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坚持每日记账40多年 “菜篮子”20年涨13倍
分享

  “爷爷,您当时年轻的时候一个月才有20多元的工资啊,快看,那个时候两分钱就能买一袋盐,您一个月只用12.3元,您这是怎么做到的啊……”问问题的是常州天宁区雕庄街道一位72岁的老人——刘琦东的孙女,因为刘琦东曾经干过会计,他用自己的细心、耐心和毅力,从1970年开始,他坚持家庭开支每日记账,细到每日荤菜、素菜各自多少钱,40多本账本密密麻麻地不仅记录下了整个家庭的油、盐、酱、醋、茶的日常开销,而且也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40多本账本,用数字记录生活

  现居住在常州市天宁区雕庄街道采菱社区的刘琦东,今年已是72岁高龄了,但是和他接触下来你就会发现,刘老先生十分健谈,精气神也很足。刘琦东的家收拾得很干净,有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朴素的家具都反映了主人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人。

  刘琦东说,他以前是一名乡镇会计,一生都在和数字打交道,这种工作上的惯性直接被他带到了生活中。翻开一本本厚厚的账本,每天的收入和支出均跃然纸上,每一项都记录得清清楚楚,甚至于买菜、乘车等这些极小的细节,都能在账本上面找到。 一年一本账本,每一年的记账本上都有当年的日期。翻开2015年的记账本,刚刚过去的4月份,刘琦东一家的素菜消费了659.10元,荤菜是667.40元;而2004年的4月份,在他账本上也清楚地记着:素菜消费了166.5元,荤菜是297.10元;同样,1994年的账本上,他家当年4月份消费的素菜是46.05元,荤菜是68.50元,“素菜的价格越来越高。”刘琦东说,家里目前共9个人,中午家里有4个人吃饭,晚上6个人吃饭。“我是一名会计,我喜欢记账,我享受这种乐趣。”刘琦东笑着说, 每年春节过后二三月份开始统计全年的收支,这样更全面。

  1970年的账本差点因为拆迁被卖掉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家里每次建房、造房、拆迁, 刘琦东最先关注的都是他的这些“宝贝”。有一次,老房面临拆迁,在卖废旧物品时,他看到了1970年红色的记账本也被放在了要卖的物品一起,他赶紧把它拿出来保护好。“这是宝贝,我怎么能舍得卖呢?”刘琦东说,别人的传家宝是金银财宝,他家的传家宝就是这些记账本,因为它不仅记录的是他家的生活,也记录了几个时代。上世纪70年代,甚至连账本都没有,他只能用笔记本来记。“数字的变化也是时代发展的烙印。”在刘琦东的70年代的账本上,家庭最贵一项开支是一个平底锅,还不到两元钱。这些东西恐怕除了档案馆之外,也只有从他的笔记本上找到。

  刘琦东经历过贫穷,所以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即便现在家庭条件好了,他也没有改变。一件衣服只要没有破损,只要还能穿,他都舍不得扔。家里面现在的电视机还是2002年买的老式大彩电,很重,看上去和新房子很不搭调。家人多次劝他买一台新的电视机,儿子也多次向他提出来,但刘琦东都拒绝了。他说看着旧电视心里踏实,明明都还是好的,为什么要折腾呢。

  记账本成教育后代活教材

  翻开记账本,你能从中看到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这厚厚的账本不仅对于刘琦东本人,对于他的家人,对于他周围的人也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儿子在他的影响下,早就已经把勤俭持家融入自己的血液,虽然现在儿子已经自己开了公司,但生活依然过得很节俭,没有沾染上铺张浪费的恶习。而现在孙子孙女每次来家里,刘琦东都会把账本拿给他们看,起初他们一个个都睁着圆鼓鼓的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那个时候,两分钱就能买一袋盐,全家一个月的消费也只有12.3元,这在现在的人看来显得有点不可思议。小孩子们的问题总是很多,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也许生活在当代这个物质丰富的社会很难想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资的匮乏。

  刘琦东说,每每这时,他都会微笑地看着这些孩子,眼中充满着慈爱。他总会详细地给孩子们讲述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一切,告诉他们当初的物价,告诉他们可能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告诉他们那个时代对于粮食、对于钱的渴望。他都会要求孙子孙女们一定要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不浪费粮食,不乱花钱,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发奋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扬子晚报  佚名)
【责任编辑:小明】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