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编钟保存完整 见习记者 杨亦文 摄
“宿迁考古首次发现青铜编钟!”昨天上午,宿迁博物馆一工作人员兴奋地告诉记者。在这处墓葬中,不仅有青铜编钟,还有青铜鼎,陶制的磬、青铜簠等多种文物。现场的考古专家告诉记者,青铜编钟的发现,不仅在宿迁属首次,就是在整个江苏地区都极为罕见。
古墓葬中发现青铜编钟
宿迁老城区属马陵山余脉,自古就是宿迁的风水宝地,墓葬一直比较多。解放后,由于宿迁市区人口增加,城区逐渐扩大,这些风水宝地也逐渐被工厂征用盖上宿舍。从2011年开始,宿迁对马陵路片区进行改造,拆掉旧房建新房。战国青铜编钟就是在一个名叫凤凰美地的工地上被发现的。
昨天上午,当记者赶到工地的时候,看到很多工人正在考古专家的带领下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工地上,编号为25号的墓葬形制最大,南北宽度6米多,东西长5.8米,墓坑深近3米,墓坑北侧被一块彩色塑料布盖得严严实实,拿开塑料布,一溜编钟立即映入眼帘。9个编钟从南到北按照大小的顺序一字排开,最南边的一个最大,长度至少有25厘米,最北边的一个最小,长度也在15厘米左右。编钟身上有突起的乳钉,顶部有钮孔。
在编钟西侧,还有黑色片状的东西,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是陶磬,也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但当时的磬都用石头或玉制作,这里发现的却是陶制的,专家分析,“陶磬可能专为陪葬所用。”
墓主人至少士大夫级
考古专家、宿城区博物馆馆长李庚善向记者介绍,根据墓中青铜鼎、陶鼎的样式,他们基本断定这是一个战国时期的古墓葬。
“青铜编钟、青铜鼎都是在墓葬的南侧发现的。从现在来看,棺木已经全部腐烂。目前,我们还在进一步清理,初步估计有墓室可能被盗过!”陪葬品中不仅有陶鼎,而且有青铜鼎、青铜编钟,这说明墓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因为普通人根本是不可能用这些重器来陪葬的,“我们判断墓主人至少是个士大夫!”来自南京大学的考古专家王碧顺说。
宿迁市文管办、宿迁市博物馆馆长张萍萍告诉记者,编钟、青铜鼎在古代都属国之重器,绝不是一般人可以用来陪葬的,泗阳三庄的泗水王陵就没有出土青铜编钟,由此可以判断这位墓主人一定是一位显赫的公卿之家。
张萍萍说,从宿迁地区整个考古情况来看,战国时期的墓葬非常少。这次市区不仅发现了战国墓葬,而且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这是极其重大的发现,这对研究宿迁战国,乃至先秦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