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八旬老人耗时3年著菏泽《史记》
时间:2012-02-21
作者:
来源:

山东八旬老人耗时3年著菏泽《史记》

  ▲闲暇之余,李保光也经常练习书法,老人向记者展示他刚写的《牡丹赋》。

  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一辆三轮车、一段三年的寻找探访,一部6万多字的菏泽“《史记》”——《雷泽史话》。菏泽学院的退休老教授李保光说,他写《雷泽史话》不仅是探寻菏泽的历史文化,更为菏泽留住他的精神家园的根基。
要留住菏泽的精神根基
  18日,记者来到李保光家中,屋内简单的家具陈设、收拾得干净利索,挂在墙壁上的几幅字画颇见功底。书房内布置得朴素简单,整排书架散发出浓浓书香。
  见到记者,已是耄耋之年的李保光格外高兴,就在前几天,他写的《我的牡丹情缘》手稿刚刚完成,而历时3年写就的《雷泽史话》已经被牡丹区老年大学作为内部教材使用。看着桌上的《雷泽史话》,李保光感慨万分,岁月的沧桑已是无可避免地刻在他的脸上,但他安然的神态、清晰的思路、矍铄的精神却感染着周围的人。
  谈起编写《雷泽史话》的初衷,李保光说,他1960年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即参加教育工作,并致力于牡丹文化和菏泽历史研究。“菏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到春秋战国,历史文化与文明之光,尤为耀眼闪亮,但现在关于菏泽地方历史文化的记录很少,我要留住菏泽文化的根。”
  2006年,年逾古稀的李保光在电视上看到“我们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时,心中为之一振,“现在很多人连家乡的历史都不清楚,建设精神家园又从何谈起?”李保光思索再三,最终决定写一本属于菏泽的文化历史书籍。
写书要拿到第一手资料
  2009年冬,在菏泽李丁楼村西北角一座土地庙前,一块断碑躺在地上,碑上布满厚厚的灰尘,一位老人跪下用自备的清水和扫帚清洗,一个字一个字地擦拭、认读,石碑上慢慢出现“历代文宗”“先贤卜子夏”9个大字。随后,老人用干毛巾将断碑上的水擦去,把白纸铺在字上,用复写纸缓缓地摩擦。用手抚平、叠好,小心翼翼地装进提包。这位老人就是李保光。而类似这样的工作,也贯穿了李保光“写史”的整个过程。
  自2007年10月编写《雷泽史话》开始,他为了能够拿到第一手资料,已古稀之年的他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每次外出都是亲力亲为,一辆三轮车陪伴他走遍菏泽城区的大街小巷。
  在编写《雷泽史话》中《先贤卜子》一章时,李保光为了让著作内容更加准确、翔实、丰富,他翻阅了诸类文献资料,跑遍了菏泽的诸个花园。“我写书,要用第一手资料,不能东拼西凑、人云亦云。文章要有创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在实地走访中,李保光收获不少。“《先贤卜子》是我费时最多的一章,在走访过程中,还无意发现战国齐魏桂陵之战中‘桂陵’一词的由来,因卜子夏的先人桂公陵墓在此,故名。而先前至于为何叫桂陵之战,古书上很少有记载。”
写东西要对历史负责
  从2007年10月份到2010年6月,经过三年时间,《雷泽史话》从三皇五帝到秦国之间的历史已经写完。“我计划从秦国再开始写,只要身体允许,我要写到清末,或者民国。”
  “我写东西是要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任的,也要对读者负责。”在治学方面,李保光非常严谨,由于不会用电脑,每次都是手写,写好之后往往要改很多次,有时草稿上改得都看不清,还要重抄一遍,且每篇文章都是他亲自校对。
  每次李保光实地考察回来后,往往顾不得吃饭,在书房内一写就是三五个小时,有时晚上要撰写到凌晨一点多。“他天天坐在家里写东西,也不外出锻炼,积劳成疾,前年刚做了手术,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李保光的老伴心疼地说。
  “我1993年退休,期间一直在研究牡丹文化,直到2007年开始写《雷泽史话》,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都说那么大年纪了应该享享清福,不应该到处乱跑,但我要把菏泽地方历史文化的闪光点写出来,要让它们家喻户晓,让人们知道在我们菏泽的土地上曾发生过那些历史故事,在我有生之年,只要身体允许,我将一直写下去。”

(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谢金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