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得太浅,近千棵无根杨树苗死了
近日,有位泗阳村民向现代快报 (微博)反映,在泗阳县王集镇、爱园镇道路两侧,今年新栽的意杨大片死亡,甚至有的杨树苗没有根。群众认为,栽这些杨树是“花架子”,是面子工程,根本就没考虑到成活率。5月2日上午,现代快报记者实地调查发现,群众反映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泗阳县林业中心专家告诉记者,无根栽种杨树正是他们推广的一种名为杨树插杆造林技术,杨树的死亡原因是没有达到插杆造林技术要求。
□现代快报记者 杨亦文 文/摄
[记者调查]
这片“无根”杨树苗全死了
在泗阳县王集镇的曙光村,快报记者看到,泗沭路东侧的一片60亩左右的麦地里,栽种着很多杨树苗,但奇怪的是,这些杨树苗没有一棵长出绿叶,竟然全都死了。这些杨树苗普遍比较矮小,枝干很细。
记者来到麦地里,单手轻轻地一拔就把这些杨树苗拔了起来,原来这些杨树苗底下只有二三十厘米插在土中,而且这些杨树苗底下根本就没有根系,这些都是无根的杨树苗。附近的群众说,这片麦地大概有60亩,平均每亩地可以栽种16棵,整块地里大约栽种了1000棵,但现在这些杨树苗都死了,实在是可惜!
而在泗阳县爱园镇,有根的杨树苗也死了一大半。在爱园镇的季圩村一大片长势旺盛的麦地里,记者看到,这里整整齐齐地栽种好几排杨树苗,只有部分长出了绿叶,大部分的树苗都是光秃秃的。来到这些杨树苗跟前仔细一看,这些杨树苗根本没有发芽,更没有长出叶子,部分枝干已经干枯。记者伸手使劲一拔,发现可以将这些杨树苗拔起,这些已经死去的杨树苗埋得比较浅。记者连续拔了3棵都是这样。
这种情况,在爱园镇的史荡村也同样存在。
[专家说法]
无根栽培没问题,技术要求没执行到位
听到记者反映的情况后,泗阳县林业中心主任孙国光来到了现场,当看到记者带着的从爱园镇季圩村麦地里拔出来的杨树苗时,孙国光说,单就这棵树苗来看,栽得有点浅,而且这棵树苗的根系不够发达,侧根太少还有伤疤,其次,从这棵树苗看,在栽种之前没有放在水里泡,严重缺水。
对于“无根”的杨树苗,孙国光对快报记者解释说,他和同事从2001年就开始研究《杨树插杆造林技术》课题,经过大量的实验成活率已经超过95%,已通过省林业部门的审核,目前正在泗阳推广。
“传统的杨树苗都是连根挖起来再栽在挖好的树塘里,插杆造林是将杨树苗从原来的根部砍下来,不需挖树塘,只需插在用钢钎插好的洞里,适当地浇水就可以了。”孙国光说,插杆造林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省时省工,不仅省去了挖树塘之苦,而且砍过树苗的根部第二年还可以长出新的杨树苗。
看到快报记者手中的王集镇曙光村麦地里的无根杨树苗,孙国光表示,这些树苗插得太浅了,“至少要插70厘米,这些才二三十厘米,我估计当时插的时候根本没有用钢钎只是用手插的,这肯定不能活!”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插种之前要在清水中浸泡2至7天。
[种树背景]
三年要种1000万株杨树,当做任务派发
在爱园镇季圩村杨树地里,记者看到一块绿色的牌子,上面写着“开展植树造林,共建美好家园”,一行大字下面则写着栽植单位供电公司,栽植数量1280棵,栽植时间2012年2月,栽植亩数80亩。
泗阳县供电局团委张姓书记告诉记者,这块林地是他们单位出钱搞的。今年,泗阳县四套班子和81个县直部门、250名乡科级干部每人都有一个挂钩村,每人都有一个植树点。县直各部门规划栽种一块连片不少于80亩的成片林,每个挂村的乡科级干部在各自村里自购种植不少于30亩的苗木。
在一份材料上记者看到,泗阳全县挂钩帮扶单位和副科级以上驻村干部共落实帮扶造林面积13010亩,筹集购苗资金总计195.15万元。据了解,今年年初,泗阳县提出3年内全县新植杨树1000万株,今年新植杨树350万株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