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是浙江省内最受外界关注的地区之一。早些年,温州曾因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一场金融风暴,背负巨额债务的中小企业主的“跑路”、“自杀”让当地自成体系的民间借贷网络浮出水面。
这次风暴虽然倒逼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最终促使温州成为国家级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却也一度让优等生温州陷入经济困境。
“2012年时是最困难的时候。26项主要指标,17个指标倒数第一,4个倒数第二。”浙江省人大代表、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今天说。
经过2年多的励精图治,陈一新觉得,温州经济已经从悬崖走出,走出低谷。
有数据为证。
2012年,温州GDP增速6.7%,低于浙江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2013年,差距缩小到0.5个百分点,2014年又缩小到0.4个百分点。
陈一新特别提到了企业不良贷款率,认为这对于温州经济发展的拖累“非常大”。他透露,2012年以来,共化解了818亿元不良贷款,仅去年一年就化解了394亿元。
“现在大家都很关心温州什么时候能走出困境。”陈一新表示,金融风险解决之日,就是温州走出困境之时,所以要集中精力来攻克企业金融风险,“大概测算,温州走出困境至少还要2-3年。”
温州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李强的心,在过去一年,李强两次去温州调研,他觉得温州变化很大,特别是温州人的信心在增加,这是最可贵的。
他说,有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其中的变化:温商回归资金近千亿,占了全省三分之一多;实体投资,完成限上工业性投资775亿元,增长28%,完成技改投资553亿元,增长60%。另外,他觉得温州改革在提速。
“温州是吃改革饭发展起来的,温州的改革不能丢。”李强热烈地鼓励自己的家乡人。
怎么改革?李强认为,首先是政府自身的改革。
记者了解到,关于政府自身改革,浙江省推出了三张清单,分别是行政权力清单:省级政府部门行政职权由原来的1.23万项行政职权缩减至4236项。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企业投资建设本核准目录外的项目,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省级部门将不再直接与企业产生拨付资金和收费等“经济往来”。
温州在三张清单的基础上,推出了第四张清单,即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从2014年10月开始,温州市将34家市级部门的167项政府职能向110家社会组织转移,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和课题研究、规划、物业管理等领域。这意味着当地政府部门“瘦身”后可以腾出精力“把该管的事管好”。
另外,李强也提到了温州正在进行的国家级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这项改革旨在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我和分管副省长都曾召集金融机构去温州开会,今年也还要开。希望让大家认识到,金融和企业是互生互荣的关系。”李强说。
记者了解到,在2013年的浙江省“两会”上,曾有来自企业界的人大代表抱怨,银行等金融机构抽贷就像是“五马分车”,“银行每天都在抽贷,我们称这个叫做‘五马分尸’,你也抽,我也抽。再这样下去,哪一个企业受得了。”
一年过去了,在政府的协调下,金融机构频频给力。“元旦三天,我们都没休息,一家一家企业打电话,询问要不要贷款。”浙江省人大代表、中国银行瑞安塘下支行行长韩明锦说。
“贷款审批权限怎么样?”李强这么询问韩明锦。“还是和以前一样,很灵活。”听到这个回答,李强点点头,笑称要在温州好好宣传这样的做法。
温州的改革不仅仅局限于此,李强还提出了其他的方向。
“温州资源要素非常紧张,要以市场化的手段倒逼,以亩产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他说。
(中新网 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