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两岸 全媒体记者 李文军摄
40岁,一个正值激情活力的年纪。
40年,一段见证沧桑巨变的岁月。
随州,一座充满历史感的古城,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不断焕发新的韵味和光彩,书写着令人惊叹的奇迹。
一条街“演变”成一座城
改革开放那年,随州还叫随县。第二年,随县城关镇被划出,成立随州市。这时,随州和随县并存。1983年,随县撤销,并入随州。
那时的随州城,面积不大,多为砖瓦房。现年79岁的王大刚回忆:“东至老火车站,西至沿河大道,南到汉东路,北到青年路,城就这么大。”据介绍,中心城区,仅烈山大道一条街,东、西边均以田园为主。
之后,随州由襄樊(现襄阳)代管、省直管,直至2000年成立地级市。
虽然数次变更,但随州城的发展未曾减速。市住建委主任熊忠海介绍,1984年后,随州城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城区渐渐扩大,城市高度也不断刷新。
第一项工程便是烈山大道(汉东路至解放路段)的改造,将10多米宽的道路提升至双向四车道,还配套绿化、人行道、雨水管网。随后,汉东路、舜井大道、沿河大道、擂鼓墩大道等主干道拓展延伸,逐步拉开城区骨架。
成立地级市后,随州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老城区不断改造升级,新城区继续拓展延伸,功能配套日趋完善,城市环境渐入佳境,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数据显示,随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980年的10平方公里拓展至今天的74.3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04平方米,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同时,新建1万多套公租房、改造3万多户棚户区,让10多万群众圆了优居梦。
现在的随州城,越变越好看,已经从一个“村姑”变成了仪态万方、具有国际气质的“美少女”。
一条河“见证”城的变迁
一座城市的变迁,总有她永恒的见证者。随州城的见证者,便是灵动的府河。
氵厥水与涢水相汇于随城,形成府河。1995年和2006年,随州在府河上兴建了两座闸坝,形成平静的湖面,即白云湖。市委、市政府围绕着白云湖大做生态文章,打造“一湖两岸”风光带,成为城市氧吧。
市规划局局长刘光海介绍,2003年后,随州城市建设的步伐开始向城东、城南转移,筑造新城。在“东进、西优、南拓、北调”发展思路下,当初的“琵琶城”开始向双百(中心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人)大城迅跑。
最有利的佐证,便是随州城的桥。改革开放之初,府河随州城区段只有两座桥——氵厥水一桥和涢水一桥。成立地级市前,仅新增了氵厥水二桥和白云湖大坝。之后,府河大桥、青年路大桥、编钟大桥等飞架两岸,使得中心城区不断延展。
细数下来,中心城区,白云湖上已架起了10座桥。夜色中,霓虹灯下,座座桥梁如彩虹般横卧在白云湖上,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与此同时,城市公园也逐渐增多,给群众带来生活享受。神农公园、文化公园、健康体育公园等,让随州城形成了东南西北中均有公园的格局。数据显示,中心城区12处综合公园、29处广场及街头小游园全部免费开放,市民出行500米可见园,开窗可见绿。
在府河见证下的40年,随州城已经“蝶变”。老城优化提档升级,新城靓丽仪态万方,一湖两岸风光优美,高楼迭起繁华现代,公园广场景致怡人,美丽乡村风景如画……
“1+4”书写随州传奇
城市发展进程中,我市始终按照“不求其大,但求其美;不求其洋,但求其精”发展理念,不断彰显城市个性,增添城市气质。
2012年,我市提出建设神韵随州,目的是塑造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让文化与自然在城市中交相辉映,建设美丽中国“随州版”。
去年,新修编的《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明确随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按照“东进、西优、南拓、北联”的空间拓展,一座座“新城”在“老城”的基础上崛起。城东活力新城、生态城南、明珠新城、文化城西四大新城,“1+4”城区组团让随州“神”韵”兼备。
做“减法”,疏解老城,腾出发展空间。推进齿轮、亚通、双龙寺等棚户区改造,实施中心城区零星企业搬迁“退二进三”,打通断头路,改造神农公园,新建小游园,持续优化老城区环境。
做“加法”,拓展新城,提升承载能力。城东成为地产、商业、工业的火热聚集地;城南成为文化产业基地、行政会展基地、生态休闲基地;城北建设城市副中心;城西注重彰显文化品位。
当前,随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国家、省级机遇叠加;地利,汉十产业带重要节点,湖北北部对外开放大门;人和,改革深入,作风提升,干事创业,激情满怀。
放眼今日随州城,楼房更高了,道路更宽阔了,桥梁更多了,园林景观更丰富了,城市更美了,市民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也更灿烂了。
著名作家二月河评价随州“小城大美”。新时代,新目标,随州城正书写着自己的传奇,演绎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精彩故事。
随州城市发展大事记
1983年,撤随县,并随州。随州城市建设大发展起步。
1992年,氵厥水二桥建成通车,随州城区向北发展,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
1995年,白云湖大坝开工建设,拦住府河水,形成秀丽的白云湖。
2000年,地级随州市成立,城市建设迎来发展新机遇。
2001年,市政府与福州锦榕房地产签约,启动解放路西段改造,正式拉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
2002年,市政府办公楼在城南开工建设,开启了新城区建设的大幕。
200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改造神农公园,搬迁200多户棚户区,使公园扩大增韵,成为市民的乐园。
2009年,新火车站正式启用,与之配套的火车站广场、迎宾大道等竣工,一座新城开始崛起。
2010年,我市精心打造的一河两岸风光带,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1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城同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提质升级。
201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神韵随州,助推城市三年大变样。
2014年,回龙寺公园、随州文化公园等开园,赢得各界的高度认可。这年,我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此后,我市也顺利摘得国家森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称号。
2015年,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中,我市被确定为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结合“双百城市”的目标,随州城进一步扩大、提档升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