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临时售票棚:从无到有再到无
分享
     2014年的春运期间,重庆日报一名摄影记者曾经“慕名”来到北京西站,想拍西站临时售票棚“人山人海”的壮观场景。不过看到并不算太长的买票队伍,他失望了。

  但如果换到2015年,这位记者恐怕连失望的机会都没有——今年,北京西站根本连临时售票棚都没有搭建。

  “他要是早来5年,他想拍的都能拍到。”接待过这名记者的北京西站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宋建国说,最近五年的春运,他感觉在外面临时售票棚排队买票的人越来越少了。售票大厅内也显得比以往宽敞了许多。

  临时售票棚:从无到有再到无

  在北京西站售票车间党支部书记蔡忠的记忆中,北京西站是为了缓解春运高峰期间售票大厅人满为患的状况,从2002年春运开始设立临时售票点的。除了在北京西站北侧西边的停车场设立临时售票棚之外,还会根据情况动用一些中巴车作为临时售票车:“那个停车场本来不属于西站的范围,是社会停车场。之前我们每年至少要占他们三组停车道来架设临时售票棚,挺麻烦他们的,而且也影响了人家的收入。”

  之前,停车场里的临时售票棚每年都要设几十个上百个售票窗口,高峰时达170个。售票棚是用钢筋架子和PVC板材搭建的,供电除了常规的接线,还为应对突发情况准备了发电机。每个窗口都要配备一个售票员,但这170个售票席的增量,靠售票车间现有的员工根本不够用:“那时候每年春运,我们都得在学校里或者社会上招募100多个临时售票员,经过培训后帮我们补充人手。当然,我们自己的员工也得加班加点,上岗时水都不敢多喝,怕上厕所耽误事儿。”蔡忠说。

  当然,跟熙熙攘攘的购票大军相比,百十个临时售票窗口似乎有点“杯水车薪”——每个售票棚窗口前,长长的队伍都能延伸到马路边,还要拐个弯儿到旁边的工商银行那边。“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请了大量公安、武警、保安等工作人员,拉警戒线、分批次50人50人的往里进。即便如此,人还是密密麻麻的。”当年,宋建国也经常要到西停车场那边去维持秩序,每次看到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他都心惊胆战,生怕出点儿什么安全事故。

  如今,宋建国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这几年在临时售票棚排队的队伍越来越短。我们经过估算,2014年,我们把临时售票窗口从170个撤到仅剩71个,队伍依然不长。我们一看这个趋势,索性今年就不开临时售票棚了!结果,连售票大厅里的人都不多了。”

  排队的人都去哪儿了?

  排队的人都去哪儿了?很明显,如今越来越流行的“网络订票”让更多乘客不再辛苦地抱着被子拎着马扎熬夜排队了。“今年春运网络订票已经占到了78%,窗口订票仅剩下17%了。现在窗口似乎成了网络订票的‘补充’了。”宋建国还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北京西站的89台自助售票取票机也是全天候开工,“我们估算过,一台自助售票取票机大致相当于6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以后网络购票的比例还会变得更大。以前老有人说比如外来务工人员不太会用网络购票。但是今年我们经常看到务工人员的孩子们在网上订好了票,再过来替父母取票。这是个大趋势。”宋建国说。

  此外,今年首次实施的长达60天的火车票预售期,以及相对往年较晚的春节,给了人们更多选择的时间,学生、外来务工人员、上班族等几大群体的回家高峰也相对错开。这让售票大厅显得比以往更加“冷清”了。有趣的是,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跟一位在售票窗口前排队的乘客聊天时,发现他竟不是来买票,而是单纯取票的:“自助取票机那里排得人太多了,我看窗口这儿人少,我来这儿取。”

  来窗口排队的人少了,但窗口售票员的工作压力却一点都没觉得减轻。

  蔡忠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分析说,现在网络购票如此方便,再来窗口购票的,不是情况紧急、就是对列车信息不太熟悉的:“现在售票员的职能已经不单单是售票了,更突出一个咨询、服务的职能:比如有人要买某一天的T97去广州。以往T97没有就告诉没有了,但现在我们会问乘客:如果同样去广州的T15有票你坐不坐?后天的票没有了明天有你坐不坐?直达车没有票了,中转车有票你坐不坐……售票员需要多查几个车次、日期,给乘客提供更多的信息。”

(中新网 小编)
【责任编辑:琦琦】
    相关阅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战略合作
    © 2012 中国随州电视台旗下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4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 法律顾问:湖北美佳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