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男孩买一元钱一盒的盒饭吃。
每天中午,她都会来给两个孩子送饭。
一个小朋友独自站在墙边吃饭。
台儿庄区涧头集镇高山后小学地段偏僻,学校总人数500多人,学校没有食堂,有300多名学生要等着家长来送饭,炒土豆丝拌米饭就是大部分学生的午餐。
奶奶,把剩的油条带来
23日中午11时55分,台儿庄区涧头集镇高山后小学门口堵满了送饭的学生家长。“孩子的爸爸在外地打工,照顾孩子只能落到我身上了。”赵福芝骑车赶了近10多里地来到到学校门口。她停下自行车,打开层层包裹,在一个保温盒里盛着满满的青菜汤,另外还有2个已经发硬的煎饼和2根油条。
“孩子的母亲几年前就离家出走了,孩子的爸爸在外地打工。”谈到孙子,赵福芝显得非常无奈。她说,孙子叫杨宏伟,在读二年级,今年正好6岁。正说话间,学校下课,听话的杨宏伟急匆匆地跑到奶奶身边。“奶奶,我昨晚让你带来的油条你带来了吗?”说着,杨宏伟伸出手开始翻找食物。“这几根油条是我前几天赶集的时候买的,剩下2根没吃完,昨天晚上他就一直叮嘱我,午饭时一定给他带过来。”看着孙子满足的样子,赵福芝叹了一口气。
“每天放学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学生在学校门口等着家人,最让我难忘和心痛是,上一次我有点事来晚了,没想到我们家孩子沿着路往回走,在路上饿得哇哇大哭,我的心当时就碎了。”说到动情处,来自演武庄的学生家长李正英眼眶发红。
妈妈给我1块钱买饭
中午12时9分,在一年级2班靠窗的位置,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女孩独自坐在座位上,手里端着一个盒饭,盒饭里有一些土豆丝和米饭,看上去几乎没有油花。小姑娘偶尔抬起头看看正在吃饭的同学,用筷子夹几个米粒塞到嘴里。“我妈妈很忙,平常没时间来给我送午饭,早晨就塞给我1元钱,让我买盒饭吃。”和记者聊天时,她瞪着大眼睛,显得有些紧张。这时站在旁边的政教处主任李丽告诉记者:“她叫王彩虹,每天中午吃饭她都是自己出去买一份盒饭回来吃,很少见到她妈妈过来。盒饭也很单一,经常是土豆丝拌米饭。”
三年级的一名男同学手里拿着煎饼,匆忙吃几口,看样子是太着急噎着了,于是匆匆跑到水龙头,打开水龙头喝了几口凉水,喝完之后就和同学打闹着跑开了。“有时候我就发现,有些学生水杯都没有,基本喝不上热水,吃饭的时候在外面一边玩一边吃,渴了就去水管喝凉水。”
有的学生则跑到校门口小卖部买饮料喝,这些饮料外包装看上去非常旧,大部分饮料竟然没有标注生产厂家和地址。
每天步行15里给孙子送饭
家住演武庄70多岁的李老太每天都要步行近15里路来给孙子送饭,她用保温杯带水,一半给孙子洗手,一半留给孙子喝。“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孩子留给了我。平常家里太忙脱不开身,眼看着表知道快要放学了,就急匆匆地赶到学校给孩子送饭,孩子现在正在长身体,我们尽量给做点好点的伙食,但是最好的饭食基本上都是米汤加青菜。孩子在读二年级,我也不能亏了孩子啊。”李老太无奈地说。
“中午孩子大体上吃点,其实根本就吃不好也吃不饱,我们家孩子每天下午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找吃的。想想孩子真的是太可怜了,他也经常跟我说,有时候上课的时候都突然感觉饿得慌。”8岁的王浩然正在低头吃煎饼和辣椒白菜,母亲魏贤霞一边爱怜的看着儿子,一边让孩子慢点吃,赶忙给端来一碗小米汤。
希望得到帮扶让孩子们吃好点
“学校要是有个食堂就好了,那样的话算是帮孩子家长圆了个心愿,我们都盼着呢。”三年级学生王雨的母亲李正英告诉记者。采访中,很多家长也盼望着有一天学校也有属于自己的食堂。
“我们学校自2008年建校之后,就没有规划食堂,主要是资金不足。我们虽然多方筹集也未能如愿,现在我们也正在想办法,等到有了学校食堂,孩子们就会慢慢好起来了。”谈到未来,高山后小学的徐校长既无奈又充满期待。
徐校长表示,由于高山后村面积相对较大,所以学校就建在这个位置,周围的村子还包括演武庄、耿楼村等几个村庄。“除高山后村外,离学校近的村庄少说有8里路,远点的村庄就达到20多里路。每天中午放学之后大约有100多人需要回家吃饭,剩下的300多人都需要在学校吃,我们也在积极地同各种公益组织联系,希望能够得到相关的帮扶,让这些孩子吃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