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绿能”驱动,打造全省能源强市
2013年以来连续九年,随州新能源装机规模、累计发电量稳居全省第一。
随州立足资源禀赋,做足“无中生有”文章,推动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昔日能源小市蝶变为全省新能源大市。
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随州坚持“绿能”驱动,加快构建安全、清洁、高效、经济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全省能源强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追风逐日,“无中生有”占先机
随北二妹山、金锣山等数十座山头,一个个白色的巨大“风车”迎风矗立,点亮山景,向风借力,叶轮徐徐转动,流淌出源源不断的“绿能”。
随州高新区淅河镇马鞍山,一片片蓝色的光伏板匍匐在连绵起伏的山坡之上,蔚为壮观,光能转换间,荒坡变热土,年均发电1亿多度。
曾经,随州无油、无煤、缺气、少电,能源是制约发展的“短板”之一。
但是,随州有得天独厚的风力、光照资源优势。这里地处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中部,风速分布较集中,利于风电机组对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这里近30年平均年日照时长1930小时,平均总辐射量4200-4900兆焦耳/平方米,属于湖北省一级可利用区。
新能源是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市坚持“无中生有”,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大型能源企业抢滩,能源建设进入历史发展中最快的一个时期。
我市逐步形成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连续九年位居全省第一。绿色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特色发展优势。
从2012年底至今年10月,全市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296.69万千瓦,占全省18.24%;至今年11月14日,我市风电新能源累计发电量200.03亿千瓦时,首次突破200亿大关,约占全省27%。累计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800万吨,减排1994万吨二氧化碳,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头部”赋能,产业集聚促壮大
位于随县殷店镇的凤鸣风电场,是随州首家新能源场站,由央企华润集团旗下华润电力2012年投资建设,自当年底投入运营以来,年均发电量约2.7亿度。
华润新能源随州分公司副总经理龚彦峰介绍,10年来,华润已累计在随投资70.71亿元,建设单体风电项目18个,覆盖随县、广水市12个乡镇,已运营装机达95万千瓦,累计总产值47.37亿元、上缴税金5.11亿元。
“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华润计划在随继续投资200多亿元,实施风光互补、渔光互补、农光互补项目等,力争新增装机400万千瓦。
“追”风“捕”光,华润开启了随州新能源发展新纪元,让随州在全省抢占“先机”、引领示范。优质的风光资源吸引了国家能源、华能、中广核、中电建、国家电投等众多能源“头部”企业进驻。
新能源配套产业也随之发展。齐星集团积极构建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电站建设等产业链条。齐星晶星公司今年投资3900万元,新建大功率光伏组件生产线,年产能由500MW提升至1000MW,继续保持全省领先。齐星新能源公司总经理邓字安说:“新能源发展迎来新的风口,将抓住机遇继续做大做强。”
目前,共有17家投资主体在随布局新能源发电产业,建设风电场19座,集中式光伏电站20座,分布式光伏电站1783个,生物质发电站3座。
“十三五”末,国家能源集团总投资约50亿元的大型清洁、高效发电项目落地,实现了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在随州的首次布局。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发电约65亿度,年创产值约26亿元、实现利税约4亿元,提升随州电力的稳定性、可靠性。
“建好一座电厂,带动一片产业”。国能长源随州公司总经理李晖介绍,公司秉承“绿色、高效、智慧、一流”建设理念,项目建设对标国内一流,实现近零排放,同时立足打造“城市合伙人”定位,深耕周边园区,探索热力、物流运输、无盐水、热水等多产业发展,实施电、热、汽、气、副产品等多能综合供应。
该公司还充分发挥随州新能源资源优势,积极建设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等,壮大随州能源产业实力。
电网建设是能源产业发展重要一环。围绕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保障电网运行安全,促进能源产业发展,国网随州供电公司持续加大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十三五”期间,共完成110千伏及以下电网投资32.8亿元,新建1座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1条220千伏外送线路通道,形成多电压等级的覆盖城乡的输电网架。新能源外送能力由2017年的70万千瓦提升到2021年的110万千瓦。
“十四五”期间,国网随州供电公司计划投入50余亿元,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构建坚强智慧电网。
“双碳”引领,由大向强求裂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市发改委二级调研员朱世杰说:“‘双碳’战略目标,为能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期间,随州新能源建设将再次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
《随州市能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力争完成能源投资800亿元,努力实现装机总量800万千瓦的突破,其中新增新能源装机400万千瓦。风光发电将实现倍增,储水蓄能、化学储能预计均可实现零的突破,能源产业规模将加速壮大、结构将不断优化。
一批投资过1亿元、10亿元、50亿元的重大能源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蓄势待发。
我市已谋划“十四五”时期新能源项目27个,总投资200多亿元,总装机规模300余万千瓦,进一步巩固新能源产业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全国唯一一个县域级100%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落户广水,打造“世界规模最大、仅由风光供电”并可长期独立运行的100%可再生能源互联网,为电网更好地接入和消纳新能源探索新路径。
目前,总投资约60亿元的国能长源随县百万千瓦新能源多能互补基地,投资约15亿元的西气东输三线(随州段)项目,投资近4.5亿元的随州编钟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能源产业是一个投资强度大、社会贡献度高的产业。”朱世杰建议,依托能源产业基础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持续强化要素保障,推动能源产业链式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百姓增收、企业增效。
据介绍,我市将进一步加大能源项目谋划和招商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壮大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推动能源突破性、裂变式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