相传来发扬光大的。”隋凤富坚信:北大荒的传奇永远不是传说,北大荒永远不会停止奋进的脚步。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