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回应生死状质疑:组合手段落实“大气十条”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今天(18日)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家将以环保督察巡视、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离任审计、损害责任追究等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环境责任,会有“一系列组合手段,落实‘大气十条’以及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要求,来实现环境质量改善。”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媒体提问,国务院常务会已经审议通过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下称《规划》)对地方领导的追责以及考核是有要求的,而有位市长曾经对治霾向中央立下了生死状,但是目前来看这个城市空气质量的执行效果并不好,该如何追责?
对此,赵英民表示,针对各级政府的责任落实,实际上中央有一系列的部署安排。“大家这两天可能都关注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正在陆续反馈意见,这是非常重要的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非常好的手段。”
赵英民说,此外,环保部还有环境保护综合督查,还有像今年冬天环保部专门针对重污染天气的专项督查,对一些履职尽责不力的地方政府还有约谈。总之,利用这一系列组合手段,落实“大气十条”以及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要求,来实现环境质量改善。
环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了23.6%,酸雨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由历史高峰值的30%降到7.6%,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Ⅰ到Ⅲ类的比例提高到66%,劣Ⅴ类比例下降至9.7%。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污染重、环境质量差、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有较大差距,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赵英民说。
他介绍,《规划》是“十三五”统筹部署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追求就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全力打好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的攻坚战和持久战,确保2020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提出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2项。赵英民介绍,这些约束性指标分别是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细颗粒物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地表水质量劣Ⅴ类水体比例、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以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总量。
“这里涉及到的环境质量指标,也是第一次进入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中,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是‘土十条’里的要求,其余10项是‘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他说。
在回答记者有关近期重污染天气频发的问题时,赵英民说,近期北京的天气不是很好,重污染天气频发,实际上也提醒我们现在的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他同时表示,“应对重污染天气,首先还是要坚定信心”。赵英民举例说,从2013年“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就全国而言,重污染天气发生的频次、峰值都在明显下降。监测数据显示,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2015年重污染天数占全年比值4.1%,这个数字比2013年下降了52.3%,也就是说,2015年全国重污染天次比2013年下降了52.3%。其中京津冀2015年比2013年下降了51.7%。这个数字充分说明,当前我们大气污染治理的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也是显著的。
对于目前中国的水环境状况问题,赵英民表示,虽然通过“十二五”的努力,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但是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环境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水污染防治工作不平衡,流域生态破坏的现象目前还比较普遍,面源污染应该说现在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部分支流污染严重,部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水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上限,不少流经城镇的河流、沟渠“黑臭”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
赵英民认为,目前全国水环境呈现三个特点:地表水质总体上稳中趋好,但是部分水体污染问题突出;良好水体保护形势严峻;主要的污染因子出现分化。“过去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十二五”约束性指标COD出现了下降,但是氮磷目前看此消彼长。因为化学需氧量下降很多,相对来说原来处于第二、三位的污染物逐步成为有些水域的突出污染问题。”他说,实际上水污染治理表现在水上,但是很多问题还是来自于岸上,所以必须把水中和陆上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环境管理也要按照流域的客观规律去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这样才能落实“十三五”规划的要求,能够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