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教育家”评选被指加剧不正之风拟取消
时间:2012-05-28
作者:
来源:

  今年年初发布的《首都中长期教育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北京每两年评选20名“首都教育家”,此内容引发社会各界争论。

  记者昨天获悉,在今年市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关于坚决反对“北京将每两年评选20名教育家”》,目前已获回复,市教委表示,经过多方协调,拟取消“首都教育家”的评选。

  □反对理由

  五大理由反对“教育家”评选

  在市政协委员唐兢看来,近年来教育界的“评选”太多,她举例,前几年“高校教学名师”评比的很多弊病目前还没有认真总结过。“评选”并没有给高教带来更多正面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的浮躁、虚假的不正之风。

  她反对“首都教育家”评选,希望不要出台任何“由政府赋予教育家称号”的项目和举措,因为它没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且违反教育领域形成教育家的自然规律。

  理由1

  缺少评价标准

  唐兢说,在《首都中长期教育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即将全面实施的十大重点项目中,最后一项便是关于设立“首都教育家”荣誉称号的举措。“连教育家的标准问题还没有厘清,如何评价教育家?”

  唐兢认为,这个评价标准应该经过社会各界充分讨论后才能确定,现在根本就没有任何讨论。退一步说,如果不讨论也可以,100多年来,可以称之为“教育家”的寥寥可数,标准自在公众心中。“谁可以和他们相提并论?每两年就能出20个?”

  理由2

  称号内涵复杂

  唐兢认为,与歌星、演员、导演不一样,教育家的称号是个有较高层次、非政治化的、有复杂内涵的称号,从来都不是在一次评比中能评出来的。这个称号的得来要靠长期的积淀,毕生的勤奋研究,且其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在大范围内有公认影响力的人物才有可能获得。

  理由3

  百年不超20人

  唐兢认为,在中国二十世纪的一百年中,全国知名的、能称为教育家的学者不超过20名。

  “纵观历史也可以看出,从古至今,能称之为‘教育家’的绝大部分都是耄耋老人,近代有几位办学思想独特,不仅自身学术很深而且有了不起的教育建树,虽然较为年轻也可称之为教育家”,唐兢说,“如果现在三四十岁的博士后被评为了‘教育家’,他们的后半生干什么?”

  理由4

  教育被干预严重

  唐兢认为,教育界当今“官本位”思想非常严重,很难想象能评选出真正的教育家。她坦言,“且不说在今天的首都教育界想不出谁有资格能被大家公认为教育家,事实是,在教育被干预得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国当今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她的观点是,可以认真严肃地评选“名师”,但是“教育家”不行,而且现在评选太多,所谓的“名师”整体水平也下降很多。

  理由5

  教育公平更重要

  在唐兢看来,和各类“评选”相比,有更为重要、必要、迫切的问题需要解决。

  她称,首都还有许多基础性的工作要踏踏实实去做,教育的公正、公平这一基本正义还远未达到,评选“教育家”,在当前乃至2020年以前根本没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回复

  “首都教育家”拟取消评选

  市教委最近针对此提案给出办复意见,称与相关部门多次进行沟通后,经过协商,拟取消“首都教育家”的评选。

  “教育家评选”源自《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市教委介绍,《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实施十二项重点工程,其中第(五)项为“首都名师教育家发展工程”。其中包括服务首都教育现代化战略,实施“长城学者计划”,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设立“长城学者”奖励基金,培养和资助一批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年教育人才;实施“首都教育家发展计划”,通过探索建立教育管理人才职业化发展方式,促进优秀教育管理人才不断涌现,设立“首都教育家”荣誉称号,对为首都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到2020年,“长城学者”达到1000人以上,“首都教育家”达到100名。

  据此,《首都中长期教育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设立“首都教育家”荣誉称号,每两年评选表彰20名为首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和认同的首都名师、名校长。

  市教委表示,此举旨在营造首都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树立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先进典型,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教师教育管理、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市教委坦陈,对于“首都教育家”的评选,确实存在一些争议,特别是接到多位委员的提案后,教委与相关部门多次进行沟通。经过协商,拟取消“首都教育家”的评选。但为贯彻好两个纲要,继续做好教书育人先进典型的表彰工作,将结合实际开展相关工作。

  □对话·政协委员唐兢

  现在最需要踏踏实实工作

  记者:您得知这个评选后第一反应是什么?

  唐兢:太荒唐了。我长期奋斗在教育一线,干了三十多年,我知道当一个好老师有多不容易,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而这仅仅是个好老师而已,哪儿就称得上教育家了。

  记者:当您表达这个观点时,包括在政协大会和提案办复过程中,教委是什么态度?

  唐兢:当时大会发言完了散会时我就跟教委的负责人在走廊上碰见,他小声儿跟我说他也认为这条确实有点问题。后来教委的一个处长跟我联系,他非常赞同我的观点,而且他说在制定规划的时候他就很纠结,我这个提案他来来回回跟各个部门沟通三回,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不再评选“教育家”而改为别的形式,他很感谢我提出这个提案。

  记者:您对教育界现在的各类评奖怎么看?

  唐兢:我的观点是,把特级教师、名师等评选做实就好了,不要动辄就评个奖,使这些奖的水准降低,时间可以长一点,人数可以少一点,评多了老百姓也不信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工作,如果要评奖,可以在若干年后,我们的教育干好了,反思这个历程的时候,一些敢于在教育上创新的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以全国范围内评选个“教育家”,但估计那时候这些被评上的人已经不在了。

  记者:您觉得现在教育缺乏什么?

  唐兢:应该鼓励那些踏踏实实为学生着想,默默为学生付出的老师。现在的大学课堂,有的老师上课学生走光,有的老师上课座位不够,为什么?这和老师是不是认真研究教学有直接关系,却和这个老师能不能评上教授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论文发的不够,为学生做再多也没用。但是这个社会什么都需要,既需要会做研究的,也需要会教书的,现在做研究的可以评教授,会教书的却没有任何鼓励,长此以往谁还认真教书?各类评奖也不能从上评,要上下结合,特别是大学,评奖需要长期由学生打分,这样才客观。

  □提案背后

  委员发言痛斥评选

  今年1月9日,有媒体刊登消息称,到2020年之前,本市将全面实施十大重点项目,其中包括每两年评选20名“首都教育家”,且部分区县已着手“教育家”培养。此消息一出,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市政协委员、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教授唐兢是在今年政协大会的前一天看到的这则消息,当时她感觉非常荒唐。唐兢说,“当时我就想,一定要在政协大会上好好把这件事说一说,难道我们的教训还不够么?”第一天小组讨论中,唐兢拿出刊登这则消息的报纸与大家讨论,表示坚决反对这一做法,得到了参会所有教育界别委员的认同。唐兢当天即写出了这个提案,“我每年的提案都是大会之前交,只有这个是会上交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提案”。

  为了扩大影响,唐兢在有市长等领导参加的市政协社会管理专题座谈会上发言,严肃地批评这个评选,“我们谁有评判教育家的资格?我认为院士可评,但教育家不可评!希望我们的教育脚踏实地、多办实事,不要再瞎折腾了。”她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第一次掌声。这个提案也成了今年政协大会联名人数最多的提案。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周宇

  本报制图吴尚楠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