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至7日 (正月十四至十七),我市在文化公园举办戏曲展演庆元宵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点赞。这次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体育局、市住建委等单位主办,随州市戏剧协会、随州花鼓剧院承办的戏剧展演,上演了以花鼓戏为主的共8个剧种28台戏,让市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花鼓“任性”活市场
3月5日下午,花鼓联唱《圣地车都展新貌》,字正腔圆,声韵俱佳,唱出随州巨变,演绎车都神韵;花鼓小戏《拜年》,热闹喜庆,传递文明之风,体现天伦之乐。花鼓戏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歌颂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观众拍手称好。
“花鼓戏能有今天的风采和活力,要感谢随州花鼓剧院董事长何敬国,是他救活了花鼓戏。”原曾都花鼓剧团团长、现随州花鼓剧院总经理任少坤说,何敬国原是一个企业家,2012年5月,在武汉华东文交所通过拍卖,他用2510万元整体收购原曾都区花鼓剧团,2013年4月,正式挂牌营业至今,有效演出近百场,让几乎沉寂的花鼓戏,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有钱就任性”,这是网络流行语言。花鼓戏也“任性”起来,“任性”反映民生,是其根本。其诞生于曾都万店,有300多年的历史,2008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返聘的业务团长余双英说,20多年来,花鼓戏就没有今天火爆过、“任性”过。还是原班人马,体制一变全盘活,向市场要效益,向演出要精品。
花鼓创新为民情
任何艺术都要与时俱进,花鼓戏也不例外。
3月6日,花鼓戏《破洪州》,3月7日,花鼓戏《吴三宝游春》,由我市花鼓戏第二代传人、年近80岁的万宝英演唱,字正腔圆,功力深厚,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
但光演传统戏还不够。花鼓戏作为一种特色地方戏曲,要想长大变强,必须吸收其他剧种艺术精华,扎根生活,从创作、编剧到演出,要与时俱进。“上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设非常重视,有政策资金支持,要动起来,有演出活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何敬国说,他弃商从文,热爱文化事业,尤其痴爱花鼓戏,虽然投了近4000万元,但不后悔。他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就是失败。
67岁的国家二级编剧李永朝介绍说,他搞了一辈子花鼓戏创作,原曾都花鼓剧团转企改制后,近2年时间干了过去几十年没有干成的事,创作了《白银千两》、《公路孝女》、《状元与乞丐》、《不下马的将军》等8台新戏。内容来自生活,都是老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和闪光点,这样的花鼓戏投放市场,哪有不受欢迎呢?据悉,今年该剧院与华丰公司等企业签订了50场演唱合同,并取得随州农商行演艺活动冠名权。
花鼓“引爆”梨园春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次花鼓戏与京剧、豫剧、黄梅戏等7个剧种同台演出,让观众品尝了一场戏曲盛宴。随州市戏剧协会主席艾存富高兴地说。
业余戏曲爱好者袁志业说,他是河南人,14岁来随州,看了一辈子戏,尤其喜欢随州花鼓戏。他说,花鼓戏兼容并蓄,有蛮调、调、梁山调和彩调四大声腔,南戏北演,北戏南演,在随州交汇发展,就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花鼓戏。这次演出有30多位业余爱好者参与,呈现出专业与业余、花鼓戏与其他戏种同台演出的盛况,这是以往没有的。观众汪巧、徐慧两位女士说,我们原本是逛公园的,被这里的热闹所吸引,原来是花鼓戏,我们看完了,真演真唱,入耳入心,难忘元宵!
(随州日报 常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