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社保局和统计局昨天联合发布通知,公布了2011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2011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56061元,月平均工资为4672元,比上年增长11.2%。
通过历史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比2009年度增长则仅为4%,2009年则比2008年增长8.3%,相比前两年,2011年全市职工社平工资的涨势颇为喜人。
按照通知要求,凡按2011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的事项,将按照新标准执行。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上一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确定的,五项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也将随之确定,并进行调整。五项社会保险当中以养老保险的缴费金额最多,也最受人关注。根据新平均工资标准,对于在职职工来说,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每月最低数额应为149.5元、最高数额应为1121元。
记者追问
平均工资有那么高吗?
大家挣得有那么多吗?平均工资公布后,很多人都感觉实际数额与自身感受不符。“我还以为自己算挣得多的,原来还不到平均数,原来咱也是低收入!”……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
确实,社平工资的数额跟人们的感觉有一定差距。记者了解到,这主要是源于一个统计口径的问题。在统计平工资时,统计部门是按照工资总额来计算的,这包括了职工的基础工资、奖金、各项津贴和补贴等。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应发总额),还包括了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应交纳的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纳部分等。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只要符合劳动报酬性质,都应统计在工资总额中。而人们通常理解的工资都是实际到手的收入,而没有将自己缴纳的税费、社保费、公积金等计算在内。因此有些职工虽然达标了,但也会感觉“没拿这么多钱”。
根据此前的一个统计数据,当时达到平均工资以上的职工只占到全部职工人数的39.3%,没有达到职工平均工资的人数占60.7%。可见一大半职工的工资未达到该水平,所以相对于大部分工薪人员这个数子是高了一点。(北京晚报 代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