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里,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有约300名女性被男友或丈夫杀害,平均每12天就有一名女性因此死亡,女性被谋杀率是全美平均水平的两倍。美国《信使邮报》以“至死不分离”为题、反映美国家暴问题的系列报道,赢得了今年普利策新闻奖公共服务奖。
2001年至2012年间,被男友或丈夫杀害的美国女性人数是同期死于阿富汗、伊拉克战场美国士兵人数的两倍
年轻的里奇有过不愉快的婚姻。离婚后,她独自抚养4岁的儿子,日子过得很艰难,时常感到孤独无助。有一天,一个男人走进她的生活,告诉她不必为钱发愁,一切由他负责。里奇破碎的心暂时被这个男人治愈了,两人很快同居并准备结婚。
“一开始他是我的‘魅力先生’,但后来却变成了‘伤害先生’。”里奇说,短短一个月后,她就从天堂坠入地狱。男友开始酗酒,对她拳脚相加。里奇走在大街上时只能低着头,若不经意间看了异性一眼,就将招致男友的暴打。
在接受南卡州查尔斯顿市的《信使邮报》采访时,里奇回忆道:“如果我表示不满,他就恐吓我,要把我摔到墙上。”说到这,里奇已经哽咽,家暴给她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抹去。
作为一名女性和母亲,里奇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她还算是勇敢和幸运的。她从对男友的恐惧中走了出来,积极寻求外界帮助,最终摆脱了家暴阴影。
比里奇更不幸的,是那些在家暴中殒命的无辜女性。30岁的达拉·沃特森被未婚夫开枪打死;72岁的安卓娜·布特勒也是被与她两地分居的丈夫用枪杀害……
全球范围内,女性被异性谋杀的比例在过去10年呈下降趋势,但美国这一问题依然突出。有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2年间,被男友或丈夫杀害的美国女性人数是同期死于阿富汗、伊拉克战场美国士兵人数的两倍。
《信使邮报》历时8个月,走访了超过百名受害者、专家和司法机构,试图揭开死亡数字背后的现实原因。《信使邮报》以“至死不分离”为题,做了系列报道,赢得今年普利策新闻奖公共服务奖。
美国女性人口在25个高收入国家女性总人口中占32%,但因枪支致死的女性人数却占到84%
美国以立法的形式将家庭暴力定为犯罪,但家暴在美国依然常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欧文分校家暴诊所主任简·斯图瓦尔认为,量刑过轻、施暴者被释放后易实施报复以及缺少其他配套救助措施,都让依法惩治家暴的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遭受家暴的女性而言,仅将施暴者绳之以法还远远不够,开始新生活是更迫切的需求,这意味着她们需要庇护所、住所、工作机会、医疗服务和心理辅导等。美国国会1994年通过《反对对女性施暴法》后,已拨款十几亿美元,希望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预防和救助体系来消除家暴,但效果不佳。以南卡州为例,全州46个县每个县至少有一所收养流浪猫狗的救护站,但对于遭受暴力伤害的妇女,却一共只有18个庇护所。仅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间,因庇护所人满为患,不得不离开的女性家暴受害者就有380名。
值得注意的是,枪支泛滥让女性被伴侣杀害的风险增加。美国暴力政策中心的报告显示,美国女性人口在25个高收入国家女性总人口中占32%,但因枪支致死的女性人数却占到84%。哈佛大学伤害控制中心研究发现,枪支越多,女性被杀害的概率越高。在美国,枪支数量越多的州,妇女死于家暴的人数也越多。
美国现行枪支管理的思路是防止枪支落入危险人群手中,民众合法购枪需要提供身份、住址等信息。美国联邦调查局据此进行背景审查,家庭暴力罪犯被明确禁止持枪。官方统计,在需要对购枪者进行背景审查的州,女性被伴侣开枪打死的概率要比其他州低将近四成。
但现行法律存在明显不足,一个明显漏洞存在于购枪背景审查中使用的全国即时犯罪背景调查系统。美国进步中心学者阿卡迪·格尼和切尔西·帕森斯在去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目前仅有康涅狄格州、新罕布什尔州和新墨西哥州能够提交相对完整的禁止持枪人员名单。这一缺陷意味着本应在持枪“黑名单”上的不少家庭施暴者依然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枪支。
在非法渠道流转的枪支是另一重隐患,目前美国有40%的枪支通过私人和网络渠道进行交易,可轻松绕过背景审查。威斯康辛州的希娜2012年向法院申请了对丈夫的家暴禁令,但希娜的丈夫还是通过网站从一名私人卖家手中购得枪支,并在第二天开枪将希娜打死。
枪支与家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2014年,美国国会参议院有史以来第一次针对女性面对的枪支暴力问题举行听证会。但在立法层面,控枪困难重重。枪支泛滥导致的家暴高致死率,仍是美国绕不开的棘手难题。
(人民日报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