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是随州人的大城市梦。
公路建设的提档升级,路网构筑的畅达如风,极大促进了“双百”城市的梦圆。随着境内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县乡等级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市已形成“高速公路畅通出口、国省干线搭建骨架、县乡公路开枝散叶、通村公路进村入户”的四通八达公路路网。
高速公路建设诠释“随州速度”
“随州公路好走,路面平整,破损较少,在市州少见。”一位省交通运输厅领导调研随州公路时给予肯定。
“随州公路建设在全省有地位,速度和质量双优。”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领人大代表视察后大加赞许。
大投入带动大发展。2012年,我市完成路网建设投资10.95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18.9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22.57亿元,均大幅度超过计划目标。春节前,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20公里,汉十、随岳、麻竹三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互通枢纽,高速公路密度达到3.3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二,每万人拥有1.24公里,位居全省第一,高速公路交通区位优势仅次于武汉。
高速公路建设诠释“随州速度”。麻竹高速随州西段全长55.3公里,途经何店、均川、三里岗、长岗、洪山等乡镇,总投资39.1亿元。项目于2012年10月启动、2013年3月动工,44天完成征地拆迁,创造了高速公路拆迁的“随州速度”,春节前可实现通车运营。洪山和长岗两条连接线正在高位推进,洪山连接线将与主线配套通车,广大游客可以经麻竹高速、洪山连接线直达大洪山景区,用时缩短45分钟。
外环公路增添“大城市味道”
“随城有了南外环、东外环,有了大城市味道。”市民代表李永朝说。据市交通运输局有关人士介绍,东外环一级公路全长44公里,起于淅河十岗,止于随县尚市镇净明,总投资8.72亿元,是我市普通公路建设史上投资最大的项目。目前,该项目完成投资4.7亿元,预计今年8月建成通车。东外环的建成,将进一步优化我市公路路网结构,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拉大城市框架,助推“双百”城市建设,也将“一线穿三珠”(串联随州高新区、曾都经济开发区、随县经济开发区),为打造国家级高新区奠定坚实基础。
南外环一级公路,全长16公里,起于南郊前进社区,与炎帝大道对接,止于淅河十岗,与东外环起点对接。经过积极努力和争取,省交通运输厅已同意将该项目纳入“十三五”一级公路规划。已经建成的炎帝大道全长24.7公里,于2014年5月完成全线的刷黑改造。东外环(十岗至厉山)、炎帝大道(厉山至前进)和南外环(前进至十岗)基本构成我市近百公里的城市外环线。
大城市路网初现,同时也带动我市普通公路和旅游公路建设突飞猛进。近3年,市交通部门累计完成二级公路208公里,县乡道改造173公里,通村公路1251公里,农村公路桥梁25座1954延米;累积争取计划外项目资金3.5亿元用于曾都、随县、广水普通公路建设;争取计划外资金近3000万元用于拆除重建316国道淅河大桥。一系列普通公路项目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区域路网环境,提升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能力。
打造大客运改善大民生
路修到哪里,客运班车就通到哪里,站点就建设到哪里。我市致力于路站运渡一体化整体推进,基本建成了群众出家门、上车门、到城门、进店门的道路运输体系。
据介绍,我市客运班线发展至645条,其中随州至北京、上海等省际班线33条,随州至武汉、宜昌等市际班线52条,县际班线82条,县内班线478条。全市公交线路发展至16条,开通夜班线路4条,打破无夜班公交线的历史。水运航道建设稳中求安,通过网格化、痕迹化、智能化和动态化的管理,实现了连续19年无水上交通安全责任事故。
为改善城市公交乘坐环境,市交通部门先后投入40台天然气空调公交车、50台气电混合动力新能源公交车,打破市内无空调公交车的历史。更新老旧公交车220台、出租汽车189台,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和舒适的乘车环境。
站场、园区遍布城乡。全市客运站场发展至30个,实现港湾式公交站台“零”的突破,累计建成97个。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见》,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初步规划3000亩,重点打造综合物流园区,专汽、香菇等产业园区,全市在建、拟建物流项目7个。
如今,我市路网建设正通经活脉,变强变壮,助推“双百”城市早日实现。
(随州日报 常跃耀)