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绵阳政府应偿还香港400万援建款
时间:2012-05-24
作者:
来源:

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日,一则内容为“香港政府拨款和教育界募捐所得重建的绵阳一所中学,遭到地方当局拆毁”的网帖引发了广泛关注。记者日前从绵阳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援建的绵阳紫荆民族中学已经于2011年搬离,新校区已于2012年2月底正式动工修建。目前,香港政府正考虑向四川当地追索有关拨款。

面对社会各界包括舆论以及网友对香港政府“追捐风波”的持续关注,绵阳市政府迅速做出回应,称紫荆民族中学拆迁的原因是校舍狭小,公共设施缺乏,而且并不是一拆了之,今后将投资7000万元,将其迁建为占地更广、设施更齐全的新校园。但公众对此回应似乎不太“感冒”,质疑声音依然此起彼落。

综观媒体对香港“追捐风波”的报道,从一些新闻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细节问题值得人们去探究,去追问。首先,绵阳作为汶川地震的重灾区,灾后重建规划最起码要符合前瞻性要求。而不能将一个刚刚使用两年并且饱含香港政府和教育界爱心的学校轻易间化为平地。不解的是,在官方的通稿里称这所学校一无是处:“设施不足,校园狭小,教育教学无法开展”,这些情况,难道绵阳市政府在筹建学校之初,就一无所知吗?对这种建了就拆的行为,难道不应当追问吗?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绵阳市政府认为“相邻绵阳师范学院西校区搬迁,捐赠中学因绵阳师范学院搬迁而无法再借用操场浴室等教学和生活设施。”恰是这个原因成为了援建学校不得不拆掉的最主要理由,而援建学校与商业地产项目之间到底有什么瓜葛,绵阳市政府在回应中却只字未提。

稍加检索不难发现,早在2009年10月16日,绵阳市政府就与大连万达集团,在成都举行了绵阳万达广场项目签约仪式。2011年4月,“涪城万达广场”商业住宅项目奠基,2011年元月份,绵阳师范学院西校区搬迁,而紧接着香港援建的中学也随之轰然倒下。显然,在援建学校、大学校区与地产项目三者之间,当地政府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因为,60亿元的地产项目,既能带来巨大的投资拉动效应,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也会增加国库收入。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也能给当地主要官员带来“价值连城”的政绩。

最后不得不提及,绵阳援建项目善款是否会被受赠方顺利追回,让这场“追捐风波”早日消停下来。绵阳市政府表态中并没有作出正面回应。只是说港方援建400万港币,被放在学校“土地及土地构筑物资产处置”部分,列入新学校投资,但香港对此回应并不认同。基于这种态势和局面,特别期望香港政府能够较真,启动相关程序,向绵阳追回善款,通过追索捐赠款项,让“地产至上、拆房成瘾”的地方政府明白,捐赠不是白拿的,用捐款修建的校舍更不能说拆就拆。

此外,鉴于目前对追索捐赠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与罚则,所以,希望国家层面尽快立法,明确捐资建校的拆除必须征得受捐人的同意,否则,不仅要追究相关人的责任,还要无偿偿还捐款。

【责任编辑:董雄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