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本市各小学正式开始入学登记。今年起,北京市小学入学进入新一轮高峰,各热门小学入学都出现了吃紧的状况。为规范入学,各区在入学登记时对户籍、房产等信息查验更为严格,以控制幼升小“占坑”、无序跨区流动和非学龄入学等。
在一系列严控措施下,家长们在观望和等待中备受煎熬,在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现实下,想上一所理想的学校变得格外艰难。
本报记者张灵
小学入学形势吃紧
变化1
北京市教委的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小学一年级新生约为13万人,初一年级新生约为10万人。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人数将在此基础上增加2万人,达到25万人左右。未来几年将呈逐年递增趋势,加上流动人员子女,到2014年本市小学入学人数将达到高峰,预计将超过20万,几乎比2009年增加一倍。
从去年开始,各小学入学已开始“吃紧”,朝阳区去年小学入学人数达2.1万。今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增加,预计将增加6000人左右。为应对小学入学高峰,朝阳区已停止了小班化教学试点,并计划对现有小学容量进行扩充,增加学校招生班级数量,预计今年全区小学将累计增加170个班。
海淀区今年小学毕业生近2万人,而要入学的小学新生预计将达2.7万人,7000多个学位缺口急需解决。海淀区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海淀区已经开始进入小学入学高峰段,明年入学人数增幅将比今年更大。为保证区内适龄儿童顺利入学,今年海淀区对跨区入学和非学龄入学进行严格控制。
此外,为应对小学入学的压力,西城、东城等区县从几年前就已停止撤并小学。由于城区学校办学场地有限,不能盲目对校舍进行改扩建,目前基本采取扩大班额的方法来应对入学压力,但每班人数最多也不能超过40人,各区县对跨区就读的学生比例也严格控制。
此外,西城区今年还对共建生数量提出严格控制,尽量保证小学片内学生就近入学。
变化2
入学信息网上采集
5月下旬,海淀区幼升小启用“适龄儿童信息采集系统”,这犹如一枚炸弹在家长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海淀名校云集,优质教育资源扎堆,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择校的重要目的地。此次启用适龄儿童信息采集系统后意味着从程序上对幼升小进行规范,没有达到入学年龄,户籍、房产不在海淀区的适龄儿童无法登记,也就是失去了在海淀区入学的资格。
目前,海淀区的信息采集工作还在进行中,采集对象为本市常住户口适龄儿童(含按本市户口对待人员子女)。采集截止时间为6月8日17时,海淀区适龄儿童家长可登录信息采集系统(http://ysx.hdxx.org),注册后按系统提示提交适龄儿童相关信息。
系统会对儿童信息进行校验,同时进行信息采集。不符合入学条件的,例如年龄不到6周岁的孩子,或者在海淀无户籍、无住房的家庭,将无法通过网上验证。家长即使填写了信息,检验后信息也将被网络后台删除,儿童信息无法入库。
按照规定,6月9日至10日为全市公办小学统一报名时间,填写过信息的家长还需按学校通知要求,到学校进行材料审核,办理入学登记。另外,由于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全区小学联网,过去一些新生同时在多所学校报名“占坑”的情况将被限制,即一旦某个学生在该区一所小学报名登记,其他小学将无法再为其办理入学登记。
据了解,海淀区并不是在幼升小中采取信息采集的首个“吃螃蟹”者。早在几年前,朝阳区就已率先实施了适龄儿童信息采集系统。只不过,朝阳区的择校竞争未有海淀那么激烈,加上今年入学高峰到来后进入各热门小学的难度加剧,海淀区今年采取的这一举措由此备受关注。
变化3
户口房产查验更严
根据市教委规定,符合今年小学入学的适龄儿童必须年满6周岁(2006年8月31日以前出生)。义务教育阶段以免试就近入学为主,对具有本市户口的适龄儿童,可在规定时间在其户口所在地或住所地所在区县划定的公办小学办理登记入学手续。
各小学办理登记入学时主要审查两项材料:户口本或房产本。但鉴于往年常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进入名校,在户口或房产证上做手脚,如本人户口不在片内,托关系转到符合条件的熟人名下;为了孩子入学临时购买学区房等。针对这些情况,往年各校在审查材料时会提出具体的条件限制。如户主必须为直系三代以内亲属;房产必须迁入并居住3年以上;有的学校甚至还要求一所房子6年之内只能提供一个入学名额等。
记者从部分热门小学了解到,今年的材料查验手续将更为严格,为避免因为材料不齐全无法办理登记入学,家长携带的证明材料要尽可能丰富,如全家人户口簿的原件及复印件,包括复印首页(首页就是户口本第一页)、户主页、父母页、孩子页;房产证的原件及复印件;孩子出生证明;一些家庭因为某种关系比较复杂,登记时还需带着孩子父母的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变化4
非京籍需持借读证明
根据市教委公布的《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非京籍学生在京借读需具备父母暂住证、父母居住证明等“五证”,经居住地街道办或乡镇政府审核确认,才可到区县教委确定的学校联系就读。根据这一规定,各区在实际操作中还会提出相应的要求,其中,以海淀区变化最大。
海淀区从去年开始,为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在公办小学就读开通了“在京借读证明”网上审批平台,全区29个街道、镇实现联网办公,统一管理。今年,海淀进一步完善了该平台,增加了适龄校验、信息导入学籍管理系统等功能。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海淀区工作或居住,需要在海淀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可到居住地所属街道乡镇办理“在京借读证明”。
需提醒家长的是,海淀区“在京借读证明”网上审批平台开放时间为5月22日9时至6月8日17时,家长要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过时不再办理。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将和本市户籍适龄儿童一样,需在6月9日至10日全区公办小学统一报名时,持“在京借读证明”等材料到居住地附近学校进行入学登记。学校接收有困难的,将由学区统筹安排就读学校。
对于住在其他区县的非京籍学生,如想顺利办理小学入学登记,最好提前准备好以下证件:家长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证明、证件以及住所地街道办事处审核确认后开具的借读证明。然后,持这些证明材料到划定小学联系借读。
赢在起跑线
■家长故事之一
备战幼升小没了周末
上周,韩林(化名)所在的小区贴出了小学入学通知,女儿幼升小正式进入了倒计时。韩林一家为之纠结一年多的事终于到了要面对的时候。
韩林的家在一所高校校园里,离家不远就有一所知名小学,韩林家属于这所小学的划片区。按理说,女儿就近入学应该是件很简单的事。至少在两年前,韩林一直是这么乐观,似乎从不担心。为了给女儿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韩林和丈夫一有空就带着女儿旅行,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让女儿感受不同的地域风情,了解世界的奇妙和精彩。
随着女儿进入幼儿园的大班,韩林突然发现女儿的很多同学周末都在辅导班中度过。女儿的一个好朋友周二晚上要上英语课,周三晚上有舞蹈课,周六还要上一次英语课,还有美术课,周日还有钢琴课。还有那些“幼升小”准备择校的孩子,他们中的很多人早早就上了学前班,每天像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上课。
韩林第一次感到幼升小带来的惶恐,她也想让女儿学点什么。跟女儿商量后,决定先学钢琴。于是,女儿的周末变成了一天半,其中的半天用来学钢琴。今年寒假后,韩林又给女儿报了英语课,她的周末又少了半天。
与此同时,幼儿园的作业也来了。女儿每天幼儿园放学6点,在外面玩一会儿,到家基本都要7点以后,吃了晚饭就8点多了。幼儿园数学班的作业每周有七八页,大班的孩子还有“幼升小”的作业,每天做这些作业大概要花40分钟。睡觉只好到10点以后。
“幼儿园的孩子留作业实在太荒唐!”韩林说,为了这事她已经跟幼儿园谈过几次,认为这样孩子太累了。老师也表示很无奈,这样做也是应大多数家长要求。
曾经无忧无虑的空闲时光渐渐被各种培训班、作业占据,在这一过程中,韩林跟女儿间的矛盾也多了起来。为了多弹几遍曲子、抓紧时间做作业、快点去上英语课……好脾气的韩林也会忍不住朝女儿发火,吼几嗓子。
发脾气次数多了,女儿对韩林说:“妈妈,我最不喜欢你大声说话的时候,我不喜欢那样的妈妈。”
韩林说,她也不想成为那样的妈妈。有时想想,女儿所承受的这些都是别人给她施加的,她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却在父母的安排下早早做了规划。韩林说,等女儿幼升小报名结束后,无论如何都要给她放个假,恢复一家三口共同旅行的快乐时光。
只是,到了小学后,还能不能继续坚持这样的生活?韩林说,她也没有把握。
■家长故事之二
借读证明费尽周折
王燕(化名)家在海淀,儿子今年幼升小。王燕和爱人都没有北京户口,居住地附近也没有什么出名的学校。半年前,王燕就开始到处找关系为儿子找一所“过得去”的学校。各种关系都已搭上,就等学校通知正式办理入学登记时,海淀区发布幼升小政策调整的通知,“我们全家从期待胜利的曙光又陷入了无边的黑暗”,王燕说。
今年海淀区幼升小政策调整,除了要求所有适龄儿童网上登记外,还要求非京籍学生必须持借读证明办理入学手续。按照规定,网上登记平台开放的时间只有短短18天,从得知这一信息起,王燕便开始为儿子的一纸借读证明忙碌起来。
按照规定,借读证明的一项必要资料就是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开具无监护证明。王燕一家的户口在河北唐山只能委托在老家的姐姐办理。与此同时,王燕和老公向单位请假三天,分头办理暂住证、在京居住证明、务工证明等。
“就一个无监护证明,折腾得我们欲哭无泪。”王燕说,为了这个证明,姐姐往返当地政府不下五次,第一次去工作人员说从来没办过这样的证明,不能开;第二次去办事人员不在。好不容易把证明开到了快递到北京,王燕拿到住所街道办事处审核时,又被告知这个证明不能用手写,作废!按照规范文本,姐姐从唐山又发了一份快递过来,王燕再去审核时,又被告知公章盖得不对,又得打回去重办……直到第三次快递过来的证明才通过了审核。
终于,在网上信息登记平台关闭前5天,王燕终于办齐了所有的材料,拿到了街道开出的借读证明。
王燕在北京工作十余年,买了房、买了车,有稳定的工作,她一直以为自己早已融入了这个城市。可这次给孩子办理入学手续,让她深深感受到身为异乡人的无助和孤独。“总会有各种门槛提醒你这个城市不属于你”,王燕说,儿子现在刚上小学,以后中考、高考怎么办,她都不敢想。
■入学小贴士
办理小学入学手续后,一些学校会对孩子的情况进行摸底,大致分为笔试、面试以及家长面试等环节。本报搜集和整理了专家对于入学摸底的建议和经验,供需要的家长和学生参考。
>>关于学生
书面部分需细心
1.笔试过程中经常出现铅笔折断,孩子向教师求援现象,请家长一定在笔试前为孩子备好铅笔,多备几支,让孩子减少紧张感。
2.不会的题一直做,直到最后,会的题也没做出:家长要提醒孩子,笔试过程中一定要先挑会做的做,遇到不会的可以跳过。
3.不要乱问老师问题:如:老师,这道题怎么做,我不会!安安静静做题,有问题举手示意,这样的孩子会得到老师垂青。
4.尽量不要提前交卷,反复多检查几遍,草草做完交卷,容易给老师留下马虎、粗心的印象。
5.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拼音能力:孩子在考试中即使教师帮助读出题目,自身也要会读出一些题目并理解,在笔试中,如果遇到不会的字可用拼音代替,拼音不是一定需要掌握,但是尽量能灵活运用拼音,听字会拼,思考后可以拼出自己想要的字,这样部分考题中教师会根据情况酌情给分。
口头部分应灵活
孩子在面试过程中应注意:1.善表达,不添乱:表达能力优秀但不爱表现,乱表达。
2.较灵活,兴趣多:灵活思考问题,思维不局限,兴趣爱好广泛且有一项较精通。
3.不吵闹,端正坐:守纪律,不吵闹,不可东倒西歪坐。
4.拍皮球,跳绳一定会:很多学校体能测试项目会考此两项。
>>关于家长
需留意常见问题
专家建议,入学前如需摸底,家长衣着要得体,不应表现出对孩子过分溺爱。具体来说,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1.你理想的学校是什么样的?本题旨在问家长对该校的印象如何。
2.父母的职业?考查家长的素质,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根据父母素质判断孩子未来的可塑性,同时根据是否一家三口参与面试判断孩子是否是单亲家庭。北京某牛小曾经以疑似单亲家庭为由拒绝了某学生,因此,面试当日,无论多忙,一家三口要齐上阵。
3.您对素质教育的看法?一般学校在接收学生的同时,希望他们拥有优秀的成绩,所以家长的回答不要“快乐就好,开心就成”等,要让学校知道,家长也同样重视孩子的成绩。
4.如果您孩子不写作业,教师给您打电话,您如何处理?(学校与家庭间有冲突,您护孩子,还是为学校利益着想?)面试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回答时候都请站在学校角度考虑优先,尽量为学校减轻负担,不给老师添麻烦,先从孩子自身原因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