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7月15日电 (李胜成 蒋青琳)“现在村里只有我一家造纸专业户了,不坚持做下去,这种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手艺很快就会消失。”贺孝先言语间透着无奈。这位61岁的老人家是重庆酉阳县苍岭村古法造纸术为数不多的坚守者,也是当地公认造纸手艺高超的纸匠。
贺姓起祖于江西,后迁至铜鼓乡红井,再迁移到现居地苍岭村贺家沟。传承千年的古造纸术,面对工业化冲击,开始由“技术”变身“艺术”,以贺孝先为代表的造纸艺人通过九代人的传递与努力,完整演绎古人造纸场景,力图延续这古老的技艺。
15日,中新网记者走进了苍岭村。在贺孝先的作坊里,记者看到他正站在石槽边齐腰深的坑里,用竹帘不断从纸浆槽中“捞”出白色的湿纸,垒成堆压出水分后,搬到墙根,贴上去晾干。
“古法造纸,每张纸严格按照古法制作,以嫩竹为主原料,经过漂塘、剥竹丝等72道工序,依靠手工操作制成。”贺孝先告诉记者,自己12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造纸手艺,因沿用古人造纸的技术,做出来的纸存有古代纸张的模样,表面有纹路,裁出的四边是毛茸茸的棉絮,韧性极强。
公元105年,蔡伦利用树皮、麻头、旧渔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植物纤维纸,人类的文明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提及造纸的历史,贺孝先露出自信的笑容,“在祖父那个年代,手工造纸是我们农村人必须掌握的技艺。”
贺孝先说,古法造纸用途广泛,麻纸三伏天包熟肉,不发霉变味儿;演员卸妆时用麻纸,皮肤不过敏;酒厂糊酒海,酒味更香醇;纸质光滑并富有韧性,写字绘画时不洇,吸墨不褪色,传承千百年依然如初。
但在村里许多年轻人看来,古法造纸既苦又累,利润微薄,大都放弃学习这一传统手工艺。贺孝先表示,不管古法造纸未来能走多远,自家都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
“如今,我两个儿子都学会了这门手艺,希望年轻人能尝试与现代元素结合,不断增加纸张的实用性,让咱古法造纸重新发扬光大。”贺孝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