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3月31日电(张道正)“兰州牛肉拉面知名度大,但美誉度不高;店多,就业人数多,但创造价值小。”31日,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包国宪在“促进兰州牛肉拉面规范化职业化产业化发展座谈会”上如此直言。
兰州牛肉拉面自清朝嘉庆年间创始以来,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在多年发展中,其制作的技能体系越来越完整、成熟、独特,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进入21世纪,兰州牛肉拉面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快速发展起来,以至于开始在欧美、中东及东南亚立足。
包国宪认为,兰州牛肉拉面虽然快速发展起来,但走出兰州的牛肉拉面色、香、形、味大相径庭,出现“水土不服”、“变味走样”现象。究其原因在于“缺乏与时俱进”,“缺乏产业化”。
“脏乱差,规模小,服务单一”,包国宪坦言兰州牛肉拉面的缺点,他认为一个产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好看、好吃”,而是在其“品牌价值”。“要挖掘其文化内涵、历史积淀,去寻找故事,去找秘诀”。
包国宪认为兰州牛肉拉面若想获得大发展,必须走“产业化”道路,他认为要做调查规划,做产业化模式研究,特别要重视企业家的作用。此外,他认为兰州牛肉拉面盈利模式不在“面”上,而在其文化内涵,“传统工艺要和现代技术结合”。
兰州商学院院长助理、长青学院院长朱珽珺则认为,兰州牛肉拉面最主要缺乏“标准化”,“制作技术缺少标准化,流程缺少标准化,原材料缺乏标准化,产品外观基本要求、场地门面、服务都缺乏标准化”。
据了解,由国家人社部批准的《兰州牛肉拉面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日前正式在甘肃启动施行,这标志着兰州牛肉拉面迎来规范化、职业化、产业化发展的好机遇。
“看似一碗面,其实关乎大众民生,”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咨询员、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制作国家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鉴定委员会顾问朱志良指出,兰州牛肉拉面行业标准要统一,其发展要政府在政策、资金上支持,行业要互助,他还建议兰州牛肉拉面也可以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设计有象征性的形象符号,以利于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